登陆注册
12200000013

第一回 横跨昆仑来绝域

针迷舵失怕昆仑,穴处巢居何足论?

手把黑纹藤竹枝,灵山顶上叩天门。

像一个倚天枕地的巨人,昆仑山脉横亘在新疆的边境。那绵延无际的山峰,终年掩盖着皑皑的白雪,遮断了西藏对中国内陆的交通。从古以来,进入西藏的旅人已是不多,而这一条路,更是闻名中外的艰险之路。

然而此际就有一个旅人,居然越过了昆仑山,踏进了西藏的土地。他回头一望,昆仑山已是远远的被撇在他的背后了,想起那巢居穴处的艰险旅程,他不禁傲然长啸,披襟迎风,朗吟诗句!

这个旅人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少年人,名叫做桂华生,正是武当派北支掌门人,又是名列“天山七剑”之一的桂仲明的第二个儿子。虽然是仆仆风尘,仍掩盖不了他的英风豪气。

只听得他对大山,纵声笑道:“晦明禅师的话倒不是故意吓人,但若说攀上昆仑,就能够杖叩天门,却也未免夸大!”原来他朗吟的这一首诗,正是天山派的创派祖师、那位明末清初的一代高僧——晦明禅师在昆仑绝顶所题的诗句。

桂华生幼承家学,少负盛名,在三兄弟之中以他最为杰出,可是前几年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中,却败在天山派第四代传人唐晓澜和冯瑛夫妇的剑下,他的父亲名列“天山七剑”,本来和天山派的渊源极深,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故此他遍游名山大川,遍访高人异士,立下雄心大志,要自成一家,再创剑派。

他回头望了一下昆仑,再转过身来,凝望前面的高山,那是足与昆仑共比高的念青唐古拉山,禁不住笑道:“一山还有一山高,我初到天山,以为天山高不可攀,而今看来,昆仑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也不见得就低于它了。听说西藏与尼泊尔的交界,还有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才是天下第一高山。可见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是不错的。武林之中近百年来,都公认天山剑法是天下至高无上的剑法,哈,我就偏偏不信这一句话。当年晦明禅师创立天山剑术,号称已撷取了各家各派剑术的精华,然而这“各家各派”何曾包括了西藏,更何曾包括了中国以外的地方?”面对天山,忽发奇想,要横穿大漠,攀越高山,浪迹天涯,观光异域,寻求那绝世的武功。

正自冥思,忽听得远处传来一阵呜呜的号角声,声啸长空,群山回响,声音单调而又凄厉。这时天近黄昏,夕阳返照,云彩迷离,鲜红如血,加上这凄厉的号角声音,饶是桂华生胆大,也不觉有些毛骨悚然。

桂华生跟着那号角的声音,走了一会,走到了一个两山夹峙的幽谷,山谷下一群藏人吹着长长的号角,抬着一尊有三个头的神像,神的一头涂白色,一头黑色,一头红色,藏民们就围绕在神像的周围,且舞且歌。

桂华生在入西藏之前,曾搜阅过许多有关西藏风俗的书籍,也曾跟一些到过西藏的香客学习藏语,知道这个神像乃是喇嘛教中的护法神“节都巴”,非是重大的节日或者要向尊神禳解什么的话,不会抬它出来。驻足一听,但听得他们唱的是西藏的“招魂歌”,歌辞的大意说道:“拜请尊贵的护法神,体念他们是远来的异乡人,请大神从魔鬼手中夺回他们的灵魂,让我们也得安心!”翻来覆去,唱了一遍,又是一遍。

