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为何可以长期,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一九三七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蒋介石领导的国军作为这场战役的主力部队,自然是这场战役的主导者。当时,在抗战初期,蒋介石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按照数字顺序排列,第一战区之第五战区。然而到了抗战中期又增加了第六战区,第七战区,第八战区,第九战区,第十,第11,第12战区。每个战区负责该地区的作战,如第九战区就是负责湖南,江西地区的作战计划。然而,每一个战区都有一位司令长官,他们都是这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不过蒋介石也防止他们做大,在这些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都有调整,不可能,一个战区,从抗战爆发到抗战结束,都是一个人担任司令长官。就比如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后来就是因为担任该战区司令长官时间太长,就被蒋介石调走,让心腹将领刘峙担任。
足以可见,战区司令长官位子不可能不变动。然而,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他算得上是民国传奇人物吧。在八年抗战期间,一直执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职位,请注意了是从未更改过。

阎锡山是山西人,他经历了清末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北伐时期,新一届军阀混战时期,中原大战,八年抗战时期,还有后来解放战争时期。这么多不同的历史时刻,也让他成为官场上一只狡猾的狐狸。时时刻刻以自己的利益为主,但是有一点很厉害,他一直没有倒过台。虽说中间有几次宣布下野,但是都没有过多久,又重新执掌晋系大权。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阎锡山自从坐镇山西后,到他结束,整整38年。
在这38年时间里,他将山西地界打造成阎家王朝,在这个地方当了38年的土皇帝。凭这点来看,民国时期的大军阀没有哪一位可以与他相媲美。这些种种原因,使得他在山西,绥远都很有影响力。尤其是在中原大战后,西北军阀集团冯玉祥下野后,阎锡山成为北方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因此,在抗战时期,山西一带被划分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自然是阎锡山担任。除了他,谁也没有这个实力以及资格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那么,为何?阎锡山一直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难道蒋介石对他很放心?
蒋介石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他对谁都不放心,尤其是地方军阀。要知道,阎锡山曾经也反对过他,虽说不能说是肉中刺,但蒋介石至少对阎锡山不会有什么好感。他能够一直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还是因为阎锡山在山西实力很强。可能大家看亮剑电视剧中,里面的晋绥军358团,就是第二战区阎锡山的部队,他们穿的衣服都与国军不一样,而且前面还加一个晋绥军。由此可见,在这些士兵眼中,只认阎锡山,不论蒋介石。而且这支部队也是阎锡山一手带出来的,跟着老阎历经了北洋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北方时期,中原大战时期,感情非同一般,以及阎锡山在他们的心中位置,不是一般人可以取代的。

就好比,在黄埔系将领中,没有人可以取代蒋介石校长的位置一样。更主要的是,晋绥军的将领对阎长官都十分忠心。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曾经想用金钱收买,像西北军一样从内部瓦解,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可见蒋介石就算是想找人取代阎锡山,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如果让自己嫡系将领去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那结局肯定会很糟糕。
所以在八年抗战时期,蒋介石就一直让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再者,阎锡山与当时的八路军并不友好,这也使得蒋介石放心,他们不会走在一起反他。后来事实也证明了,阎锡山对蒋介石还算是忠心的,在解放战争危急关头时,没有起义,也没有背叛蒋介石,而且跟他一起逃走。
黄埔系将领,除了升职最快的胡宗南以外,还有三位悍将
黄埔系将领是指国民革命军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学生,称之为黄埔系。可能熟知民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内部,是有派系之分的。如大家熟知的士官系(是指毕业于士官学校的将领),保定系(毕业于保定军校的将领),还有地方杂牌将领(亦称杂牌军)。然而,蒋介石最倚重的还是黄埔系?因为这些将领都是他一手从黄埔军校千挑万选,挑出来的。因此黄埔系将领也被称之为是蒋介石的嫡系,被誉为是穿上黄马褂的将领。诺哈网2023-06-01 00:39:300000这三人领导了平江起义,都是杰出的将领,为何只有一人是元帅军衔
平江起义是在1928年,在湖南平江发动的一次起义,而领导这次起义的主部队是彭老总的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全体成员。除此之外还有上级委派的滕代远,黄公略,以及参加起义成员邓萍、张荣生、黄纯一、李灿、李力等人。在起义正式爆发后,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平江县城,随后创立了红五军。起义的成功有效地推动了湘鄂赣边界革命斗争的发展,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诺哈网2023-06-02 01:06:260000开国上将中,有三人担任过志愿军总司令,他们都是谁
抗美援朝爆发后,毛爷爷让彭老总担任志愿军总司令,率领东北边防军也就是13兵团入朝作战,首次入朝的志愿军分别是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之后又增加了第50、第66军,这六个军是中国志愿军第一批入朝的部队,并且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当然了,后面随着战场上的变化,中国先后又组建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志愿军入朝参战。这些入朝的部队,都是在抗美援朝结束后,才陆续撤回国内。诺哈网2023-06-01 16:51:310000这两位战功卓越的将领,在建国后都因战功晋升一级
在1955年授衔时,有两位开国将军的军衔,原本评委小组给他们定了少将与中将。然而,当这两位将领的军衔上交首长批准时,军衔等级发生了变化,上级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两位将领都立下了不朽战功,理应在原来的军衔基础上晋升一级。那么,是哪两位战功卓越的将领,竟然可以受到一号首长的关注,让他们的军衔可以晋升一级。诺哈网2023-05-31 22:08:590000鼎盛时期的铁道兵,数量达到40万,共历任六位司令员,他们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铁道兵又称护路军,该兵种的主要职责,并不是上阵杀敌,而是维护铁路交通,方便大军通行。比如在战争年代,建设桥梁,抢修铁路,确保作战部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和平年代铁道兵的职责,修建铁路,隧道、建筑,以及工程建设和保障任务,都是归铁道兵负责。诺哈网2023-05-26 20:29:4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