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46

苏联亡了!但戈尔巴乔夫不伤心

诺哈网2023-05-31 21:10:300

《军武次位面》作者:捷联初制导

不少网友今天早上一觉醒来,都会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8月30日夜,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

作为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身上有太多的传奇,而最让人们无法释怀的,则是在苏联分崩离析前,叶利钦对他说的那段话: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我们在讨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问题,而您却提出退休金!我们会给您退休金的——每个月4000卢布!”

一边是地跨欧亚两大洲的红色帝国,一边是4000卢布的退休待遇,戈尔巴乔夫作为一国的领导人,格局怎么就这么“大”呢?

天选之子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出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

三岁的时候就赶上了大饥荒,一家靠着吃青蛙才躲过一劫,但他的祖父却因为私藏了40磅粮食被送进劳改营,这段经历对戈尔巴乔夫影响极大。

1950年,19岁的戈尔巴乔夫被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律系录取,由于表现优异,他在大二加入了苏联共产党,谁知就在次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开始在苏联清除斯大林主义。

▲戴着劳动红旗勋章的19岁的戈尔巴乔夫

对于当时苏联遍地清除斯大林主义的种种行径,戈尔巴乔夫后来在1992年坦言:“我在1953年时就对我们国家所发生的事情的正确性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怀疑。”

虽然内心对苏联体制不满,但戈尔巴乔夫深藏在心底,在苏联体制内干得风声云起。

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他先在基层团委任职,1962年他出任边疆区农场生产管理局党委负责人后,又通过函授获得了农业经济学家的专业资格。

此后,戈尔巴乔夫相继担任边疆区党委组织部长、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边疆区第二书记、区党委第一书记、主管农业的中央书记,逐步进入权力核心。

尽管当时戈尔巴乔夫并非勃列日涅夫的亲信,但有其前任库拉科夫的背书,加上接待疗养时领导人们对他印象不错,认为他为人正派,自信能干,有基层工作经验,又有政绩。

于是,戈尔巴乔夫在1980年时当上了政治局委员。

如果按照一般人的路子,可能戈尔巴乔夫的仕途也就快到头了,可勃列日涅夫之后,苏联两任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都没干多久就死在任上。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在任时间都极短

他们把接力棒传给了戈尔巴乔夫,认为这个年富力强的人能够带给苏联希望。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从此,他的人生和苏联都掀开了新的篇章。

一定要搞垮苏联

1988年,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全面拉开了政治“改革”的大幕,并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确立为“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理想”。

会上,戈尔巴乔夫正式提出要放弃苏共此时的苏联政治体制核心,直言要解散苏共中央23个部门,这标志着戈尔巴乔夫治下的苏共,已经走上放弃政治主权的道路。

为了让人们接受改革,他从意识形态着手,纵容并支持所谓的自由派,提出“公开性”、“民主化”等。

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则在他的授意下,大搞逆民族主义、不断地淡化苏联的英雄、抹杀苏维埃的功绩、与美国进行所谓的“思想交流”,自由化浪潮一时间甚嚣尘上。

人们的思想乱了,党内的思想也乱了,甚至高层也出现了分化。

为了向西方靠拢,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加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在15年内劳动生产率接近美国,到2000年国民收入翻一番,劳动生产率接近美国水平。

可一番骚操作下来,苏联财政赤字扩大、物价上涨、货币增发、工业企业大面积亏损,一时间人心惶惶。

改革直接激化了苏联各地的民族矛盾,而失去合法领导权的苏共也失去了对这个庞大帝国的控制,高层人心溃散,到百姓充满怨言。

1988年,苏联的内部矛盾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苏联成立几十年来,第一次有人民群众在莫斯科红场的五一游行中,举牌高喊最高领导下台。

这一年的游行次数达到了2600次,到了1989年,游行次数更是达到了5300次,苏共党员也纷纷宣布脱党,党员人数一路骤减。随之而来的就是苏联各地的势力以“民主化”为口号,成立各种地方组织,苏共权力体系开始被瓦解,中央政权名存实亡。

作为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本应该将权力收紧,但他却认为国家秩序混乱不是大事,这是苏联变大变强的必经之路。在这般花样作死的操作下,昔日庞大的苏联很快沦为一盘散沙,再无凝聚力。

1991年12月,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国的总统,正式签署协议退出苏联,成为独立国家联合体。