桂华生心中一凛,想道:“哪里来的异乡人?是染了重病还是受了什么灾难?要惊动藏民请出护法神来为他招魂?”心想“招魂”无济于事,自己随身带有医药,不如走去看看,若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藏民们看见又是一个异乡的旅客来到,都有几分诧意,一个长老走了上来,捧上一个用骷髅头做的酒器,盛着满满的酒,酒色青绿,泛有几点血花,这是西藏在举行宗教仪式时,迎接宾客的见面之礼,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呛呛”酒,带有点苦涩的味道,桂华生一口气喝了,只听得那长老说道:“尊贵的客人,不是我们慢客,这里有两个在魔鬼城中被勾了魂魄的人,只怕他们的邪气会冲犯了你,还是请你快快离开了吧。”

桂华生诧异之极,问道:“什么魔鬼城?”陡然间狂飙骤起,那长老颤声道:“你瞧,那不就是魔鬼城?”桂华生随着他仰头一望,但见天边的云霞中,隐隐现出城廓的影子,街道房屋佛塔城墙,依稀可辨,霎那之间,云彩变幻,这些幻像又归于无有。那些藏民,连长老在内,都在低头膜拜。

桂华生不禁哑然失笑,这乃是“海市蜃楼”的幻景,在海边和在沙漠之上都不难遇见。桂华生虽然不能像近代的科学家一样解释它的成因(按:这是一种因光线折射而生的现象),但他在横过新疆的大戈壁之时,也曾见过几次,一点不以为异。

那长老眼光一瞥,见桂华生翘首长天,兀立不拜,骇然叫道:“魔城现影,你不求饶,节都巴也庇护不了!”桂华生正想劝他不要庸人自扰,忽然狂风又起,风中杂有诸种怪声,有如战鼓雷鸣,有如猿啼虎啸,有如思妇哀泣,有如战士高歌,诸声杂作,荡人心魄。骤然间,一股狂风,夹着砂石刮来,把那尊三头神像的“节都巴”刮到地上,碰得稀烂!

藏民们发一声喊,顾不得黄沙扑面,登时在狂风中四散奔逃。要知道“节都巴”乃是他们的护法大神,神像吹倒,这乃是护法神给魔王打败的凶兆,教他们焉得不惧!

狂飙怒卷,地暗天昏,桂华生也几乎给吹得站立不稳,心中想道:“这风势果然猛烈,那风中的怪声更是惊人,风从藏民所说的魔鬼城那里刮来,怪不得他们以为是魔鬼所发的旋风了。”

幸而狂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片刻之后,风停沙静,又是气明天清,但见法器仪仗,撒了满地。地上躺着两个被黄沙淹没了面孔的人,看他们的装束,似是汉人,当然也就是藏民们要为他们“招魂”的那两个“异乡人”了。

桂华生解下随身携带的水囊,拂拭掉他们面上的尘沙,用清水给他们洗得干干净净,那两个汉人露出庐山真相,却令桂华生骇着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大约四十来岁的虬须大汉,另一个却是十三四岁,眉清目秀、面如冠玉的童子!桂华生失惊叫道:“这不是唐赛花的养子唐灵吗!”

唐赛花是四川暗器名家唐二先生的女儿,她的丈夫王敖在河南巡抚手下做总捕头,被天山女侠冯琳所杀。唐赛花没有儿子,就收养了这个唐灵,当真是爱逾亲生,珍同拱璧,但却有一桩奇怪之处,桂华生和四川唐家乃是世代交情,却从来不曾听到过唐二先生或唐赛花提过这孩子的来历,不过这孩子倒是聪明伶俐,惹人喜爱,桂华生在唐家作客之时,也曾教过他几手武功。

再仔细一看,这虬须大汉也似曾相识,蓦然想起,这人乃是已故的征西大将军年羹尧的心腹武士葛腾龙。葛腾龙的武功在年羹尧帐下倒算不得是上上之选,但却颇饶智计,熟读兵书,是以年羹尧对他优礼有加,却反而在一般武士之上。后来年羹尧因为功高震主,被雍正贬到杭州去守城门,终于还是免不了被朝廷处死。在年羹尧被贬之时,亲友部属风流云散,大家以为这葛腾龙或者会追随他的,但葛腾龙也随着他的被贬而销声匿迹,当时也颇曾引起江湖上的谈论,但大家想到“树倒猢狲散”这句老话,也就不以为异了。想不到这葛腾龙竟然会出现在西藏,而且同唐赛花的养子在一起!

