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500000050

第二十三章 十云

今日第三更!

也不知过了多久,王林睁开眼睛,从窗户向外一看,外面黑漆漆的,他从床上翻下,活动半天身体,并未感觉异样,于是从床底把石碗拿出,发现碗内液体全都没了,他拿起珠子,仔细一瞧,顿时惊喜起来,第十多云,出现在当初空白的地方。

王林马上来了精神,拿着神秘石珠左看右看,目光闪动,立刻收起出了房门,去山间泉水处弄了一大碗水,急匆匆回到房间后,把珠子放在里面搅和一番。

做完这些,他喝了口泉水,品了半天,发现和往常没啥区别,他疑惑的看了珠子半天,放在嘴里一咬,还是邦邦硬。

他又挤出血液滴在上面,珠子依旧。

犹豫了一下,他一咬牙,抡起石碗,狠狠的砸在石珠上,他认为或许这珠子产生十多云后,内部会有一些变化。

咣咣声后,石碗碎掉,王林手都麻了,可珠子却一点破损的痕迹都没有。

用尽了一切办法,可这珠子仍然未展现出十多云后有什么不同,王林心痛浪费的两葫芦露水,来气的把珠子扔在一边。

过了一会儿,他又不甘心的捡起,凝神仔细观察。看着看着,忽然一股困意拥上心头,他一怔,自己明明刚刚睡醒,怎么还困呢?使劲揉了揉眼睛,他继续看向珠子。

慢慢的,困意止不住的涌来,珠子在他眼中越来越模糊,最终王林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珠子一直被他抓在手中。

他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来到一处无边无际的地方,这里没有日月星辰,但四周却有无数的发光体,尽管是做梦,但他头脑却清晰无比,甚至还在奇怪自己梦中为何会在这里。

在这里他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心里明白自己是在做梦,可却不知该如何醒来,无奈之下四处走动,在这无边无际的地方走了很长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身体疲惫不堪时,四周忽然一阵颤动,接着,他感觉身体仿佛被撕裂般疼痛不已,惨哼一声,他猛的睁开了双眼。

四下一看,还是在房间内,王林深呼口气,擦了擦额头泌出的汗水,暗道这奇怪的梦终于醒了,忽然,他神情瞬间变的极其古怪,他怔怔的望着手中的神秘珠子,上面的十多云全部消失不见,在其表面上,浮现几个小字。

“这……”王林呆住了,迅速拿起仔细一看,这字体歪歪扭扭的颇为生僻,他自幼喜好读书,对于文字识的多种,想了好久,印象中的字体一一对比,最后勉强猜测一些含义。

“这上面的应该是数字,并非具有实际意义。”王林握着珠子,喃喃自语。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他想到了刚才的梦境。

“难道与这珠子有关?”王林沉思少许,立刻躺在床上闭眼强迫自己睡觉,可他此时精神焕发,怎么也睡不着。

心中一动,他想起之前睡觉,是看着珠子自然而然就入睡了,于是盯着珠子,眼都不眨一下,渐渐的,困意涌现,不住不觉中,他闭上了眼睛。

无边无际的空间又一次出现,王林站在这里,目露思索之色,他这次没有四处走动,而是沉思片刻后,不断地原地起跳、落下,重复循环。

随着时间的过去,他跳起的高度越来越高,一直到现在可以达到小半丈,当身体里里外外均都疲惫不堪时,久违的撕裂感再次涌现。

接着,他苏醒了。

睁开的眼睛的一瞬间,他立即下床,起步一跳,身子跃起老高,与梦中训练的结果一般无二。

顿时,王林眼中露出不可置信的目光,狂喜的表情随之涌现,他深吸几口气,强压下激动的心情,在房间内走来走去,表情变化飞快,时而深思,时而苦恼,时而还露出不解之色,额头汗水哗哗顺着脸颊滴下。

“如果仅仅是可在梦里锻炼身体,那么根本就是个鸡肋,我在现实中也可锻炼,没必要非在梦里。”王林喃喃自语。

“不对,这珠子吸收这么多充满灵气的液体才出现第十朵元,不可能是鸡肋,一定还有其他作用,一定有!可到底是什么呢?”王林眼露执着之色,忘却了身边的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在沉思之中。

“难道是……”他脚步一停,脑海中仿佛抓到了一丝线索,失声惊道:“难道是时间?”

想到这里,他再也控制不住心情,激动的想要大声狂吼几句,他连忙狠狠的握紧拳头,身体颤抖的盯着珠子。

“如果真的是和时间有关,我……我铁柱即便是天资再差,也定会成为仙人!”王林深呼吸数次,这才略微恢复正常,他二话不说立刻翻出屋内的油灯,在里面添满油后,握着珠子呆呆的坐在一旁,心里默默计算时间。

约莫两个多时辰后,满油的灯火熄灭。

王林连忙倒满油,点燃后拿着珠子,再次进入梦境。

这次他没有练习跳高,而是盘膝坐在地上,默默数着数字,计算时间。

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五个时辰、十个时辰、二十五个时辰!

