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位任职时间长的大军区司令员,后来谁的成就最大
在建国初期,全国部队主要由六个军区掌管,之后上级又把六个大军区分散成13个军区,而军区司令员大多数都是由开国上将,中将,少将担任。然而,就在这十三大军区司令员中,有四位开国上将任军区司令员时间最长,都达到20年以上。要知道,在一个职位上能干二十多年的,在开国将领中属于是罕见的。
从福州军区到兰州军区的韩先楚
韩先楚是湖北红安县人,也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位骁勇善战之将,正是因为他,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1955年他被授予了开国上将军衔。要晓得,在57位开国上将中,韩先楚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的战功都是佼佼者,而他的作战勇猛,也可以排在开国上将中前十位。也是因为他打仗厉害,所以在1957年他被上级任命为福州军区司令员,要知道福州离台湾最近。而韩先楚曾经率军解放过海南岛,有渡海作战经验,这也让蒋介石十分畏惧这位虎将。因此,韩先楚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司令员也可以起到一种威慑作用。
正是因为有这个作用,韩先楚在福州军区司令员一干就是16年。还是在1973年八大军区对调时,韩先楚调换兰州军区任司令员。在两个军区任职时间加起来也达到二十多年,成为任职时间最长的大军区司令员之一。

从南京军区到广州军区的许世友
许世友是河南新县人,他也是一位作战勇猛的开国上将。算是57位上将中比较传奇的一位,在没参军之前他是俗家弟子,加入红军后又成为作战勇猛的将军。在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战役,济南等战斗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建国后他就被任命为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之后又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职务。然而这两个军区任职时间加起来长达25年,这样的记录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四位大军区司令员中最高记录者。

从炮兵司令,到沈阳军区再到北京军区的陈锡联
陈锡联也是湖北红安县人,还别说,红安县在近代史上出了许多作战勇猛的将军,前面讲到的韩先楚,以及王近山,胡奇才,张仁初,秦基伟,徐斌州,詹才芳等猛将都是红安县人。还别说;这个地方真可谓是人杰地灵。而陈锡联也是红安县众多猛将中的佼佼者。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纵队司令,兵团司令等职位,并且又参与解放了西南,第一个攻占蒋介石的陪都重庆,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而在建国后,又担任新创建的炮兵司令员,在我国炮兵领域发展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笔。之后又担任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务,在这两个军区任职时间加在一起也达到了二十多年,成为上将中任职时间最长的大军区司令员之一。

从济南军区到武汉军区再到昆明军区的杨得志
杨得志是湖南株洲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长征途中他担任先锋,率领红一团强渡大渡河,再一次让红军主力转危为安。而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的华北第二兵团是华北战场上的主力,战傅作义,解放新安保,转战西北,参加兰州战役,击溃马家军,以及在抗美援朝战役中,他都是屡立战功。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济南,武汉,昆明等军区司令员的职务,并且还指挥了79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击退了侵略者,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又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上四位开国上将,都是建国后任大军区司令员时间最长的四位。然而,他们虽然都是任时间最长的大军区司令员,但每个人的晚年的职位高低并不一样,相对而言取得的成就大小也就不一样。比如杨得志与陈锡联两位将军,在晚年的职位都很高,杨是总参谋长,陈是领导人跟前的大红人,职位也很高。相反在战争中屡立战功的韩先楚地位职位就要偏低,因此取得的成就,自然就小,不能和杨得志与陈锡联相比。
陕西自古名将辈出,而被誉为近代史上的十大名将都有谁
陕西,简称陕或秦,位于我国的腹地,是中华民族以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如西周,秦朝,汉朝,隋朝与唐朝的国都,都落地在陕西的西安。西安在西周时期被称之为镐京,秦朝时期被称之为咸阳,汉朝时期被称之为长安,包括隋唐王朝时期也被称之为长安。诺哈网2023-05-31 21:41:080000蒋介石在撤离之前,干了一件疯狂之事,使得我国经济倒退20年
1949年,蒋介石迎来他人生第三次下野。这一次下野与之前的两次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次,老蒋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知道,再这样打下去肯定会全军覆没。为此,他要腾出时间给自己安排后路。其实在这之前,他就让自己的心腹将领陈诚替他经营台湾,目的就是,万一打败了,那个地方就是他最后的容身之地。诺哈网2023-06-01 02:43:560000纳粹三大名将,两位享受元帅军衔,而打仗最厉害的却是大将军衔
诺哈网2023-05-31 23:10:500000出名将质量最高的黄埔四期,除了林总以外,还有哪些名将
如果评价黄埔军校哪一期出的名将最多?可能大家都会猜到是黄埔一期与黄埔四期,黄埔一期的名将数量多,黄埔四期的名将质量高,各有各的特色。然而你们知道吗?出名将质量最高的黄埔四期,除了林总以外,还出了哪些名将?诺哈网2023-06-01 19:56:550000这两位开国元勋都是土葬,一位是因为病逝太早,另一位是什么原因
土葬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毕竟历经了两千多年,不过,在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了纪念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先烈,特意在北京建立了革命八宝山公墓。但是由于面积有限,如果都是土葬的话,肯定不够大。于是在1956年4月,毛、周、刘、彭、邓等151位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份倡议书上签了字,自愿实行火葬的同意书。也就是说,从那一刻开始,我国开国元勋病逝后,都自愿火葬。诺哈网2023-06-01 22:10: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