这真是难以想像的事,唐赛花怎会舍得让唐灵跟年羹尧的武士远涉西藏?唐家一向不理世事,与年羹尧绝无瓜葛,更是自己深知,这孩子又是怎么认识葛腾龙的?若说是这孩子私逃,他又怎么有这胆量?他又怎舍得养母的深恩?

而更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会昏迷在这沙漠之上,以至惊动藏民为他们招魂?

桂华生仔细审视,他们身上并无受伤的迹象,抚他们脉息,也很正常,不似是被高手点了穴道。但见他们双颊晕红,有如中酒,不论怎样摇晃,总是不醒,饶是桂华生乃武学大行家,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桂华生踌躇了一阵,蓦然想起来道:“我何不取出天山雪莲来试它一试?”天山雪莲善解诸般邪毒,桂华生在新疆漫游之时,费了无穷心血,才在天山北高峰取了三朵,这花开时大如海碗,灿若云霞,而今干瘪收缩,也还有拳头般大,取出来时,但觉一缕幽香,沁人鼻观。

桂华生将天山雪莲放近他们的鼻观,过了一会,他们鼻息渐渐转粗,葛腾龙首先醒转,见桂华生按剑怒视,骇然叫道:“你是谁,这是什么地方?”桂华生哼了一声道:“待这孩子醒来,再和你说话。”

过了半晌,唐灵也悠悠醒转,一见桂华生,喜极而呼:“桂叔叔,这里是魔鬼城吗?”桂华生心头一跳,问道:“什么魔鬼城?”但随即面色一沉,道:“唐灵,你且待我先问这厮。”转过而来,向葛腾龙喝道:“你好大胆,居然敢拐骗唐家的孩子!”

葛腾龙这时神智已清,听了唐灵的称呼,也认出了桂华生,仰天笑道:“好一位打抱不平的侠客,不分皂白,就胡乱加人罪名,你问这孩子是我拐走他的吗?”唐灵叫道:“不,桂叔叔,是我跟他走的。”桂华生怔了一怔,道:“你为什么离开母亲,跟他出走?你知道他是谁吗?”唐灵道:“他是葛腾龙叔叔。”至于为什么离开唐家,他却避而不答,看他眼珠闪动不定,竟似大人们想什么事情似的,不似孩子的神情。

桂华生疑心大起,想不出葛腾龙是用什么方法骗走这个聪明的孩子,按剑说道:“把孩子交给我,你自己回唐家请罪!”唐灵道:“不,我自愿跟他,请你不要将葛叔叔难为。”桂华生不理唐灵,向葛腾龙斥道:“我不知你是怎样迷了这孩子的心窍,总之,你若不将这孩子给我,咱们今日就按照江湖的规矩,手底见个分明。”葛腾龙淡淡说道:“我不是你的对手,这点我还有自知之明。”当年年羹尧进兵青海,桂华生义救一个土司突围,曾杀伤过年羹尧的几名武士,葛腾龙自是知道这件事情,故此怎样也不肯与桂华生动手。桂华生道:“好,那就把孩子交给我!”葛腾龙道:“不,孩子也不能交给你。”桂华生怒道:“亏你还算是江湖上的一号人物,好不知羞,你不怕死么?”

葛腾龙仰天笑道:“若是怕死,我也不肯历这么多的艰险,带这孩子到西藏来了。我不是怕死,我是怕我死后,没人扶助这个孩子!”

