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00000007

第一章 “一躺楼”

人们附庸风雅,称大侠萧啸、三江女侠罗敷、狂痴书生柳不恭为岁寒三友。

说得倒也不错,大侠萧啸彬彬有礼,为人落寞倜傥不群,卓尔孤傲,像松。三江女侠洁身自好,人又好性情,又是好品貌,隽秀姣美,像梅。狂痴书生柳不恭为人狷傲,不与人为伍,人前少言,无欲无争,不与世俗混浊,像竹。

这三人结伴而游,傲啸山水。遇上武林中人人想管却又管不了的事,就拔刀而上,事毕飘逸而去,人杳如鹤,犹如神龙不见首尾。

岁寒三友交往甚洽,虽然世人都猜测道岁寒三友中萧啸与柳不恭以大侠身份同时倾慕罗敷。但人只见三人行为伴,而不见二人争相护花。

岁寒三友的武功是天下一流,岁寒三友的生死交情亦为武林中人人称道。

武林人皆说,交友一生能如岁寒三友,此生不虚矣。

关东驿路有一座小城,城名扶化。扶化城不大,城垣只有一人高,不会武功者双手一攀也可逾越。城内人不多,只有千百户,且又职业整齐,上山窑鹿套獐的猎户,下河淘金弄宝的沙工,逢秋赶山拿参的参客,还有为这些人作嫁的买卖店铺。

扶化城不大,但在关东驿路上很有名。

下关东的人到这儿喝水。因为腰无分文,就只能喝水,喝饱了热水入山,在长白山林海中就可能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五个月喝不上热水,嚼山果吞溪泉,混个浑身衣服变成了条条缕缕的才下山来。

下山来的人到这儿喝酒。不管你从山里拿来了宝货还是空手下山,到这里都可以沐浴更衣,吃饱喝够。这是扶化城的规矩,也是关东道上的规矩。这不光是向那些命运不济的人施舍,更体味着一种恭敬,对于敢于上山去找幸运的人的一种恭敬。

从山上下来的人都知道这个规矩,你衣衫褴褛,形同骷髅也不要紧,一进扶化城,先奔“一躺楼”。想沐浴直奔后院,想喝酒径自上楼,包你体味一回做人那尊严。

“一躺楼”是酒楼。

关东的酒馆旅社都是一家。院门大大的,院内停车马,楼上摆酒席,楼下人散酌,后院留宿客。这“一躺楼”是个大去处,是用圆木从中剖为两半,圆爿朝外,平爿向内,楼屋梯墙桌椅木凳都是用大大小小的半爿圆木咬榫而成的,这“一躺楼”的建式就显得比那些江南水乡、京都大邑的名楼别有些雅趣,野性天然,透出几分关东人的豪爽。

“一躺楼”这楼名有个来由。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参客从山上下来,到了这家店铺。那时店是小店,扶化城亦是个冷落清静的小城,都没今天这威势。这参客一进了门,店家照例出去相迎,请参客沐浴更衣来前屋吃酒。参客说什么也不沐浴,也不更衣。店掌柜就笑,说:“你老拿到了大货……”

参客一惊,问:“你怎么知道?”

店家胸有成竹:“望山上,有红光冲天,夜夜这红光向山下走。昨晚见红光下了坡,今天看红光没了。你一进店,我就一阵心跳,错不了,你老拿到了宝。”

参客只好点头承认。

店掌柜向参客打揖:“去时一杯热汤,原是待客心肠;归来一杯清酒,但求买卖公允。你老亮宝吧?”

参客就从怀里掏出一块小小的桦树皮。正要打开,店掌柜忙止住:“慢!”

店掌柜洗手,焚香,然后打开那块小小的桦树皮。

围观的人大哗,都说这不是小二甲子吗?

二甲子是二年生野参,只有那么可怜的两片小叶,生不出簇簇拥拥的红榔头(红参籽)。

店掌柜手一挥,止住众人:“别喊!你老开个价吧?”

