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职位都一样,为何这三位将军的军衔,要高于其他将领
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是说你们的职位一样,在建国后的1955年,授予的军衔就会是一样的。当然了,除非你是担任野战军司令员,那样的话,都是元帅军衔。要知道,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野战军司令员,在1955年通通是元帅级别。而野战军司令员往下就是兵团司令,这个职务在解放战争时期,共有19位将领担任过兵团司令。看似19位将领的职务都一样,实际上不一样。可能在解放战争中没有体现出来,因为那时你是兵团司令,我也是兵团司令,大家都一样。而在建国后的1955年,在我党首次实行军衔制度时,就体现出来了。当时,在解放战争时期,19位兵团司令员中,有三位将领就是大将军衔,而剩下的16位兵团司令都是上将军衔。要知道,大将仅次于元帅,全军上下也只有十人获得此军衔,可见,不是一般人都可以授予大将的。
那么,为什么在解放战争时期,19位兵团司令员的职位都一样,为何就这三位将领的军衔,要高于其他的将领。

第一位是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他就是大将军衔。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五大野战军之一的第一野战军,理应出一位大将。但是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应该比许光达更有资格授大将。但是他最后也是上将军衔,而大将头衔最后还是落在许光达头上。其实,许光达不光代表第一野战军,同时还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外加建国后,又是新组建的兵种,装甲兵司令员。三个原因加在一起,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
第二位是来自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他能够被授予大将军衔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战功。要知道,陈赓将军既不是红一方面军的代表,也不是红二方面,那个更不是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他就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才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在十位开国大将中,陈赓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的战功仅次于粟裕。如果真的要说是代表的话,那么他算是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人物吧。如果他不授予大将军衔的话,那么作为五大野战军之一的第二野战军,就没有一位大将了。这样也不合理,仅凭军衔不仅是贡献,战功,还要论山头。

第三位是来自第四野战军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可能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肖劲光属于是嫡系将领。在革命生涯中,都很得上级看重。加上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战功赫赫的第四野战军有三位将领授予了大将军衔,其余两位黄克诚与谭政。可见,肖劲光作为兵团司令员,能够授予大将军衔,并不是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同时他也不是红一方面军的代表,要知道,红一方面军可出了不少大将。

肖劲光能够授予大将军衔,一是他建国后担任的职务,新组建的海军司令员,第二个原因;他属于是嫡系将领,第三个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的功劳。三个原因加在一起,使得肖劲光也成为19位兵团司令员中,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三位兵团司令员之一。
都说粟裕理应是元帅军衔,其实还有三点要求,没达到授元帅标准
说到大将之首粟裕司令员,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功臣。毛爷爷都说了,对解放战争影响最大的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下第一功。包括对解放战争影响最大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渡江战役都是粟裕指挥的。包括,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老总自己也承认,说:“华东军事主要靠粟裕。”诺哈网2023-06-01 02:43:410000解放战争,唯一受延安直接指挥的纵队,后来发展成哪两个王牌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各纵队都是归各野战军所指挥,但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是唯一一个受延安方面直接指挥的王牌纵队。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都已经猜出来了,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在解放战争时期是由陈赓司令员统领的一支部队。诺哈网2023-06-02 04:27:250000入朝参战的六个兵团,哪两个兵团,司令员与副司令员都是上将
众所周知,在刚刚经历解放战争胜利后的我军,又投入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解放战争时期是和蒋介石的国军打,而在朝鲜战场上,我军面对的对手是当时军事强国美军。双方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单兵作战能力,敌军都要处于优势。至少在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没有制空权,而美军则是整天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狂轰乱炸,就连志愿军司令员彭老总指挥部都遭到了美军的袭击。足以可见,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的轰炸机在朝鲜战场上,轰炸次数很频繁。诺哈网2023-05-31 23:38:080000红一师5位师长,都是德才兼备的名将,他们都是谁?
红一师是在1933年6月成立的,成员大多数都是从井冈山根据地走出来的士兵。因此,在红一师成立后,注定了是红军部队中的一把尖刀。在保卫苏区根据地的战斗中,红一师参与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途中红一师担任开路先锋,一路突破敌军层层防线,与敌人展开了湘江之战,两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著名战斗,为确保红军主力到达陕北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红一师也以骁勇善战,敢打硬仗,而闻名全军。诺哈网2023-05-28 23:07:270000因不愿意打内战,而被蒋介石撤职的国军将领,都有哪些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成功完成北伐事业后,国家基本上算是得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当时,全国各地还拥有许多拥兵自重的大军阀,他们表面归顺蒋介石,但背地里却是阳奉阴违。如西北军冯玉祥,晋绥军阎锡山,桂军李宗仁,这几家虽然与蒋介石不和,但是他们的信仰是一样的,奉新三民主义。然而此时,在中华大地上还有一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红军部队,因此,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也形成了水火不容的态势。诺哈网2023-06-01 11:10: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