桂华生斥道:“胡说!这孩子自有他的养母照料,要你操什么心。”手按剑柄,作势就要动手。唐灵叫道:“桂叔叔,你若是疼我,就请你不要把他难为!”桂华生奇道:“为什么?”唐灵道:“我这一生是跟定葛叔叔的了。你若将他杀死,叫我依靠谁人?”

桂华生“咦”了一声,盯着唐灵问道:“你今年怕有十三四岁了吧?怎的还是这般的不懂事体?唐公公和你的妈妈待你还不够好么?你怎么就不念他们的养育之恩?”唐灵眼泪欲流,他本想不说,却怕桂华生将葛腾龙杀掉,眼珠转了几转,蓦然叫道:“不,我不是唐家的孩子!”桂华生怒道:“你自小便是唐家抚养,养母恩情比生母更深。”唐灵叫道:“我还有自己的父亲!”桂华生心中一动,道:“谁?”唐灵傲然答道:“我的父亲是曾统率百万大军的年大将军!”

桂华生心头一凛,怎样也料想不到:原来唐赛花收养的竟然是年羹尧的儿子。只听得唐灵哽咽叫道:“养母的深恩固然不容忘记,生身之父的冤仇,做儿子的更是不能不报呀!”

年羹尧当年为雍正东征西讨,助纣为虐,豪杰义士,无不切齿痛恨,他后来终被雍正杀掉,雍正被吕四娘杀掉,这两件事情都曾经大快人心。桂华生眉头一皱,道:“咦,你还要报什么仇?”唐灵以袖拭泪,大声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难道我的父亲就是应该枉死的吗?”桂华生心中说道:“不错,你的父亲正是该死的人!”这话在舌尖打滚了好几遍,终于还是吞了回去。心中想道:“年羹尧有罪,这孩子无罪。他将来总得明白他父亲是怎样的人,但这时他年纪还小,我若说了,他这稚弱的心灵如何负担得起?”呼了口气,微笑问道:“你待怎样报仇?”

唐灵鼓起眼睛对桂华生看了几眼,对桂华生的敌意稍稍减轻,说道:“葛叔叔教我,清廷对西藏是鞭长莫及,咱们在这里立下基业,将来便可以在这里举兵,胜可为王,败也可以据地固守。”说话的神气,俨然就像他父亲生前发号施令的神情。

桂华生心道:“真不愧是年羹尧的儿子,这葛腾龙也不愧是年羹尧的智囊,如此深谋远虑。这事情我可不能不管了!”将唐灵轻轻的拉了过来,含笑说道:“你这孩子倒有志气,但是非善恶,还得分个清楚。”唐灵道:“怎么,你说说我听。”桂华生道:“你现在受了毒香,应该先睡一觉,睡醒之后,我再跟你说。”轻轻一揉,闭了他的晕睡穴,然后转过身来,怒斥葛腾龙道:“好呀,你将一个好好的孩子引入歧途,这罪过还在杀人放火之上!”

葛腾龙道:“我教他为父报仇,又有什么罪过了?”桂华生说道:“年羹尧此人,国人皆曰可杀,怎值得为他报仇?”葛腾龙道:“别人杀年羹尧犹自可说,雍正是年羹尧一手扶起来的人,我不为年大将军报仇,怎消得这口胸中愤气?何况年大将军生前以国士待我,我自当以国士报之,别的人对他如何议论,我都不管。”桂华生心道:“曹操也有知心友,此话果然不假。”眼珠一转,问道:“雍正不给吕四娘杀了吗?你要报仇,这仇也已报了!”葛腾龙道:“雍正虽然死了,这江山还是爱新觉罗氏的江山!”

桂华生凛然道:“好,想不到你这年羹尧的心腹武士,说话的口吻竟和江湖义士相同!好呀,他若是为汉族报仇,驱除鞑虏,这我不管。但你得把这孩子先交回他的养母,待他长大之后,再由他自择前途,这话你依不依从?”

