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为什么放弃治疗?答案:这其实是常态!

有读者后台私信问笔者:为什么有人说俄罗斯海军放弃治疗了?——其实,俄国作为一个传统的旧大陆陆权国家,海军弱鸡才其实是常态(当然只是相对的说)。

历史上的俄国海军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像样的表现,当然历史上也有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大帝这样的一代雄主曾经试图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但俄国海军却随着俄罗斯帝国雄主的逝去而一再变得威风不再。等到19世纪末期的俄国维特改革,尼二再度建立起的强大海军却在日俄战争对马海峡的炮火风暴里烟消云散。

从此之后,到冷战之前,沙俄与新生的苏俄再也没能建立起一支在西方世界举足轻重的海军:
无此必要,以沙俄的陆地纵深与陆军的投送能力,可以轻易地深入旧大陆与西欧的腹心地带,也可以随时翻越喀尔巴阡山进入巴尔干,也可以跨越高加索山脉进入伊朗,也可以从中亚南下阿富汗,从中东铁路进入大连旅顺(当然那时候已经被鬼子抢走了),俄国的领土利益不需要海军舰队去维护;

▲日本人制作的俄罗斯战区和舰队分布图
得不偿失,沙俄的海军港口遍布在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与太平洋海滨,互相之间联系协同极为微弱,在舰队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处处分兵的结果就是每一支舰队都打不赢舰队决战,而主力决战的时候其它舰队别想过来支援,而如果将所有的舰队云集在某一个港口,又等于把其它港口当做送肉;

资金不足,一直到尼二统治结束沙俄的财力也未能重建海军舰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将大量的资金全部塞进了军事工业委员会这个无底洞,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更不必说,费尽心思重新建立起工业体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面临着间战期即将结束,西欧的风云变幻波云诡谲,新的大战随时可能爆发这种基本现状。

▲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的苏联侵略者
这一情况下它的建军重点显然也是陆军与空军,海军直接被放到了最末流的位置。

冷战时期苏联为何对建设一支看上去很强大的红色海军非常感兴趣,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基洛夫级核能导弹巡洋舰
一是突破北约西欧战略防御的需要,在苏军冲过富尔达走廊,冲向莱茵河防线的时候,整个欧洲大陆的战略翼侧需要红海军的掩护,尤其在波罗的海、巴伦支海到冰岛的洋面上,红海军必须死死拖住驰援的美军航母战斗群,避免北约军队的战术航空兵与两栖登陆威胁到苏军的战略侧翼;

▲光荣级导弹巡洋舰
二是为己方战略导弹核潜艇打开攻击通道的需要,己方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在白海、巴伦支海等堡垒海域的活动与核攻击任务需要陆基与海基航空兵建立防空拦截线的掩护,需要陆基与海基反潜战斗群清扫隐蔽在水下的美军攻击型核潜艇;

▲台风级核潜艇
三是支援“世界革命”的需要,强大的舰队可以保证苏联的影响力投射到美国的后院(诸如南美洲)与革命的沃土(比如非洲)。

▲卡辛级驱逐舰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红海军才出现了不正常的、完全违背历史规律的爆发性增长,尽管如此,在美国海军面前,红海军依然是一支任务高度特化的力量,或者说本质上是一支“规则的破坏者”,并不具有一支独立战略性军种所应具有的地位与能力。

▲基辅级航空母舰
柏林墙倒塌以后,俄军在冷战中“奔向安特卫普”的任务顿时烟消云散,“支援世界革命”的任务也荡然无存,“掩护核潜艇反击”的任务也不太紧迫了。

在这种基本的战略背景下,加之俄国那烂泥一般的经济,俄罗斯的海军又几乎是毫无争议地回到了历史上所应该有的位置。尽管俄海军的水面舰队已经放弃治疗了,但也一咬牙连续开工了6艘955型“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也算是在现有条件下的一种海军建设策略吧。
为什么俄军精锐非要穿的五花八门?看这篇教你一眼辨别俄军精锐!
穿上海魂上飞机,今晚空降洛杉矶!俄军“小绿人”的外号相信大家都听过,“俄军迷彩多如繁星”的梗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甚至在有些军事爱好者的调侃当中,混搭成了俄军精锐的特征,而整齐划一却成了“5渣”的标志。▲网友制作的“玩梗图”仅为调侃,切勿当真玩笑归玩笑,不过俄军的精锐们有时看起来确实是各种迷彩混穿的,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俄罗斯军服又如何区分呢?今天军武菌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诺哈网2023-06-07 09:53:510000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居然留下这样一支部队,引发解放军跨境作战歼灭
【军武次位面】作者:liutang202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边防部队,自1950年起便对盘踞在缅北地区、长期窜犯袭扰云南边境地区的国民党军残部,进行了长期的反窜扰作战。上世纪50至60年代,云南边防部队对逃缅国民党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302次,歼灭2.98万余人(击毙4208人,击伤1656人,俘虏7696人,迫降1.63万人)。诺哈网2023-06-14 01:28:340000这条路荒凉又没水,为什么中国人要开拓2000年?
黄沙漫漫,中国人坚持走了两千年丝绸之路,中国人都知道,在西方的名气也很大,因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最早就出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这位德国贵族是现代地理学的先驱,小伙伴们对这个名字可能会感到有点熟悉——德国一战中的“红男爵”就是他的侄子。诺哈网2023-06-06 16:09:480000奇特的军队,打内战狠打外战更狠,没有他们中国领土要丢六分之一
无湘,不成军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风云激荡,乱局纷纷,存在着许多支事实上独立存在的势力及其军队,这些“地方军”,成为独特的历史角色。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湘军。湘是湖南的简称,湘军可以理解为以湖南人为主要成员的军队。与川军不同,湘军是一支统一的武装,因为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就是曾国藩——讲湘军,就绕不开湖南和曾国藩。诺哈网2023-06-02 18:35: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