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600000005

第五章 观想之法(求收藏)

四月来,石轩和街坊的交集并不多,也就是每日出门吃饭的时候碰到说上两句,张大婶几次提起自己的闺女,只是石轩反应冷淡,才没再提及。和街坊也只是讲讲一些闲话,如天子招集天下有道之士编修道书;江学士在杭州又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山野散人的新话本讲人鬼相恋的故事,茶楼天天重讲,火爆非常;凉州有个赤霞神君庙求姻缘很灵,可惜太远;对街吴姓寡妇再嫁给了一西域来的商人,高鼻深眼看着吓人;还有什么张家长李家短王家的媳妇爱偷懒等等。

深秋十月的这日清晨,石轩喝下乾元换髓汤,在小院里开始打起了十龙伏魔拳,经过这么久的习练,进入状态很快,更清晰地把握住了肉身和灵魂的感觉。

蛮龙转腰、青龙伏波、火龙焚天、白龙冻海,每一招拳势都让身体得到更深的锻炼,只是那种没有把握住神髓的感觉越来越浓,这四个月都没有跨过这道坎,心里似乎有股气不能抒发。

到得苍龙翔空之时,忽然进入一种空冥的状态,拳随心动,心随神走,神随魂思,精、气、神、魂似乎密切联系到了一起,那种把握不住神髓的感觉似乎一下就能打破,石轩集中全身的力气,大喝一身,一招黑龙戏水打出,像是打破了一层隔阂,同时感觉到一种浩荡古朴,至大至深,似乎空气中的水都能操控的龙的气息随着这一拳打出。

这拳打出后,石轩身上骨头一阵轻响,响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正是力透骨髓、节节贯通之兆,这是锻体大成的表现。石轩本来只能控制自己的肌肉和骨头,现在却感觉灵魂之力大增,更加敏锐,更加能控制骨头深处以及身体的细微角落。

这时很多股热气自骨髓中而升,向着内腑中渗透而来,石轩大喜,不敢怠慢,闭目调息,控制着这些热气走五脏,过十二正经,最后归于丹田之中。这才闭目收工,满脸都是喜色,竟然借此契机一举突破到了养气壮魂期。

同时因为肉身以前是练通了奇经八脉的,只是因为魂魄死亡,本来的内气也消散了。这意味着石轩不需要再辛辛苦苦把奇经八脉一一打通,节省了大量时间。

一般来说,武林中的内家高手,从积累内气,到打通奇经八脉,大概需要十五年时间,这还是需要本身资质好,不沉迷于其他,刻苦修炼。资质差点的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有很多内家高手,终其一生也无法打通奇经八脉。至于那种天资横溢,又有奇遇的,也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完成。

为什么杜白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就能打通奇经八脉呢?有三个原因:其一,练的是道门真传,和高深武学秘籍相比,就是天壤之别,就是仙凡之别。其二,道门功夫重养,争斗还是靠术法及符篆、法器等,而武学内功不管怎样,还是重伤敌效果。养则魂壮,魂壮则更能控制内气,内气控制好了则打通经脉效果上要好上很多,内功虽然还是有养魂效果,但主要还是求的伤人退敌,养魂则是顺带,目的不同,则效果不同。其三,杜白本身资质就很好,要不然也不会被徐老道看上收为弟子。

石轩既然进去了养气期,那药汤和药浴就可以停了,这种自然而然进入养气期的状况表示身体在该阶段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过之反而有害,接来就是积累内气,转化身体之精,同时又自然反补身体,肉身缓慢增强。同时每日肉食还要增多,以保证练精化气的需要。到正经十二脉和奇经八脉都充满内气之后,再打通其他细小的经脉,形成一个后天大循环,这就是养气期顶峰的境界了。

这个时候石轩的灵魂强度也可以开始观想了。不过石轩并没有立即回屋打坐,因为修炼之事,有缓有急,石轩好不容易突破境界,正是满心欢喜的时候,强行镇定下来打坐观想反而有害。

