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捅死的鬼子竟是中国人后代?为啥日本还有姓“猪头”?
【军武次位面】:杨树

为啥抗日电影中的鬼子,名字都很难听?
抗日战争,除了打败了小鬼子以外,还有一个意外的副产品——凭借各种抗日题材的作品,中国人知道了不少日本姓氏,尤其是一些奇奇怪怪,在中国人看来是各种毁三观的怪姓。

在《烈火金刚》中,就有一个凶残的“猪头小队长”。猪头,在中国人看来,这简直就是自己骂自己——又蠢又呆的猪,拿来当姓,那不是自辱先人嘛?

但是,“猪头”还的确是日本真实存在的一个姓氏!与猪有关的日本姓,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叫“猪口”,比如“神风特攻队”的命名者,就是日本海军大佐猪口力平。

战后的日本,有个女外交官叫猪口邦子,当然猪口这个姓是随她老公的,她老公叫什么呢?猪口孝,婆婆叫猪口光子。


猪口只是日本的怪姓之一,单说与猪相关的姓,就还有猪木,猪山,猪股、猪野、猪饲,甚至是猪鼻和猪爪,还有一二三,波波伯(难道是因为喜欢波波莎?)这种莫名其妙的姓,也不少见。

在广州亚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上,出现过一个日本运动员“我孙子智美”,一时令中国观众疑惑加捧腹——我孙子?但这是一个在日本有一千年历史的姓,而且还有好几个地名也叫“我孙子”。

▲抗日神剧懒得编日本人的名字,60多年后
日本男足只能在剧中全体阵亡来谢罪了
日本为什么有这么多怪姓呢?说起来有点复杂,咱们简单捋一捋。
古代日本人都没有姓,从公元五世纪起,日本形成了第一个政权“大和朝廷”,开始用“氏”来区分各部落集团。后来又出现了“姓”、“名”和“苗字”。苗是分支的意思,“苗字”可以理解为一个家族从大族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姓氏,但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用姓氏。

比如德川家康,全名叫“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德川”是“家名”(苗字),“次郎三郎”是“通称”(别名),“源”是氏(源家那一伙的),“朝臣”是姓(爵位),“家康”是讳(本名)——是不是很麻烦?所以再往后,氏、姓、苗字融为一体,统称为苗字了。

但苗字仍为贵族和武士阶层专有,“苗字带刀”一直就是武士的特权。在《亮剑》中被魏和尚用长矛捅死的日军旅团长服部直臣,这个“服部”就是一个日本贵族姓氏,而“服部”能成为贵族,居然因为这个姓氏源于中国!

“服部”源于秦氏,祖先是秦汉时期从中国迁移到日本的“渡来人”。由于“渡来人”掌握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当时还处于蒙昧状态的日本人对他们非常尊敬,于是成为豪族。只是没想到后来的子孙,竟然会以侵略者的身份来到中国,成为加害者,被魏和尚捅死,实属活该……
花点篇幅讲“苗字”,是为了让你好理解日本姓氏千奇百怪的真正原因——明治维新。

1870年(明治3年),为了表示日本向文明靠拢,明治政府发布了《平民苗字许可令》,以彰显人人平等。根据法令,不是贵族的平民,也可以有姓了。

但打算给自己取姓的平民却没有几个,一是因为习惯了,多少年都是这样过来,有没有姓都一样。二是平民都不识字,取名太费劲。

结果明治政府一看,哟,国民积极性不高啊,这可不行……
于是在5年后的1875年,又出台了《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要强制执行来硬的了——谁没有姓氏,就是跟天皇作对,蹲大牢去!

