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总统阵前战死?乍得不算最惨,这位国家总统被乱刀砍死

投了自己一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虽然世界并不太平,总是有仗打,但相比军队伤亡动辄以万计的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现在的武装冲突只能说是小打小闹,阿塞拜疆PK亚美尼亚的战争,就算很惨烈了。

▲枪炮不长眼,总统难幸免
无论是大打出手,还是短促突击,承受伤亡的,多半是小兵小官,死个将军就是大意外。但是,最近出了一个大新闻——4月20日,非洲小国乍得的总统,共和国元帅,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Idriss Déby Itno),居然被打死了!
如果说这位总统是像卡大佐那样,被列强插手,打得狼狈逃窜,然后死于非命,也不算意外。相反,他是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御驾亲征”,前去打击叛乱武装时,被实力弱小的对手反杀——这种死法,可谓窝囊。

▲论国土,乍得也不算太小
要不是这个新闻,恐怕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想不起世界上还有乍得这个国家。
乍得,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面积12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东三省略小,人口约1500万,相当于天津市。虽是内陆国,国名却来自于水,即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尼日利亚四国交界的乍得湖。由于远离大海,又是沙漠气候,乍得还有一个恐怖的名号——非洲的死亡心脏。

▲二战乍得籍法军士兵
乍得的历史不算短,公元前7千年已有人类活动,但并没有发展出先进的文明。1900年,法国开始在乍得殖民,20年后,乍得彻底沦为法国殖民地,从此成为法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二战期间,乍得为“自由法国”提供了不少兵员,至今法国仍在乍得有驻军。
1960年,乍得终于独立。但就如很多非洲和中东国家一样,独立后的乍得只是套了一个现代国家的壳,尽管领导人多少受过现代教育,但内政运行的基本逻辑和规则,还是部族政治那一套。

▲乍得首任总统,脸上的伤痕有点恐怖
乍得首任总统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不敢得罪西方,内部又搞一党制,导致部族冲突严重,自己也在1975年军事政变中被杀。然后就是几派势力争夺权力,陷于内战。
上世纪70年代末,就像刚实现统一的越南要搞印支联邦一样,已经统治乍得北方邻国利比亚多年的卡大佐野心膨胀,支持盘踞乍得北部的“民族团结过渡政府”,想要扮演昔日宗主国法国的角色。

▲卡大佐:那时我还年轻,想干的事很多……
真正的老主人法国当然要管这个事,出兵跟利比亚打了一仗。卡大佐当然不是法军的对手,所以主动提出要撤军,双方在1984年9月达成了撤军协议,有点像甲午战争前大清与日本同在朝鲜的局面。
没想到法国当了一回大清,利比亚也当了一回日本——法国依约撤军(当然是暂时的),卡大佐却悄悄的留下3千人,还时不时的添点人马,法国虽然交涉过,但因为卡扎菲暂时没有行动,也懒得管。
1987年初,卡扎菲动手了。此时利比亚已经部署了8000多军队,拥有300辆坦克,米24直升机和60架战斗机。相比之下,乍得合法政府只有一万多人的军队,没有装甲部队,没有空中力量,甚至没有防空火力,战争结果似乎没有什么悬念。

▲不按套路出牌?卡大佐败走
不过,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军迷们耳熟能详的“皮卡战争”了,当时的乍得政府军得到了美、法的支持,依靠400多辆装有米兰反坦克导弹的丰田皮卡,打起了机械版游击战,刚刚身亡的总统代比,正是在乍得方面的前线指挥官。
代比出身贫民,上过乍得本国的军官学校,又在法国军事学院深造过,取得过飞行员资格,军事上还是有水平的。在代比的指挥下,开着丰田皮卡的乍得政府军神出鬼没,迂回穿插,利比亚军队被皮卡加导弹的组合打得晕头转向,死亡达7500多人,装备几乎全毁,乍得军甚至还反攻到了利比亚境内。
代比一战成名,但也功高震主,被总统哈布雷明升暗降,先去“留洋深造”,后当“总统顾问”,心有不甘的代比只好流亡苏丹。

▲成功上位的代比(左)
1990年,由代比组织的“爱国救助运动”武装杀回首都恩贾梅纳,驱逐了因为统治太过腐败和残酷而失去人心的哈布雷,代比成为新总统。有意思的,代比背后的支持者,除了苏丹,居然还有当年的手下败将利比亚!
代比上台后也搞了一些建设,但并未改变乍得贫穷落后的面貌。

