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后 如何继续“拼”?
原标题:新闻1 1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后 如何继续“拼”?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降转增
最近,高盛集团再次上调了对于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将GDP增速预期从5.5%上调至6%。高盛的报告认为,中国在重新开放后,受疫情影响行业强劲复苏,尤其是今年前两个月,经济活动数据的回升,推动了经济前景的向好。那么,涉及消费,相关数据中都有怎样的亮点和特点?点击视频,一起了解。
美国银行业危机是否会冲击全球及中国经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去年2月份,乌克兰危机发生,使得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了非常重大的不确定性。今年的世界经济会怎么样?我想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就是:今年的世界经济比去年更艰难。第二个判断:今年的世界经济是有韧性的。点击视频,一起了解具体内容。
消费何以稳得住?三个方面下功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我觉得着力点主要是在三个方面,首先就是稳住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第二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稳就业。另外,三年疫情,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他们现在非常急迫外出去找工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这个角度来讲,稳就业就是稳信心、稳预期。第三个方面,稳收入,稳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对于稳消费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就业逐步恢复,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会明显改善。
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需要地方怎样的作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首先,是要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当务之急,要扩大消费,就是让老百姓兜里有钱。第二,很多地方在向市民发放消费券,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可以带来直接消费,可以直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第三,还是要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前两个月投资与出口情况怎样?
2023年开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8%。如何看待这两个数据的变化?房地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又反映出怎样的迹象和趋势?点击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外贸出口难 难在哪里?又该怎么办?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这两天讨论非常高频词的话题,就是今年的出口和外贸形势。前一段时间,我也到很多的地方做了调查研究,大家普遍的感觉是,今年的出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难在哪里,又该怎么办?点击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3月16日完整版《新闻1 1》: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
习语品读 | “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央视网2023-03-28 11:35:330000《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0000第一观察丨感悟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的“历史逻辑”
3月的莫斯科天朗气清。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本月早些时候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也是他时隔3年多再次来到莫斯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大背景下,这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备受中俄两国和国际社会关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为何将俄罗斯作为连任国家主席之后的首访国家?新华社2023-03-24 09:21:400000奔跑在新春丨恢复和扩大消费 如何更优先更优质
随着疫情防控举措优化,今年开年以来,国内旅游出行、餐饮零售等服务消费都在大幅回暖。这个三月,也是“全国消费促进月”,各地又一轮促消费举措的密集出台,也让这种回暖更加强劲。如何看待各地举措对促消费的作用?消费对全盘经济的提振作用体现在哪儿?促销费举措密集出台多地消费回暖强劲央视网2023-03-24 16:57:400000一次世界瞩目的友谊、合作、和平之旅——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取得丰硕成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行程结束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