而且石轩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总有种危机感,自身的实力又不够,不能自保,所以他除了吃饭买药很少出门,憋着劲要提高自身的实力,要不然出去遇到个什么事而又没有相应的实力做后盾,难免憋屈,这算是穿越者后遗症的表现吧。

现在石轩终于突破到了养气期,在江湖上也算是一方高手了,加上术法符篆,自保已经是绰绰有余,心中这才放下了大半压力,所以这个时候正是石轩放松休息的时候,并不适宜练功。

石轩坐在地上,背靠小井边,右手拿着从徐老道房间翻出的一小壶黄酒,左手持一卷徐老道收集的一位道门前辈所遗的《金匮子谈诸般鬼神事》,既讲了何为外道鬼神,又举出种种鬼怪轶事,聊斋之味甚浓。此时,秋高气爽,清风徐来,读一两页书,抿一口黄酒,读到兴头时,摇头晃脑,大有闲读黄庭之逍遥。

此世界之人,死后并无轮回,如无人祭祀,则灵魂七日之后慢慢丧失记忆,十日后缓慢化入天地之间,百日后完全消散,除非有很大的怨念和执念,或者遇到阴气之地,才能稳固魂体,化为阴鬼,而修道之士的灵魂受天地反噬,身死则魂灭,除非修行到阴神期才能对抗这种天道。所以,世人多重祭祀,享一家之祭祀和祭品可保灵魂几年不灭,祭祀的人越多,则不灭的时间越长,但除非能领悟转化祭祀的香火愿力为自己道行的法门,否则最多不过百年。受祭祀的这些灵魂统称为鬼神。

那种有很大的怨念和执念的,慢慢成为阴鬼,执念是报仇,而行为是靠执念,很少有神智和清醒的,当然也有少数因为执念不是凶厉那种,还保持了神智,但修炼都是无意识的,一般来说年龄越久越厉害,没有神智的到十年开外会慢慢有智慧。遇到阴气之地的,与前同,慢慢成为阴鬼,但不同是没有报仇执念,有神智和智慧,但修炼是没有传承的。要想长存,必须食血食或者阳气,或者灵魂之力。这两种和百日之前未消亡的灵魂统称外道鬼神。

因为要食血食或者阳气,或者灵魂之力,所以外道鬼神常常害人,但他们如果修为不够的话,遇到气血旺盛的人时常常无法近身,近身就会被旺盛的气血灼烧他们阴性之魂体,严重的会灰飞烟灭。同时没有修炼到出窍期的外道鬼神,常常趁修真者修炼时引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起心魔,从而走火入魔,让他们有机会吸食修真者的灵魂之力。

外道鬼神这种引动别人情绪的能力是其天赋,很远就能施展。所以对付这种天赋的办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布置阵法隔绝内外,但石轩现在可不会这个;二是修炼之时专心致志,于定中不乱起杂念,则这种引动情绪的法门没有什么效果;三是有一件镇压灵魂之属的法器,不过石轩也没有。

虽说如此,但徐老道秘制的宁神檀香也能起来帮助专注精神,稍微镇压外道鬼神的作用,所以总得来说,只要石轩修炼之时不乱想,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而且只要不神智被迷,到时候稍有不对,拼着灵魂受伤,也要马上退出定中。

石轩过了惬意的一天,到得傍晚,已经收束住了心神,整个人的状态达到一种巅峰。洗浴、换衣、焚香、拜祭天地,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心与神都达到一种空灵平静的状态,当然,等日后熟练之后,或者修为高深了之后,就不用这么多繁复的步骤了,常常一呼一吸之后就能达到这种空灵平静的状态。

石轩盘膝坐在蒲团上,闭目凝神,抱元守一,很快就进入了定中。进入定中之后,开始观想起《宝录》里所载之《清风明月照神真法》所绘之清风明月之神意,初始几次,总是观想到一半,就起了其他念头,然后失败,就像普通人想专心想一件事情,但总是发散开念头去,然后惊醒又回到原处一样。