参客人毕竟嫩,也不知道这参值上几何。他心内着急,想不出价码。想要十两银子,换一身衣服,赚几顿饱饭就算。又想要五十两银子,风光归故里,讨一个乡姑当婆娘,过点富贵生活。这么想来想去,就开不了口。

店掌柜说:“你老讲吧,要多少,随你。”

听着是个好话,参客想多要,但又不知多要多少是个足。正所谓“答口还价易,张嘴讨价难”。

众人就低声叽叽咕咕说他,有人劝他多讨钱,有人说他要几个钱就是,这小二甲子最多也就值十两八两银子。众口不一,让参客为难,他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没了主意,就索性往炕上一躺,想来个不说价,让店掌柜说个价完了。

店掌柜见他一下子躺倒在炕上,不禁喜上眉梢:“好,你老开价了!”

参客糊涂了,坐起来,见店掌柜不讲话了,又想躺下。

店掌柜慌了,忙上前扶住他身子:“你老,咳,你老……小店小本,你老就不要再躺下去了。”

参客不明底理,愣住了。

店掌柜向四周抱拳:“各位,多多仰仗,今天各位都见了这位老客愿以一躺之价卖这宝货。来人哪!”

众从抬来了一只躺柜。这躺柜关东人也叫炕琴,有两只木箱并排那么大,有两道门在前,关东人婚嫁时娘家多陪送为嫁妆,里面装衣服被子用的。

打开躺柜门,里面有一排排木匣,木匣里都是银子。

一躺,关东道上规矩,即指这满满一柜银子;一躺,就是白银一万两。

参客转眼就成了万两白银的主人。

店掌柜不容参客再讲话:“你老要言而有信,不可反悔。如你老不愿,这小店也归你老了。我明早即回京都。”

围观的人不散,都认为店掌柜得了失心疯,竟然用万两白银买这一枚二甲子,还赔上一爿店铺。

店掌柜掀髯而笑,问参客:“你老拿这参的地方,是不是一块湿洼地?”

参客点头。店掌柜又问:“你老拿这参的附近,见没见到毒蛇猛兽?”

参客又点头:“有一条大蟒,色成红赤,被雷殛木倒地打在七寸上打死。”

店掌柜叹息:“蟒练九转,先是草色,转绿,转青,转灰,转花色,再转红,最后成白。此蟒功已近成了,只差一纪,就死于天火,这就是命了……”

众人惊问其故。店掌柜说:“凡蟒七转之后,就有了灵性,成了气候。这时的巨蟒要想化龙,就得找到水参。它找到了水参,守着它。水参聚水,忙变成白色时,九转功成,再吞食这一枝水参,便腾而化龙,不复为蟒了。”

众人惊奇,就又来看这小小参枝。

店掌柜恭敬请出水参,将它放在炕上。

十分奇异的是,炕洞里正烧劈柴,火势熊熊。炕面上水参周围,竟一点点浸润出水珠,水珠如珠子,一粒粒向参靠拢,须臾之间,已浸湿一片。

众人一片喝彩。

店掌柜忙收起水参,又向参客打揖:“多谢成全,有了这一枝水参,我一家人不再向关东寻宝了。”

这就是“一躺楼”的故事,据说这“一躺楼”的店主人就是拿参客的后代,因为有了这故事,“一躺楼”就很有名。

因为有了“一躺楼”,这故事就传得更远。

今天的一躺楼更是热闹非凡。从一大早,楼上就坐满了客。

这些客人不是下山的参客,也不是赶路的商人,大都是魁武威壮带刀持剑的武林中人。他们今天都好性子,一个个点头招呼,生疏的也彬彬有礼,相熟的更兴高采烈。

武林人啥时候最高兴?

看见别人相斗时,别人生死相搏,对手武功越高看着就越高兴。因为他们可以看到热闹,可以学人家的武功,至少可以开开眼界,自己又不担一分风险。

到了近午,一躺楼楼上已经满满的了。店倌应了几个人的请求,还在窗边放了几张凳子,让那些人坐着眺街。兜里赚几块银子,店倌也快活。

楼上的人都在等,日已正中,他们等的人还没来。

今天约斗的人是岁寒三友中的松与竹。就是说,大侠萧啸和狂痴书生柳不恭要在这一躺楼前生死相搏。

有人道:“大侠萧啸与柳不恭亲如兄弟,怎么会在这里约斗?别是人言传讹吧?”

有人笑应:“这回可不是传讹,有人见到了帖子呢,二人约斗,自然就不再那么亲近了,可不知他二人为何反目,也许柳不恭只是想与萧啸一较短长而已。”

又有人问道:“不知柳不恭是不是胜得萧啸?”

