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十大名将,同盟国有六位将领入选,法西斯阵营也有四位上榜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浩劫,因为在这场战役中,有7000万军民丧失生命,约1.3亿人负伤或者终身落下残疾,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这场战争,从欧洲,到亚洲,到非洲,再到太平洋,太西洋都受到了战火的波及。
不过也正是在这乱世,各国科技,也发挥到顶峰,如在航母上跳跃式起飞,重炮坦克,B-29轰炸机,航母,潜艇,核武器都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产生的。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同时,还造就了一批天才式的顶级战将,不管是同盟国,还是法西斯阵营,都拥有一大批军事人才,他们的军事才华,以及战场上的表现也被后人所敬仰,不管是敌人还是对手,只要于你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同样可以受到世人的敬仰与尊敬。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二战时期的十大名将。
同盟国阵营;这个阵营成员有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法国等几个大国为首的阵营,称之为盟军。在二战时期同盟国盟军出了六位优秀名将。(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是;蒙哥马利(英国)
蒙哥马利元帅是二战时期英军著名军事统帅,也是丘吉尔唯一拿得出手的英军著名将领。纵观二战时期的英军,也只有蒙哥马利元帅是英军中的翘楚。在北非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中击败纳粹名将隆美尔,扭转了北非战场上不利的局势。此后,率部参加突尼斯战役和西西里战役。还有诺曼底登陆作战,同时兼任盟军地面部队司令,具体指挥并协调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为盟军反攻,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位是;朱可夫(苏联统帅)
朱可夫是二战时期苏联著名军事统帅,也是斯大林最倚重的统帅。在卫国战争中朱可夫带领苏联红军,保卫家园,击败纳粹德军的进攻,扭转了二战局势,使得不可一世的德军从此走下坡路,再也无力与苏军抗衡。因此朱可夫的名字也被誉为胜利的象征。之后又指挥苏军一个攻入纳粹帝国的大厦,使得希特勒自焚而亡,欧战就此结束。

第三位是;艾森豪威尔(美国)
艾森豪威尔,他是二战时期美英法联军在欧洲最高军事统帅。拥有很强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是一位出色的统帅型人才,能够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就连当时的,巴顿,蒙哥马利,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可见他的过人之处。
第四位是;麦克阿瑟(美国)
麦克阿瑟,可能他在美军中并不是最出色的指挥员,但他确实美国民众的心中偶像,很有煽动力,感染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第五位是;巴顿(美国)
巴顿是二战时期美军一员铁血战将,拥有战术天才的美誉。他粗鲁、野蛮,有点类似于张飞式人物,士兵犯了错误,他会骂,会打,因此潘兴上将甚至把他叫作“美军中的匪徒”。
第六位是;尼米兹(美国)
尼米兹是二战时期美军海军著名将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主导对日作战。先后与日军进一系列海战,并发明蛙跳战术,击败当时号称海军第二强国的日本。
看完了同盟国阵营六位名将,再看看;法西斯阵营拥有四位名都是谁?这个法西斯阵营成员有德国,日本,意大利。(排名不分先后)

第七位是;隆美尔(德国)
隆美尔是二战时期,德军最出色的战术巨人,曾经指挥坦克师长横扫北非战场,将英军赶到埃及境内,从而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也是纳粹三大名将之一,并且编写步兵进攻军事著作,其内容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
第八位是;古德里安(德国)
古德里安他是“闪击战”的创始人,“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在二战提出将坦克集中使用,才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使得德军陆军横扫欧洲战场,把坦克开到英吉利海峡,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空前的胜利。因此被世人誉为;二战期间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

第九位是;曼施坦因(德国)
曼施坦因他是一位出色的战略家,代表作德军攻取法国时,提出曼施坦因计划。而在战斗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就,在苏德战场上指挥许多经典战役,后来都成为军事教科书的教材。他的军事才能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称赞,说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
第十位是;山本五十六(日本)
山本五十六是二战时期日军海军大将。最经典战役指挥日本海军成功偷袭珍珠港,从此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而他也是二战十大名将中,唯一被盟军击毙的将领。
给两位元帅担任过副手的兵团司令员,是上将的军衔,大将的资历
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成立的兵团,都是直接归野战军指挥。这样一来,兵团司令员也就是野战军司令员的下属。可是,就在解放战争时期,第18兵团司令员周士第将军,就是个意外。他先后给两位元帅担任过副手,意思就是说,周士第虽然是18兵团司令员,但是这个兵团,先后被两位元帅领导过作战。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诺哈网2023-05-28 04:02:030000二战结束后,美国还都参与了,哪些战争?
诺哈网2023-05-28 06:33:090000开国上将中,哪三位上将,其实也有资格评选为大将
可能大家都知道,1955年共授予了十位将领为大将军衔。其实除了这十位以外,据说当时的谭震林,张鼎丞,李先念,邓子恢四位功臣也被列入大将名单中。但这四位开国功臣,由于不在部队工作,都转到地方,故而集体辞去大将军衔。这样一来,原本14位开国大将,就变成了后人比较熟知的十位开国大将。然而,除了以上这四位主动辞去大将头衔的开国功臣外。其实在57位开国上将中,也有三位将领,有资格,有能力,评选为大将军衔。诺哈网2023-05-31 21:02:210000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没有军衔,而两位团长后来都是上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的意思。然而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个别开国将领,可能在当时的职位并不是很高,但是在建国后,也就是1955年授衔时,他们授予的军衔比之前的上级长官还要高一级或者两级。就比如在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343旅,当时的旅长陈光,他在建国后并没有授予军衔,而该旅两位团长却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诺哈网2023-06-01 14:32:1800001985年,被撤销的三个王牌军,哪一个裁掉最可惜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1985年,是建国以来,裁军人数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裁减的人数达到100万,史称百万大裁军。要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共计拥有70个军,而经过1985年大裁军后,只有24个军成功保留下来了。也就是说,从新中国成立,到1985年,裁掉或者改编的部队共计46个军。诺哈网2023-05-28 11:42: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