▲在国际会议上,代比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同坐
在对华关系上,代比先是在1997年承认台湾当局,后又在2006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此后代比四度访华,最近一次是出席2018年9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乍得总统府和国会大楼由中国援建。
代比统治乍得多年,可以说是个铁腕人物。乍得内部虽仍有反对势力,但实力无法与政府军相比,代比也没有真正重视过他们。2016年3月,在乍得北部边境地带,一个名为“乍得变革与和谐阵线”(FACT)的反政府组织出现了,首领是穆罕默德·马赫迪·阿里(Mahamat MahdiAli),一个小人物。
这个组织一开始只有700多人,后来发展到1500人左右。相比之下,乍得政府军则有3万多人,装备也好得多,FACT并不是对手。但就是这么一支“游击队”,在乍得大选投票的4月11日突然行动,袭击了几处哨所,还摆出了一幅要杀向首都的架势。

▲一国元首,亡于“流寇”,冤啊!
刚刚当选,被搅了好心情的代比很愤怒,“御驾亲征”,率军大举北上,要将这股敢于挑战自己的小武装一网打尽。就在19日,乍得军方宣布,取得了击毙300多人,活捉150多人的“大捷”,并且正在总统的亲自领导下“乘胜追击”。
然而第二天,总统就被打死了!
关于代比身亡的细节,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不过军武菌估计有三种可能,要么是走漏了风声,被FACT打了埋伏,精确斩首了;要么是自己托大,亲临前线险地,被FACT搂草打兔子,误打误撞,偶然逮到了大鱼;要么是被自己手下的政敌打了黑枪。

▲老子死了,儿子行吗?不知道
不管是哪一种,反正这位68岁的军政强人就这么戏剧性的终结了,总统大位将由他的儿子,年近40的“乍得北马里干预部队总指挥”伊特诺少将继承,未来的乍得及周边局势将很难预料。
如果回顾历史,国家元首战死沙场,代比可不是第一个。在古代,有英国国王理查一世、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十一世、蒙古大汗蒙哥、金朝末帝完颜承麟等,就是到了更加先进发达的近现代,仍不免有这样的例子。

1990年,面积只比北京略大的中东小国科威特,遭到了伊拉克的突然入侵。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面积和人口都比科威特大得多,军队身经百战,规模庞大,是中东劲旅,完全碾压科威特。
科威特第35装甲旅在仓促抵抗,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且战且退,重创了伊拉克“麦地那”师和“汉谟拉比”师两支王牌,仅有的几架战机勇敢起飞,全部被击落,这些抵抗给科威特王室和政府撤离争取到了几个小时的时间。

然而科威特王室也有硬汉,时年45岁的法赫德亲王并没有走,他说:“陛下先走,我留下来与百姓一起,战到最后!”他率领皇家卫队与侵略者血战到了最后一刻,亲王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英勇战死。
当时,北京亚运会即将举行,法赫德亲王是亚奥理事会主席,本应到场发言,宣布开幕,表达对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美好祝福,然而这份他早已写好的发言词只能由副主席代读了。
法赫德亲王可谓英雄,但下面这位南美小国的总统,可真是把本来很有前途的祖国带上了绝路,还把自己给作死了。

哪个小国呢?巴拉圭。
巴拉圭原本是西班牙殖民地,1811年独立后,在第二任总统老洛佩斯20多年的开明经营下,迅速崛起为一个比较先进的现代化强国。
1862年,老洛佩斯去世,其子小洛佩斯接任,这位新总统野心勃勃,有“南美拿破仑”之称,他一心想要从乌拉圭夺取出海口,以及一举解决与巴西、阿根廷的领土争端,为此他做了充分准备,从欧洲采购了大量机枪、400门火炮,甚至还有一支28艘蒸汽船组成的“江军”。

▲有点狠人模样,但国家实力不支持他的狠
1864年,巴西支持的乌拉圭红党颠覆了巴拉圭支持的乌拉圭白党政府,巴拉圭和平夺取乌拉圭失败了,与巴西关系破裂——宣战!
小洛佩斯向阿根廷借道包抄巴西南部,阿根廷当然不答应,但小洛佩斯根本不理,巴拉圭军队仍然强行进入阿根廷,结果阿根廷也只能宣战,生生给自己作来一个敌人。
当然,事还没完,自知成为巴拉圭目标的乌拉圭,赶紧与巴阿结成三国同盟,共同对付巴拉圭,约定事成之后,瓜分巴拉圭领土。

