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00000005

五、决斗

石台上的两个人,如同石像一样地站着,仿佛他们本来就是石头的突出部分,亘古以来,就固定在石头之上一样。

他们两人的面目,其实并不相同,年轻的一个有着弯度相当大的眉毛,这使他整个脸,看起来显得佻皮,而年长的一个,眉准高耸,使他看来忧郁。

令人觉得他们相似的原因是,他们的神情是完全一致的:盯着对方,紧抿着嘴,在刚才的大厮杀中,他们一定已经交过手,这时是不是在揣摸对方的弱点,好作进攻的准备?还是感到自己没有胜过对方的希望,而又没有法子奔逃?──别讥笑临阵逃脱的人!在明知没有胜利的可能时,逃走并不是悲剧,连逃都无法逃,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石台上一切全是凝止的,积血凝止了,人凝止不动,半扬起来的利刃凝止不动。只有刃口上的光亮,在作出闪动,幽秘而不怀好意。

瘦老者手指挥出,那种像是可以把人撕裂的声响,再次传出,悠悠不绝。

这一次,决斗的号令发出之后,决斗的两个人,没有立即行动,仍然凝立着。

这好像很有一点哲学上的道理:如果不动,就算有缺点,也不容易暴露,一动,缺点掩饰得再周密,也总有暴露的时候。

听说过“呆若木鸡”的故事吗?这句成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被误用,它原来的意思是,最好的斗鸡,训练成功时,像木头刻出来的鸡一样,上场之后,一动都不动,别的斗鸡再凶狠,见了它也只好望风辟易。

由石台上的这两人,这时就是那样,纹风不动,甚至连眼睛都不垂下,可是渐渐地,可以看出,他们两人的眼神之中,现出了杀机。

杀机本来是深藏不露的,这时,渐渐现了出来,而且越来越浓了。

石台边上的观战者,视线也一直停留在石台上,奇怪的是,他们的视线,一致望向石台的中间部分。两人个分别站在石台的一角,中心部份是没有人的。

当然他们都不是第一次旁观决斗了,所以他们才不盯着那两个人,而只是盯着石台的中间部份,他们知道,一方动,另一方必然跟着动,双方会迅速地在石台中间会合,然后,决定性的攻击,就会在那里发生。

没有人知道这一击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所以他们必然把目光一直停在那里。如果不是那样,目光跟着移动的人移动,那将追不上两个人移动的速度了。

在两人眼神中的杀机逐渐增浓之际,虽然一切全是凝止的,可是连空气也像是绷紧了的细弦一样,只要有一点轻微的力量,弦就会断。

年长的那个,眼神之中的忧郁,被一股阴森的、可怕的、闪烁的杀意所替代,杀意在充满了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之后,自他的双眼之中,满溢了出来,他再也无法等待了。

就在这时候,胖瘦两个老者,迅速互望了一眼。石台上的两个人虽然还没有开始行动,但是他们已经判定了生死胜负。

杀机先满溢者死。

因为他已经不能再控制自己:在这种生死一线的决斗之中,不能控制自己的人,自然必败无疑。

陡然间,闷雷也似的一声巨响,震破了寂静,呼喝声才发,年长的一个身形闪动,渐向前,年轻的一个几乎在同时,也迎向他的对手。

两个人的行动,都是如此之快,当他们疾冲向前之时,由于人类眼睛的视网膜,可以把看到的景象,滞留十五分之一秒的缘故,所以两个人在冲向前的时候,身子带起了一片叠影,分不清何者是虚,何者是实。

两人迅速接近,年长的一刀先劈,刀刃划过空气时,发出了尖厉的啸声,他自然是望准了对手,才先发制人,劈出那一刀的,可是他这一刀却劈空了,刀光长长地,有一霎间停留在黑暗之中。