葛腾龙沉思有顷,道:“也罢,看在你今日救我们二人性命的份上,我也得卖你一个人情。”其实葛腾龙立志推翻清廷的目的,却和江湖的义士大不相同,他是想利用年羹尧的儿子作为号召,以遂个人野心,同时见唐灵天赋聪明,是个可以扶得起来以图王霸之业的人,故此不惜费尽心机,冲难犯险,将这孩子诱出唐家。

桂华生却把葛腾龙这人看错了,心中想道:“年羹尧一死,他的旧属想撇清还来不及,这人居然有此傻劲,虽说愚忠,也还算得是个有血性的男子。”见他答允,欣然说道:“君子一言……”葛腾龙接口说道:“快马一鞭!”桂华生哈哈大笑道:“好,我相信你!你把这孩子带回唐家,我写一封信给唐二先生,请他们不要将你怪责。”拾起一块藏民掉落在地上的羊皮,用剑尖刺出了几行书信,葛腾龙郑重的将羊皮书藏在贴身的汗衣袋里,其实心中正在另作盘算。

桂华生正想把唐灵弄醒,想起一事,住手问道:“你们刚才说什么魔鬼城?是怎么中毒的?”葛腾龙道:“为了这魔鬼城,我曾经暗中窥探了好几次。前几次不敢走近,只在对面的山峰瞭望,这次稍为走近,却不料一阵异风吹来,便告昏迷不醒了。”桂华生诧道:“当真有什么魔鬼城?”葛腾龙道:“这里的藏人,人人都能说一大串魔鬼城的奇迹,我看只怕有什么异人住在里面也说不定。我在对面山峰瞭望,就曾经有一两次见过里面有袅袅的炊烟升起,刮风之时,那各种各样的怪声也真是荡人心魄!”桂华生道:“我听过啦。”对风中的怪声,尚不觉怎么,听得里面有炊烟,却大是引起心中的疑惑,问道:“那么你见到山中果然是有一座城么?”葛腾龙道:“昨晚我们冒险走进山谷,只是隐隐看见山顶有一座圆塔形的尖顶,还未看得清楚,一阵狂风刮来,风中带有莫名其妙的异香,我们便一直睡到你来的时候才醒!”

桂华生心道:“看来这魔鬼城当真有一些古怪,我既到此间,倒不可不去一看了。”伸出手掌,在唐灵身上轻轻的拍了两下,解开他的穴道,唐灵一觉醒来,见桂华生与葛腾龙相向而立,眼光神色,甚是柔和,喜而笑道:“两位叔叔,你们和解了么?”葛腾龙道:“我和你的桂叔叔本来就没有什么冤仇,说清楚了,他当然不会再将咱们难为。”故意强调“咱们”二字,在孩子的心灵中种下这样的观念,只有他才是与自己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人,无形中把桂华生隔开一层了。近代的儿童心理学家有所谓的“暗示教育”的方法,葛腾龙当然不懂得这个名词,但他把唐灵哄得服服贴贴,所用的手段,正是与这种教育方法暗暗符合。

唐灵叫道:“桂叔叔,你真是一个大大的好人,你不再拦阻我替父亲报仇了吧?”桂华生眉头一皱,缓缓说道:“是非善恶,不是很简单的就能分别出来的,对你好的人不见得就是大家公认的好人。要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对是不对,应该多听一些人的议论。好吧,现在我说的话你未必明白,你回去问问你的母亲和唐公公,再过几年,待你长大之后,以你的聪明,定然能够明白事理。”唐灵听得甚为气闷,似懂非懂,听说之后,大声叫道:“说来说去,你还是要我回唐家吗?”葛腾龙暗暗向他抛了一个眼色,道:“灵儿,你的桂叔叔是一番好意,咱们现在就走吧,你跟我走,准保没有错儿。”

桂华生目送葛腾龙携了唐灵走过山坡,背影冉冉而没,心中一动,但觉放任唐灵跟他,总似有些不妥,但自己漫游西藏,势又不能将他带在身边,葛腾龙既然允诺将他带回唐家,那也只得任由他们走了。