▲巴西士兵是这样的
战争爆发时,巴拉圭人口约30-40万,常备军接近6万。而巴西人口约1000万,军队约2万,阿根廷人口约150万,军队约3万,乌拉圭人口约30万,军队约5千——论战争潜力,巴拉圭处于绝对劣势,但常备军数量一开始却差不多。
于是,小洛佩斯决定先发制人,向巴阿两国主动出击,却未能取得理想战果,自己的“江军”还被灭了。战争打成了消耗战之后,巴拉圭国小人少的劣势暴露无遗,甚至连十岁儿童和老头都被拉上了战场。

当然,南美军队的战斗力半斤八两,仗打了五年多,巴拉圭凭借险要地势坚守,大多时间都是在拉锯。但架不住巴西、阿根廷国大人多,巴拉圭完全耗不起。1869年,在人员和物力几乎耗尽的情况下,巴拉圭首都亚松森被攻陷,小洛佩斯退到山区打游击,又坚持了一年多。
最后,1870年3月1日,已经非常虚弱,只剩一名部下的小洛佩斯与前来搜索的巴西军队遭遇,死于乱刀之下。

▲地图斜线部分,巴拉圭一寸也没留下
这场菜鸡互啄的鏖战,史称“巴拉圭战争”。战后,巴拉圭人口损失达50%,其中90%为男性,幸存人口中男性比例不足七分之一,不得不默许一夫多妻的存在,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至于有争议的11万平方公里土地,自然全部失去了。
这场战争将巴拉圭的国运完全葬送,过了好几十年都没缓过来。
其实,一个国家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决策短板,尤其是小国,一旦领导人头脑发昏犯浑,国家毁了,元首也完了——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这样的人生智慧,其实也是政治智慧
电影《决战上甘岭》成功立项,我们应怎样认识这场68年前的鏖战?
近两年,浙江某影视公司即将拍摄电影《决战上甘岭》的消息反反复复出现,这也吊足了军迷的胃口。作为一场在1956年已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过一次大银幕、也是大伊万最期望能够重拍的战役之一,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将这场气壮山河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的“光荣之战”重新搬上大银幕无疑具有非凡的意义。因此,今天咱们来说一说近现代中国的战争史,说一说1952年10月发生在上甘岭地区的那场浴血厮杀。诺哈网2023-06-04 12:49:170000航母当配角?央视报道“山东”舰与火箭军配合,有哪些狠招?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在中国海军“山东”号航空母舰历经约一个月的行动,返回南部战区海军军港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终于“官宣”了“山东”舰此次远海演训的消息。根据央视军事频道昨日报道,“山东”号航母于近期赶赴台湾本岛以东海空域,开展远海战备训练,航母编队于近日返回南部战区母港。报道透露的部分信息诺哈网2023-05-26 08:34:080000难以想象!二战坦克通信要靠信鸽和旗语,现在的坦克兵恐怕要笑掉大牙
【军武次位面】作者:杨树陆地上的坦克对战,如同古代世界的骑兵对砍,从来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话题。1916年,英国首先发明了坦克,尽管最初的设计只是把坦克当作一个用来掩护步兵冲击的移动机枪堡垒,技术也很粗糙,但这种前所未见的陆战兵器还是充分显示了威力,刚一上阵就让德军大惊失色,溃不成军。吃了大亏的德国很快也搞出了自己的坦克,这样一来,坦克对坦克的有趣局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诺哈网2023-06-16 11:19:560000地毯式轰炸!中国最新火箭炮亮相,40根发射管世界罕见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作为我们陆军标志性的武器之一,我们陆军装备的火箭炮在全世界都是比较著名的存在,无论是在朝鲜战争中我军首次亮相的“喀秋莎”火箭炮,还是在19年国庆大阅兵中亮相的箱式火箭炮,再加上各种兼容能力十分突出的外贸型火箭炮,产自我国的火箭炮无论是实战技巧还是理论体系都已经算是比表成熟稳健的存在了。诺哈网2023-06-03 03:33:320000看了这部电影后,他决定刺杀美国总统
《军武次位面》作者:紫电刺杀一国的领导人,哪怕是前任领导人,在我们眼中也往往是电影、电视剧和小说里出现的故事。而历史上的各种刺杀事件,也确实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现实往往比电影更离谱虽然对于生命的逝去,我们应该保持尊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欣赏一些“应景”的影视作品。今天,军武菌就为大家盘点8部和“刺杀总统”有关的电影,绝对够你看上很久!诺哈网2023-05-31 23:45: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