他的对手行动太快了,他以为对准了对手,实际上,一刀劈出时,他劈向的却是一个虚影,眼睛视网膜所形成的错觉,使他一刀劈空。

他当然知道再也没有劈第二刀的机会了,他唯一的机会,是继续维持极高的速度向前冲,希望可以避得开对手的一刀。

在那一霎间,由于他进发着全身的气力向前冲,上身俯向前,面上肌肉的每一股纤维,都在剧烈地跳动,像是会散落下来,使他的整个头部,变成一具骷髅一样。

从他的年纪来看,他作为“金子来”,自然是经验十分老到的了,他的一生之中,不知道曾经历过多少次的残杀,被他手中的利刃砍开的人体,也不知道有多少。在经历过了那么多次的厮杀之后,他依然活着,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

所以,他这时的行动是对的。他的对手,出刀再快,如果是攻向他的头,削向他的颈,砍向他的背,甚至于劈向他的腰,都将落空,因为他的上半身,由于迸发了全身力量的迅速前俯,已经脱离了对方的攻击范围。

他的这个行动如果成功了,那就可以把他刚才所犯的错误,弥补过来。

可是,犯了错误之后而可以弥补的机会,实在是极微极微的。错误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一定将永远地留在那里,就算有能力倒转时空,到了一定的时间,错误还是会出现,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已发生过的事抹掉的。

所以,最好别犯错──一失足成千古恨!

年长的“金子来”,已经做了他思想和体能所做到的巅峰了,可是他的对手,一刀横劈,却劈向他的小腿。

闪电似的一刀。

他的上半身,比闪电还快地脱离了攻击的范围,可是地心吸力却使他的双脚,比闪电略慢一点离开。

刀风倏然,利刃划破了皮肤(表皮的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生发层,真皮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层),利刃切开了肌肉(平滑肌、骨骼肌、肌膜、肌纤维),利刃割断了神经和血管,利刃削断了骨骼(骨膜、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膜)。

于是,他的右小腿,在膝盖以下约一掌处,断了下来。然而那一刀的余势未尽,一切经过,又在他的左小腿的同样部位上,重演了一次,重演的结果十分正常,他的左小腿,也离开了他的身体。

人体的结构何等复杂,但这时,刖去了双足的过程,又何等简单。

年轻的那个一刀削出之后,身形立即凝止不动,不必再发出第二击了,他半垂着头,汗水和着他脸上的血污,在大滴大滴落下来。

双腿被刖断的那个,身子还在向前仆出去,仆出了相当远,才重重跌在石台上,这仆向前的势子,是他刚才动用了全身精力蓄起来的,并不因为他双腿离开了身体而减弱,使得他看起来方如同飞窜出去一样,而在他的断腿处,则喷出两股又粗又急的血泉。

刚才,他的利刃,使别人流血,现在,别人的利刃,使他流血。

他的那一双断腿,仍然停在原来的位置上。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重心,未曾离开物体底部的面积之外,物体是不会跌倒的。所以,他的一双断腿,仍然直立着,奇诡而固执地直立着,血在溢出来,看起来像是满溢了的两大杯血红色的酒一样。

在那一刹间,是完全寂静的,然后,是一组三个旁观者,发出了一下欢呼声,另一组三个人,一声不出,转身疾走开去的脚步声。

再然后,是那断了双腿的人,一个翻身,转过身来,非但转过身,而且坐起身来,双眼盯着自己的断腿处,现出一种古怪之极的神色,手指松开,握着的利刀,跌进了积血之中,慢慢陷进去,他竭力弯着腰,双手在原来该长着小腿的地方摸着,甚到于一直摸到了原来长着脚的地方,但,他当然什么也摸不到。

接着,他眼光抬了起来,看到了自己那一双仍然直立着的小腿,彷彿直到这时候,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他陡然叫了起来:“救我!救我!我不要死,我不要死,救我,我有很多金块,谁救我我就给谁,我不要死,我要离开这鬼地方,我要活着离开。”