那人傲然道:“只怕未必。但能约斗,怕也有些斤两。”

大侠萧啸是什么人物?

十七岁出山,师从何人,至今武林同道都以为是个谜。他用一口重剑,削天下兵器,斩黑道无数枭雄。江湖上传:萧啸吼,魂溜走;萧啸剑,阎王殿。讲的就是萧啸一口重剑和一声虎啸。

天下武林除了放浪不羁海大少和天下一富钱不多以外,没人敢对这大侠萧啸不敬。

狂痴书生柳不恭是个什么人物?

有人传他是书圣柳公权的子孙,曾中进士,名柳文恭。一日写进奏文,忙中将“文”字写成“不”字,被皇上责怪,贬令去边地任官。柳文恭挂印出走,留下一首诗,文采斐然,末一句却是:从此鸡鸣不起舞,文恭洗名更不恭。

他这诗句是说他从现在起不再像刘琨那样闻鸡起舞了,他宁愿不叫柳文恭而叫柳不恭了。

据说他挂冠出走后,当朝宰辅裴清度曾把这诗抄呈与皇上,说他大逆不道,应处以极刑。

皇上问宰辅:“为什么要处极刑?”

宰辅答:“他挂印出走。”

皇上问:“让你去边地为官,乐意不乐意?”

宰辅一愣,说乐意,皇上可能就说你去吧,只好说:“不乐意。”

皇上说:“这就是,他也不乐意。”

宰辅想想又说:“他这两句诗是反诗。”

皇上看看他,半晌不语,缓缓说了句:“告诉你,我也不乐意早起。”

宰辅愣了。

柳不恭得知这一段对话,浩然一叹。他叹的是皇上,叹的也是他自己。

柳不恭在江湖上走,自有他的本事。传说柳不恭医可通鬼神,又讲柳不恭善琴棋书画,阵法易理。

关于萧啸、柳不恭,听到的都只是传说,亲眼见到的人很少。

就是这个萧啸,这个柳不恭,要在这里生死相搏。

同类推荐
  • 粉骷髅

    粉骷髅

    萧逸《粉骷髅》作者: 萧逸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北风似水,明月如霜。饮下了最后的一杯酒,洗星寒推案而起,信手拿起了手上的洞箫,缓缓的来到了庭院。看着当空的那轮皓月,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难以压制的一种冲动……就口向洞箫,徐徐的又吹了下来!是一种可怕的“月圆狂症”,每逢月圆的时候,一次一次的侵袭着他,使得他一错再错,终至于泥淖于痛苦的深渊里无力自拔!秋风瑟瑟,桐叶飘零!
  • 檀车侠影
  • 怒刀之虎

    怒刀之虎

    诸葛青云《怒刀之虎》作者: 诸葛青云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莫干山麓附近大道上,一老一少缓步前行,老者头发微有花白,年纪约莫五十有余,看他步履沉稳,似乎是个练家子,神态显得龙钟衰老。他身侧的年轻人挺胸突肚,目光炯炯有神,且带几分稳重之气。那年轻人抬头望了望天色,道:“师父,瞧这光景,好像要下雨了,我们要不要赶一赶?”老者微微一笑,道:“好罢,我们便赶一程。”说着,两人脚程加快了许多。两人来到叉路口,右往天目山,左往杭州,刚右转,兵刃碰撞,吆喝斥骂声隐隐自另一条路传来,年轻人驻足道:“师父,有人遇上麻烦了。”
  • 英雄泪

    英雄泪

    “南杏北梅、东柏西松”乃武林四大高手。“东柏”柏如涛的独子柏长青,返家时遇到未来岳父,方知父亲仙逝,留下遗书着他拜“西松”为师。两年后,柏长青初入江湖,得悉慈恩寺有武林盟主柏如涛要当众审理风流案。他不相信他亲手埋葬的父亲会死而复生,赶到审判会场,出于义愤,挺身指证他的父亲是假的,却遭到追杀!又被“毒郎君”阳照天所擒,强传予廿年神功,且将“归元派”武功相授,迫使他光大“万源归一神功”……
  • 射鵰英雄传

    射鵰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57年至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射雕英雄传》以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该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
热门推荐
  • 烈火僵尸