身体撕裂感出现,王林睁开双眼的一瞬间,油灯有了熄灭的迹象,

“十倍的时间,梦境中度过的是现实十倍的时间!”王林兴奋的站起,紧紧的握住神秘珠子。

内心第一次,对于修仙,有了十足的把握。

此时已经日上三竿,王林收起激动的心情,没有马上把珠子用于修仙,他深知若是在门派内白天使用珠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人无意中发现,到时候自己绝对保不住,于是把珠子放在储物袋内,推门走出房间。

同类推荐
  • 灭运图录

    灭运图录

    修真,去假存真,照见本性。能达到这点的,则被称为“真人”,他们成就元神,超脱生死。灭运图录,灭运道种?一个偶得上古仙法的穿越客在这诸天万界、亿兆大千世界的修炼故事。仙葫向的修仙小说。群号:二一三九三三零四八
  • 三界血歌

    三界血歌

    万界源泉,万法根源。人性本恶,故以酷法约束之。恶法如枷锁,阻我归家途,阻我飞天路。当以诸生之血,化血为刀,斩碎枷锁,得大逍遥。
  • 求魔

    求魔

    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只为她……掌缘生灭请看耳根作品《求魔》
  • 光阴之外

    光阴之外

    天地是万物众生的客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那么超越了生死,超脱了天地,在光阴之外,等待我们的是什么?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一念永恒》《三寸人间》后,创作的第六部长篇小说《光阴之外》
  • 龙战星野

    龙战星野

    大家慢慢看下去就知道了。。。
热门推荐
  • 战云飞

    战云飞

    大碗的酒端在手里。那汉子圆睁着一双老虎眼,——浓眉、阔口、狮子鼻,那么黑而浓,一根根像是刺猬也似的绕口胡子,生得满脸都是,尽管这样,仍然掩不住横过他前额上的那一道鲜红的刀疤。“来吧——不喝白不喝——就是做鬼也做个饱死鬼!是不是?”说着仰起头来,双手托着青瓷大碗,把满满的一碗酒喝了个点滴不剩。戴在他手腕上的那副手镣,少说有十来斤重,两腕之间连着的那条锁链子,黑黝黝的,那样子就像是条蛇,随着他移动起伏的两只手,不住的发出哗楞楞的响声。
  • 河岳流云录

    河岳流云录

    蛊上九《河岳流云录》作者: 蛊上九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连载中……这一天是四月十九日,正是观音菩萨圣诞,观音堂前,顿时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进香的,赶集的,逛庙的,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就中有两个少年,同是弱冠上下年纪,一般的长得玉树临风,神采飘逸,就只是那名叫干荫宗的,神态尚较为英挺秀拔,而那名叫桑时桂的,脂胭气息过浓一点而已。干荫宗出身天台书香世家,父母早亡,依族叔干存智而居,和桑时桂是总角之交,后来又是同窗同学,所以两人的交情,不比寻常,朝夕不离,出入必共。
  • 星河大帝

    星河大帝

    当人类开始踏入星河时代,古老的修行就焕发出来了新的生命力。修行,无论在任何时代永远不会过时。金刚经中,须菩提问释迦牟尼,要成佛,如何降服其心?。g......
  • 岳小玉传

    岳小玉传

    在长安,人人都知道德村古玩店的老板是个精打细算的守财奴,但就在这一天的正午,这古玩店的老板忽然善心大发,在古玩店门外派米赠衣,而且凡是超过五十岁的老人,一律慨赠白银十两。十两白银不算太多,但长安城里超过五十岁的老人却不少。谁也不知道这老板为什么会突发慈悲,人人都是啧啧称奇,甚至有人说:“今天太阳准会从东山掉落下去。”到了黄昏,太阳依旧还是日落西山,而古玩店门外的穷苦老弱却越来越多了。又过了两个时辰,负责派米赠衣的伙计宣布:“都派完了。”
  • 笔不花

    笔不花

    梁羽生《笔不花》作者: 梁羽生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笔花”的出典,来自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条:“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瞻逸,名闻天下”,清代才女邱心如的弹词作品即命名为《笔生花》。本书集名“笔不花”为作者一种谦虚的说法。作者国学功底深厚,文史修养笃实,既记武侠因缘、师友轶事、史论典籍,又有谈诗品联、云游记趣、棋人棋事,彰显武侠世界之外的梁羽生之性情与志趣。
  • 金童倩女
  • 虬龙倚马录

    虬龙倚马录

    但在这天,虽然正值秋风送爽季节,但天边却忽然沉沉地,终于还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雨点越下越大,在大龙湫旁边的一座茶寮,坐了几桌客人,显然都是给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缠住了脚,其中个高瘦汉子喝了儿杯,忍不住骂道:“这是什么气候?好端端的何苦要下雨?”他身边一人冷哼着,道:“人人喝茶,你偏要喝酒,才只灌了半斤黄汤,就怨天骂地,没出息!”这人年纪和那高瘦汉子差不多,都是三十七八岁左右,只见他一身黑衣,颏下短须有如一从乱茅草,说话时的声音更是沙哑得异常难听。高瘦汉子给他嘲讽两句,立时怒火上冲,一拍桌子道:“你喝你的茶,我喝我的酒,干你什么事?”
  • 鬼啊!师父
  • 擒贼擒王
  • 玉手雕龙

    玉手雕龙

    叮咛,叮咛。叮咛是一柄剑,剑长三尺三寸,青光流转,隐隐有龙纹,剑鞘痕迹斑剥,已显得很陈旧。剑名叮咛,叮咛什么?此剑禀天地正气,不可轻用。此剑只许锄奸除恶。叮咛兮复叮咛。莽莽江湖,豪杰几许?南宫先生说:“两个半。”一位须发皤然的垂钓老人,一个明眸皓齿的黄衫少女,远处山色如黛,白云飘飘,缭绕在山巅之上。“爹爹,你说啊,”少女问道:“是哪两个半?”“这两个人都很年轻。”老人说:“一个是江左谢东山,一个是淮北郭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