他的叫声,简直是嗥叫,凄厉绝伦,就算打开十八层地狱,把所有的恶鬼全放出来(像当年目莲为了拯救母亲所做的那样),所发出的号叫声,也不会有那么刺耳难听,不会有那样像是有无数条无形的毒蛇,钻进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之中。

然而,他的呼叫声,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反应,他所属的“外帮”的三个头子,在他仆跌之后的第一时间已经离去──断了双腿的“金子来”,比喝乾了酒的空瓶子更没有用。

胖瘦两老者,也各自走了开去,那个年轻的胜利者,脸上的汗珠在飒飒的清风之下,渐渐减少,他十分缓慢地站了起来,跳下了石台,在哥老会的三个头子的簇拥之下,一样迅速离去。

他还在叫着,不但叫,而且向前爬着,爬到了他那一双断脚之前,陡然又发出了一下撕心裂肺的嚎叫声,把他那一双断腿,紧紧抱在怀中。

只可惜:“断肢再植”这四个字,在他的那个时代,连想都未必有人想到过。

他抬起头来,月色清冷而没有反应,江水奔流而没有变化,岩石屹立而无动于衷。

他是失败者,决斗中的失败者,除了死亡之外,他还能祈求什么?

然后,怪镜头出现了。

在叙述出现的怪事之前,先说明一下。

同类推荐
  • 千古英雄人物
  • 连环毒计
  • 霸海争雄

    霸海争雄

    “金汤堡”,顾名思义,是固若金汤的一座城堡。位于“东洞庭山”西簏,背山面湖,占地广达百亩。堡内甲第连云,栉比鳞次,依山势而建,雕梁画栋,曲槛回廊,极尽宏伟壮观之能事。堡主“万里飞虹”云铁成,侠胆佛心,威名远播,三十年来,一直是南七省武林黑白两道的泰山北斗。在南七省地区内,武林中不论是天大的事,只要得云堡主片言只字,无不迎刃而解。南七省武林同道,通通以“铁老”称之,虽然年逾七十,须发如银,但精神与体力,却是老而弥健。本来他五十丧偶,并未续弦,但花甲之后,却娶了一位年方花信貌美如花的如夫人,传为武林佳话。
  • 龙剑青萍
  • 萧十一郎
热门推荐
  • 贝壳
  • 妙英雄
  • 征轮侠影
  • 报应
  • 瑶台五凤
  • 祭剑台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倪匡《十三太保》作者: 倪匡 类别:武侠全集 状态:已完结唐末,沙陀人晋王李克用有十三名养子,称“十三太保”。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为李克用手下一名悍将,健捷如豹,协助李克用入长安追击黄巢,打败朱温,惜因功高忠厚,反遭其他兄弟妒嫉。四太保李存信好大喜功,险将义父送入朱温虎口。十三太保为救义父,单人匹马勇闯敌军,然而四太保不知悔改,设下毒计……本书于1970年由香港邵氏影片改编成为电影,张彻执导,并由谷峰饰演李克用、狄龙饰演十一太保史敬思(为救中伏的李克用逃离朱温巢穴,力战而亡)、姜大伟饰演十三太保李存孝。
  • 暗算
  • 迷剑飘香
  • 神功无名

    神功无名

    康熙帝惊乍一声,猛然坐起。龙床一旁的两名侍女,吓得连忙跪下,磕头请安:“皇帝爷。”康熙似犹未觉,仍呆呆坐着。他适才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自己的头被一江湖小子用剑砍下。问他姓名,小子答叫史可法。自大兴“文字狱”以来,康熙就没睡过一个安宁觉,恶梦连连。他不明白,史可法为什么要造自己的反,难道是他死得冤屈,托梦申诉,或者是甚不好的预兆……“皇帝,您……”又是一声娇柔的呼唤,康熙才从冥思中醒来,他从侍女手中接过热热的毛巾,擦拭去身上的虚汗。一个侍女赤脚上了龙床,跪在康熙背后,用纤细小巧的手,轻轻摩挲。康熙似有些烦腻,挥挥手让待女远离,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