桂华生歇了一会,吃了一点干粮,待得草原日落,月亮东升,便向着藏民所指的魔鬼城方向而去。

走过一片草原,前面是一片沙漠,好在这沙漠方圆不过十数里,走了个把时辰,也穿过去了,前面又是一片草原,走到午夜时分,念青唐古拉山已在目前。桂华生走进那喇叭形的谷口,抬头一望,只见山上冰川交错,俨若银龙飞舞,在黑夜之中发出一种淡淡的蓝光。蓦然间狂飙又起,风中果然带有一种异香,中人如酒。桂华生情思昏昏,恹恹欲睡,急忙将天山雪莲拿出,放在鼻观下深深呼吸,仍向前行。风愈刮愈大,日间所听到的各种异声,又随着狂风吹来,俨如万马奔腾,千军赴敌,雄壮、凄怆、哀号、温婉,各种调子都有,真像极不和谐的大合奏,比日间所听,更觉惊心动魄。桂华生堵着耳朵,贴着山脚的峭壁前行,月光之下,但见山壁上无数小孔,就像蜂巢密布一般,忽然间就在自己脚踏的底下,也听得叮叮咚咚的类似音乐的声音!

桂华生恍然失笑,心中暗道:“原来风中的怪声,却是这个来由。”他在天山漫游时,也曾经听见过这种地底下的奏乐声音,初时也曾给这种声音疑惑过,后来才知道天山山脉一带,有许多巨大的冰山,由于地震,后面高山的岩石塌下来,把冰山压在下面。冰山一天天的融化,岩石就一天天的架空。岩石中空之处,冰河流动,有时似乐声,有时似脚步声,令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的人无不心惊胆战。

桂华生再仔细审视山石上那些蜂窝般的洞孔,把耳朵贴上去听,由于洞孔的大小形状不同,风从洞孔穿过,所发出的声音也各异。这些蜂窝般的洞孔,自是由于风砂侵蚀而成,由于这里的谷口狭长,风砂吹来,受到山岩峭壁的阻挡,所以剥蚀的现象特别显著。古代沙漠与草原上的居民,既没有近代地质学的常识,更不敢亲自去观察,那就无怪他们以为是“魔鬼的声音”了。

但桂华生仍是不无疑惑,心想:“地下冰河的流动和风从岩洞穿过构成了诸种怪声,这固然不足为异。但在藏人的眼中,总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更何况这里又是险恶荒芜之地,为什么有人却偏偏在这种地方居住?是何居心?”再想这“魔鬼城”的传说由来已久,到底是由于诸般怪象附会而成,还是山中确有城池?寻幽探秘之心,更不禁油然而起。

这时狂飙已止,桂华生继续登山,攀越过几个险陡的山头,果然别有天地,但见到处是断瓦残垣,还有寺院的废墟和高耸的土塔……显然这是一座古城的遗址,奇怪的是,那些残砖败瓦,已被扫在一起,好像在不久之前,才刚刚经过人工的收拾。

穿过这座古城的遗址,再向山上望去,那就更奇怪了。山上竟然有一座完整的白塔,约有十丈来高,白塔之旁,有两排房屋,圆形的屋顶,状如雪莲,这种形式的房屋,和西藏一般民居大大不同,还有两幢闪闪发光的建筑,更不知是用什么材料造的。但一眼望去,便可以断定这不是古代遗留的建筑,而是新建不久的房屋。桂华生自是不相信有甚“魔鬼城”,但这气氛却真的是越来越神秘了。

桂华生艺高胆大,再向前行,忽觉夜风中香气极浓,虽有天山雪莲,仍有点目眩心跳,望过去但见山坡上开有无数奇花,红白蓝三色相间,在朦胧的月色下更显得娇艳无比。桂华生含了两瓣雪莲花瓣,走入花丛之中,原来随风所送的异香,便是这种奇花所发。桂华生正在流连观赏,忽听得传来了脚步的声音。