最后,纳扎尔巴耶夫召集九国签署阿拉图宣言,为苏联正式钉上了棺材钉。

一个扮演自己的演员

1991年12月8日,肢解苏联的“别洛韦日协议”在俄、乌、白三国代表的决定下签字生效,叶利钦接过电话,语气强硬地告诉戈尔巴乔夫,苏联已经解体,他必须辞职。

面对强硬的叶利钦,愤怒的戈尔巴乔夫只好提出了自己辞职后的六个待遇问题:退休金、保镖、秘书、汽车、别墅、家族利益等。

叶利钦听了非常恼火,他对着电话喊道:“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我们在讨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问题,而您却提出退休金!我们会给您退休金的—每个月4000卢布!”

4000卢布在当时的汇率下,相当于4000美元,按说不算少了,可是随着叶利钦接下来的休克疗法,卢布大幅贬值,4000卢布连碗牛肉面都买不上。

但是戈尔巴乔夫后悔吗?

看看他获得的奖项,1990年10月15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05年6月,德国统一委员会给他颁发“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2008年9月18日,在美国受颁自由勋章。2012年5月3日,被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俄罗斯最高荣誉圣安德烈勋章。

这些奖项为什么颁给他,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他后悔个锤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政权更迭后原来的领导人,大都过得很凄惨,可戈尔巴乔夫却活成了人生赢家。

退休后的戈尔巴乔夫生活可谓多姿多彩,他写的历本回忆录都极受追捧,仅第一本《真相与自白》,就给他带来了上百万美元的版税,其后每本回忆录都卖的不错。

跟其他退休领导人一样,戈尔巴乔夫也到处演讲,尽管他的出场费已由昔日10万美元的峰值,降到了1万美元,但是相对于那点退休工资,也算是相当丰厚了。

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还喜欢在各种电影和纪录片中扮演他自己。

1993年,戈尔巴乔夫在德国电影《咫尺天涯》中首次参演,其后,又在《再见列宁》中,戈尔巴乔夫饰演的自己正在参加东西德统一谈判。

▲《咫尺天涯》中的戈尔巴乔夫

在好莱坞影片《战争之王》里,戈尔巴乔夫则在尼古拉斯.凯奇身后的电视上宣布苏联解体。

据统计,在苏联解体后的三十几年间,戈尔巴乔夫共演过70多部电影和纪录片,而他最多的台词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今天解散啦!”

“多栖发展”的戈尔巴乔夫还搞过配音。他跟克林顿、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共同配音的儿童音乐剧《彼得与狼》,还获得2004年度的格莱美奖。

戈尔巴乔夫不仅在文艺圈混得风生水起,他还是广告圈的红人,其最有名的莫过于1997年的必胜客广告了。

在这段广告开场,戈尔巴乔夫带着一个小女孩走进了一家位于莫斯科的必胜客餐厅,马上引起了餐厅里其他顾客的注意,还激起了两父子在饭桌上的争论。

儿子认为,戈尔巴乔夫的举措给国家带来了机会和发展,而父亲却认为他让国家陷入了混乱和物质匮乏。

就在两父子争论不休时,母亲用一句话让父子俩都表示认同:“因为他,我们才有了许多东西,比如必胜客。”

最后,画面在全餐厅的顾客举起披萨高呼“向戈尔巴乔夫致敬”落幕。

除了必胜客广告外,戈尔巴乔夫还在2007年为LV拍了一则广告,引发不小轰动。

广告画面中,他坐在宽敞的高级轿车后座上,手握车门手柄,身边的LV旅行包里,是一本关于原克格勃间谍之死的杂志。

车子缓缓行驶,戈尔巴乔夫则若有所思地凝望着车窗外,那里矗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柏林墙,那堵当年在他的影响下被拆除的分隔东西方世界的墙。

2021年3月2日,是戈尔巴乔夫的90岁生日,拜登、默克尔等西方政要纷纷向戈尔巴乔夫祝寿。

其中,拜登给戈尔巴乔夫发的贺电颇有深意:“感谢你对自由的忠诚,以及您数十年来做出的艰难且必要决定的勇气,世界从此变得更安全。”

在俄罗斯,有人感谢戈尔巴乔夫,认为是他给了俄罗斯自由,也有人指责戈尔巴乔夫,认为是他搞垮了苏联,是国家的罪人。

但是,这一切,真的只是戈尔巴乔夫一个人的锅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