石轩并不气馁,知道这是正常之事,开始练习起《清风明月照神真法》上所载之收束念头之法门,想象自己是本身高高在上之主宰,俯视着自己的诸多念头,诸多念头此起彼伏,充满整个识海,自己作为主宰让这些念头都收束在识海里,不再起伏。

在这里,并不是要把诸般念头都斩灭,要是把诸般念头都斩灭的话,那最后恐怕修成了一块没有思维念头、没有感情的石头,这里强调的是本神的绝对控制,高高在上,控制着这些念头不再起伏,冷静旁观念头随灭随生却跳不出控制的范围。所以这里需要达到的至高境界不是“一念不生虚空境”,而是“一念不起虚空境”,这正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同时这也是识本神的大道法门。

石轩按照这法门,于空灵状态中降服了诸般念头,让它们都在识海里随生随灭却跳不出所在之处。渐渐地,石轩感觉自己思绪唯专唯一,开始观想起清风明月之神。

同类推荐
  • 嘉佑嬉事

    嘉佑嬉事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拥有足够自保能力后竭尽全力争取事业、爱情双丰收畅享人生逍遥快乐暂定一个小目标——先活上一千年!
  • 仙逆

    仙逆

    顺为凡,逆则仙,只在心中一念间……请看耳根作品《仙逆》
  • 佛本是道

    佛本是道

    天道无常,天道无情,包容万物,游离其外。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恩无怨,无喜无悲。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
  • 我欲封天

    我欲封天

    我若要有天不可无我若要无天不许有!这是一个起始于第八山与第九山之间的故事一个“我命如妖欲封天”的世界!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后,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我欲封天》
  • 升龙道

    升龙道

    一个因为无辜的原因被驱逐出师门的人。。。一个在异国他乡独自挣扎求存的人。。。一个苦苦的追求力量极至的人。。。一个天生不认同伦理的人。。。一个并不是好人的人。。。一个关于这样的一个人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唐门风暴

    唐门风暴

    猫,性多疑、好奇。猫是老鼠的死敌,而猫之所以一直备受人类的宠爱,最少有一半理由,是因为猫擅于捕鼠。猫威一发作,鼠辈落荒逃命。猫的动作和姿态,是极为优美,而又带着七分的高傲。所以有人说,猫是高贵的,也是自负的。但猫也有可悲的一面,并非每一只猫都生活得很愉快。当猫有病的时候,无情的主人往往就会把它丢弃。所以,人有浪子,猫也有浪子。无论是人是猫,流浪生涯都是孤独、寂寞的。风雨来时,人猫都会同样的感到倍加孤寂。
  • 怒剑狂火
  • 地底奇人
  • 圣墟

    圣墟

    在破败中崛起,在寂灭中复苏。沧海成尘,雷电枯竭,那一缕幽雾又一次临近大地,世间的枷锁被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就此揭开神秘的一角……
  • 踏莎行
  • 神山
  • 龙凤干戈

    龙凤干戈

    宇文瑶玑《龙凤干戈》作者: 宇文瑶玑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半山的院寺,悠然响起晚祷的钟鸣。山崖林畔,难见一丝人影。夜,不是属于人们的。但是,偏在这等时刻,却有一个颀长的人影儿,打山麓直奔半山而来。他是个年方弱冠的青年,穿着一件洗涤的甚为干净的淡蓝长衫,踏着一双牛皮薄底快靴,混身风尘仆仆,似是赶了不少的路,但他那浓浓的剑眉,灼灼逼人的星目,却不曾露出半点半滴的疲态。他束发不冠看来有些懒散,但却行动快捷已极,山路崎岖,他步履从容,那消片刻便已去了里许。初更向尽,已然来到一处峰头。他俯视着前后左右的千山万壑,锐利的眼神,竟然如能透视云雾。
  • 凶手
  • 超味大霸主
  • 佛本是道

    佛本是道

    天道无常,天道无情,包容万物,游离其外。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恩无怨,无喜无悲。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