桂华生从花丛里向外偷窥,只见一个长着一把山羊胡子的黑衣武士带引两个白衣喇嘛,正好朝着这个方向行来,这黑夜武士身材魁伟,相貌奇特,看来不像是西藏人。

但那两个白衣喇嘛却更引起桂华生的惊诧,原来西藏喇嘛分为三派,清朝以前掌权的是红教喇嘛,清代奉黄教喇嘛为国教,红教一蹶不振,但还可以留在西藏。另外有一派白教喇嘛,最高的称为“法王”,在明朝时候,与红教分庭抗礼,曾得明太祖封为“灌顶国师”,并“赐统御西藏三部之教诏”。直到明末崇祯皇帝之时,黄教领袖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藉青海蒙古族酋长固始汗的兵力,才推翻了白教法王在西藏的统治地位,白教被逐出西藏,逃奔青海,依附另一位酋长和腾汗。至今一百余年,白教喇嘛,从来不敢踏入西藏。

西藏喇嘛以服饰的颜色分别,这两个喇嘛自是白教喇嘛无疑。桂华生大为疑惑,心中想道:“白教黄教如同水火,怎地这两个白教喇嘛却敢偷偷进来了?”

只听得那黑衣武士说道:“我们的王子听说法王使者前来,特地赶到此间,恭迎大驾。还有几位土司,也将要到来,哈哈,这真是罕遇的机缘,难逢的机会!”

桂华生听得莫明其妙,想道:“哪里来的王子?若是藏王之子,他为何不约在拉萨,却在这个古怪的地方聚会?”那黑衣武士的藏语说得甚为生硬,更是引起他的疑心。

那两个白衣喇嘛咕咕噜噜的说了一些话,但这时他们已走上山坡,说话声音听不清了。过了一阵,桂华生探出头来,已看不见他们的背影,正待出来,忽见又是一个白衣喇嘛,如飞奔至,将近花丛,忽然一跤摔倒,许久许久,爬不起来,竟似是晕倒了。

桂华生始而发愣,继而恍然。心道:“是了,先前那两个白衣喇嘛带有解药,这个却没有,所以被花香迷倒了。”但他为什么没有解药,又没人带领呢?这个,桂华生却猜想不透了。

桂华生从花丛中一跃而出,但见这白衣喇嘛容颜如醉,中毒的情状与葛腾龙、唐灵一模一样,心中想道:“葛腾龙方到山谷便已中毒,此人却一直来到花前,内功的深厚,也算是难得的了!”分了两瓣天山雪莲,塞入他的口中,过了片刻,这白衣喇嘛倏然醒转,跳起身来,用藏话大声骂道:“哼,你用的是什么妖法?”劈面就是一拳,桂华生一掌拨开了,只觉对方的拳力沉重异常,正待说话,那白衣喇嘛,这时已看清楚了桂华生乃是个汉人,大为诧异,第二拳打到中途,倏的收回,问道:“咦,你是谁?”

热门推荐
  • 龙凤奇谋

    龙凤奇谋

    秋高气爽,明月照人。林群今晚的脸色很好,连大阁庙门前的吴瞎子都批算他近日必定大有财运。就在今天正午,他在城外一间茶寮旁边,只是轻轻在一个大腹贾身边一擦,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拈去了这富商贴肉收藏着的绣金纸荷包,而这荷包里居然有十几片金叶子!有了这十几片金叶子,林群可风光了,首先,他找到了专门接收贼赃的胡六爷,把所有金叶子都兑换变作银锭子,然后就到处找寻债主清还债项。这两个月以来,小林的手风实在不怎么好,虽然并不是逢赌必输,但却也是输多赢少,所以就欠下了牛九二十两、丁癞子十五两、黄麻伯二十六两,又欠下了卖面三叔十九碗面钱,酒保邹福二十六瓶...
  • 夺命金剑