这下广大平民只好赶紧给自己取个姓了。但是平头百姓没文化,时间又紧,哪里想得出什么高大上的词?只能本着什么熟悉用什么的原则,取了一堆五花八门,非常接地气的姓——种田的,就叫田中;门口有井,就叫井上;住在山脚下,就叫山下;旁边有泉,就叫小泉(或白水);水边打鱼的,就叫渡边算了……

▲《地下交通站》里有个“野尻”,这个……
杀猪的呢?那就叫猪饲、猪口、猪鼻、猪爪……估计当初取这些词的,用的都是自己喜欢吃的部位。

养狗的,就叫“犬养”(其实是“养犬”),咱们骂人时常会来句“狗娘养的”,但是这个对日本人可能无效——“犬养”都当姓了,根本就不算是骂人嘛。还有叫“那妓男”的,这个来源是啥,大家可以开动脑筋想想……

那么怎么骂日本人,对方才听得懂呢?当然是骂“马鹿”了!经典,还好记……


▲各种毁三观的日本怪姓
因为取姓仓促且来源太多,日本意外地成为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国家。
除了以上的姓以外,像“一井”、“一木”、“一色”、“一尾”、“上下”、“左右”、“前后”、“火山”、“温泉”、“满身”、“鸭头”、“瓶子”、“布袋”、“一尺八寸”、“不入斗”、“一二三”、“三五七”、“九十九”之类的,甚至连“汗”和“大粪”都成了姓。

▲日本第一大姓是佐藤
据统计,日本现在有1.26亿人,姓却有14万之多,平均一个姓还没有一千人。中国的姓氏只有2.38万个,人口多达十几亿,平均一个姓6万多人,有22个姓在1000万人以上。

相比之下,日本的姓氏可谓极其丰富,同时也给抗日题材的作品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素材,什么毛利太君、龟田少佐、猪头小队长,读者很容易从这些听上去就象是在骂人的姓氏中,感受到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和戏谑。

▲“土肥圆”已经成了中国人的调侃语
中国的姓氏,历史可要长得多,随便哪个姓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是自古以来,人人都有,这可比日本人普遍有姓只有一百多年要有内涵多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小国出名枪!短小精悍的捷克“蝎式”微型冲锋枪,性能远胜乌兹
《军武次位面》作者:海东青上一篇文章中笔者介绍了以色列乌兹冲锋枪的捷克老爹SA-23系列冲锋枪,该枪性能虽然优秀但是可惜生不逢时,诞生没多久就被VZ-58突击步枪所取代,因而藉籍无名,在SA-23系列冲锋枪的身上,其实体现的是冲锋枪这一枪种的悲剧,其诞生于一战末期,在二战中成为步兵作战主力,但是风光没几年就因为突击步枪的诞生而被取代,从步兵主力装备的位置上被一脚踢了下来。诺哈网2023-06-01 00:46:440000插刀盟友!美国F-35战斗机出口捷克,无形中却坑惨了瑞典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众所周知,美国在国际军售市场上往往都是以利益为先的,此次俄乌战争就使得很多国家选择大把购买美国的武器,让美国的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美国的用意不仅仅是向这些国家出口武器赚钱,同时还想打压一些自己的盟友。就在最近,因为俄乌战争,捷克打算购买F35战斗机,原本只是简单的购买战斗机计划,但无形之中却打击了美国的一个重要盟友,那就是位于北欧且武器研制能力出色的瑞典。诺哈网2023-05-31 22:56:480000火力不足恐惧癌实锤,中国武警“拆迁队”人手一具火箭筒
【军武次位面】:伊热夫斯克小铁匠轻武专栏是军武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几天前军武菌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引发了大伙儿的的热烈反响:▲有人调侃这是负责拆迁的工程兵诺哈网2023-06-05 21:53:43000050大兵对决400塔利班,美军“愚蠢”地将基地建在了山坳里
装备碾压即正义。前一阵的《灰猎犬号》让广大军迷们过了把瘾。疫情下,电影市场低迷,制作精良、场面震撼的战争片更是少的可怜。不过,军武菌最近又发现了一部最新上映的战争片《前哨》。这是一部根据驻阿富汗美军真实作战事件改编的电影,国内的评分不算高,国外的IMDb的评分竟然更低,只有6.7。诺哈网2023-06-04 02:39: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