    烈火僵尸

    乌云遮月,大地一片昏暗,郊野古道,一人急急而行。这人年纪已近四十,但望之仍如三十许人,天气燠热,又走得急,后衣都为汗水所湿,贴在背后怪不舒服的。忽然天上打了个闷雷,震得树上宿鸟吱吱乱叫,振翅而飞,那汉子快步跑进树林里,倾盆大雨紧随而下,树林里,枝叶虽然茂盛,但仍挡不住柱子般的雨水,只一瞬间,全身上下已湿透!汉子提气急飞,在林中穿插而行,速度甚快,说起来武林中有多少人未曾听闻过“飞天剑客”古玉剑之大名?古玉剑剑法和轻功名震江湖,而且风流英俊,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因此名气甚响。树林虽然不小,但竟无一处可避雨,古玉剑心中咀咒了几句,忽又喝道...
  • 京华魅影
  • 千古英雄人物
  • 七种武器

    七种武器

    七个不平凡的人。七种不可思议的武器。七段完全独立的故事。长生剑第一章 风云客栈第二章 天上白玉京第三章 杀人金环第四章 长夜未尽第五章 僵尸第六章 好亮的刀第七章 卫天鹰的阴影第八章 第一种武器孔雀翎第一章 五刺客第二章 浪子泪第三章 双双第四章 命运第五章 故人情重第六章 不是结局碧玉刀第一章 江湖少年春衫薄第二章 顾道人第三章 血酒第四章 月夜钓青龙第五章 天公作美第六章 诚实多情环第一章 多情自古空余恨第二章 暴雨荒冢第三章 杀人的人第四章 盘问第五章 密谋第六章 密室秘谈第七章 暗杀第八章 厮杀第九章 仇恨离别钩代序 — 不唱悲歌楔子第一部 离别不爱名马非英雄一身是胆暴风雨的前夕鲜红的指甲九百石大米黯然销魂处第二部 钩黎明前后天意如刀侯门深似海霸王枪第一章 落日照大旗第二章 拳头对拳头第三章 饿虎岗第四章 王大小姐第五章 奇变第六章 六封信的秘密第七章 这一条路第八章 天才凶手第九章 百里长青第十章 解不开的结第十一章 魔索第十二章 大宝塔第十三章 断塔断魂第十四章 魂飞天外拳头第一章 愤怒的小马第二章 三个皮匠第三章 初遇狼人第四章 战狼第五章 夜战第六章 恶战第七章 疑云第八章 迷失第九章 太阳湖第十章 狼山之王第十一章 别无去路第十二章 杀人者死第十三章 轿中人的秘密第十四章 尾声
  • 酒狂逍遥生
  • 木炭
  • 剑气腾空
  • 骷髅人

    骷髅人

    熊沐《骷髅人》作者: 熊沐 类别:武侠小说 状态:已完结北方重镇,镇名卧牛,山坡累累积叠大石,大石层层,块块均大如碾,平如扇,皆可卧春闲冬憩之牛,故称卧牛镇。卧牛镇是北方大镇,南来北往之人均从镇上过。南去寻暖,北下抵山,卧牛镇乃长白山脚下热闹之地。卧牛镇人不事农桑,亦无人射猎挖阱下河捕鱼,卧牛镇人从事三大行当:宰杀、开店、卖淫。只要是卧牛镇人,当无一例外。男人学宰杀,女人开暗门,老来开店铺,这是卧牛镇上的必然,天经地义的。卧牛镇上,有全天下最大的宰杀场。春秋杀祭之日,卧牛镇十日无阳光。天气昏暝,风嘶低吼,吹肃杀之声。当春秋祭日,卧牛镇上杀虎台一日杀牲五千,直让血汩汩浸地,欺得方圆五里...
  • 征轮侠影
  • 勾魂金燕

    勾魂金燕

    夜寒露重,但他身上的衣裳却仍然是那么单薄。衣薄。他腰间的一把银刀更薄。他,人正少年。但他绝不轻薄。虽然他出道江湖只不过短短两年,但叶梧秋的名字,早已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月如钩。她的手也如钩。这是一支金钩,金钩就在她左手上。她是个美貌如花的少女。但她的左掌却没有了,她只有一只右掌。而她的左掌,已变成了一支钩。金钩。它钩掉别人的性命,也可以钩掉别人的心。她是叶梧秋唯一的师妹,也是叶梧秋唯一的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