    夺命金剑

    白果树旁是一幢背倚青山,面临一曲清溪的茅屋。茅屋前的小院中,一位精壮的短装年轻人正在洗刷一匹神骏的黄骠健马,水井旁,一位布衣荆钗的少女正俯身细心地在淘着米。这一对年轻男女,男的精壮,粗犷中蕴含着一股无形的秀气,女的眉目如画,婀娜多姿,虽然,两人都是布衣粗服,却无损于他们那天赋的灵秀本质。由外表看来,这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但事实上,他们既非情侣,更非夫妻,而是一对同胞兄妹。他们复姓“南宫”,男的单名一个“正”字,女的单名一个“琳”字,他们系以打猎为生,兄妹俩相依为命地,奉养着一位双目已盲的高堂老母。
  • 铁笔春秋
  • 四君子

    四君子

    济南府有名的清风道观,住持是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清风观主。江湖上极受敬重的四君子怀疑他是……于是结伴来到济南,要求证他的身份。当观主得到消息后,暗里聘请三批黑道人物,准备对付四君子,可是四君子在途中却阴差阳错被观主迷倒,而所聘的杀手一一如约赶到济南。当他们知道观主的真正身份后,纷纷要加价,他一怒之下,安排了一场三方面的互相残杀计划,一场激烈的血雨腥风打斗场面便展开了……清风观主到底是什么身份?作者构思独特,把奇人奇事写得精彩刺激。
  • 铸剑江湖
  • 七种武器

    七种武器

    七个不平凡的人。七种不可思议的武器。七段完全独立的故事。长生剑第一章 风云客栈第二章 天上白玉京第三章 杀人金环第四章 长夜未尽第五章 僵尸第六章 好亮的刀第七章 卫天鹰的阴影第八章 第一种武器孔雀翎第一章 五刺客第二章 浪子泪第三章 双双第四章 命运第五章 故人情重第六章 不是结局碧玉刀第一章 江湖少年春衫薄第二章 顾道人第三章 血酒第四章 月夜钓青龙第五章 天公作美第六章 诚实多情环第一章 多情自古空余恨第二章 暴雨荒冢第三章 杀人的人第四章 盘问第五章 密谋第六章 密室秘谈第七章 暗杀第八章 厮杀第九章 仇恨离别钩代序 — 不唱悲歌楔子第一部 离别不爱名马非英雄一身是胆暴风雨的前夕鲜红的指甲九百石大米黯然销魂处第二部 钩黎明前后天意如刀侯门深似海霸王枪第一章 落日照大旗第二章 拳头对拳头第三章 饿虎岗第四章 王大小姐第五章 奇变第六章 六封信的秘密第七章 这一条路第八章 天才凶手第九章 百里长青第十章 解不开的结第十一章 魔索第十二章 大宝塔第十三章 断塔断魂第十四章 魂飞天外拳头第一章 愤怒的小马第二章 三个皮匠第三章 初遇狼人第四章 战狼第五章 夜战第六章 恶战第七章 疑云第八章 迷失第九章 太阳湖第十章 狼山之王第十一章 别无去路第十二章 杀人者死第十三章 轿中人的秘密第十四章 尾声
  • 铁骑十七雄
  • 追魂帖
  • 惟我独仙

    惟我独仙

    天上地下,惟我独仙!神州大地,西域边陲,因最好的朋友相讥,他走上了一条自己从未想象的路。连云仙宗,神州正道七大宗派之“末”,五年一度收徒之日,迎来了唯一如乞丐般的五代弟子。修真之门从此敞开,调皮聪慧的孩童能否成长为霸绝天下的仙人,请阅本文――惟我独仙。本人作品绝不太监,已有作品,相信我,三少所出,必为精品,多谢广大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 死亡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