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西方大国,这两天全国大乱,华人也遭殃了
来源:牛弹琴

一切真的触目惊心。
一辆又一辆的汽车,一栋又一栋的政府建筑,成了点火的火炬。大量警察就部署在街头,但还是挡不住各种打砸抢。
可怜,看镜头扫过去,在巴黎北部一停车场,曾经的数十辆公共汽车,被烧得只剩下框架。





可怜,巴黎的华人社区也遭殃。看欧洲时报报道,在巴黎13区的华人街,两旁店铺橱窗被砸,路边车辆被焚,俨然如战场。
知道的人知道,这里是法国,这里是巴黎;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乌克兰,是战火蹂躏下的巴赫穆特。
坦率地说,巴赫穆特的很多汽车,肯定都没有巴黎的这样惨烈。




算起来,到6月30日,法国大规模骚乱已进入第四天。
愈演愈烈的情况,让在布鲁塞尔开会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再无心开欧盟峰会,提前一天打道回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各种对策。
为什么会这样?
起因是6月27日,一名17岁的青少年违反交通规则,被两名法国警察拦停后,他不遵守警察指示继续开车,被警察抵近射杀。
事件引发法国各界强烈反应,因为这名孩子来自北非,这被认为是法国警队种族主义的表现。马克龙也和稀泥,一方面谴责击毙17岁青少年的行为不可接受,另一方面呼吁民众保持冷静和克制。
但很多法国人出离愤怒,那就大街上见吧。
巴黎也就不再是巴黎,比巴赫穆特还巴赫穆特。街边汽车倒了霉,很多政府建筑也被焚毁,市中心商店被哄抢,甚至有小学也被点火付之一炬。
据法国警方通报,仅在29日一晚,就有667人被逮捕。



谁干的?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都不信,这次闹事的“主力军”,都是十来岁的屁大孩子,很多还未成年。
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闹事者可以分为两批人马:“打头阵”的是11到14岁小孩,他们行动比较随意;年纪稍大的压阵,有“组织性和流动性”,他们通常“30到50人一组”,这里点一把火,10分钟后转移到另一个地点再放一把火。
他们为什么走上街头?
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射杀17岁青少年的愤怒,跟在大人后面,各种闹事;另一方面,WhatsApp、Telegram、Snapchat等西方社交平台,对骚乱事件起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孩子们在平台上相互攀比,相互炫耀,沟通信息……
这些孩子还会设“圈套”、路障,喷射各种烟火,跟警察捉迷藏,将法国的街头运动,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法国东部小城Bellefontaine市中心,29晚也被一帮蒙面少年洗劫。看欧洲时报,引述当地市民的话说,闹事的90%都是“来自外地的小孩”,“13、14岁”的样子。可能有10%是本地的孩子,但显然是在社交网络上“听信”有心人的煽动。
怎么办?
法国内政部没办法,调集了4万名警察维持秩序,但还是一筹莫展。法国总理博尔内30日宣布,将调动“额外的机动部队”维持秩序,包括宪兵队装甲车。
此外,法国各地,“可能引起公共秩序混乱的大型活动”,一律取消。一些地方公共汽车也停驶,不少学校也赶紧放假。
紧急赶回国内的马克龙,在强烈谴责暴乱的同时,呼吁法国所有家长“承担起责任”,“把孩子们留在家里看紧”。
马克龙苦口婆心地说:“大家都看到了,造成今天局面的有组织、暴力和武装团伙……有许多是年轻人。前一晚被捕的闹事者中,三分之一是年轻人。把孩子们看好在家里,这是父母的责任。”
他警告:“共和国没有义务取代监护人(的责任)。”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记得2005年,也是两个法国孩子的事件——他们为躲避警察藏身变压电箱,结果触电身亡,引发法国全国性大骚乱,各种街头打砸抢。
最后,法国没办法,启动了全国“紧急状态”,这还是阿尔及利亚战争以来的第一次。
18年后,故事又重演了。
这种情况,也不仅仅在法国。前两年,美国弗洛伊德事件后,美国也是全国性抗议,以至于特朗普都躲到了白宫地下室,白宫外俨然如战区。
什么原因?
人们有不满,平时有怨气,更因种族主义事件而全面激化。
看到联合国人权机构也敦促法国,严审警察队伍中存在的“种族主义问题”。当然,法国很不高兴,认为这个指控是一派胡言。
第二,社交媒体时代的新考验。
美国骚乱有美国骚乱的特点,法国骚乱有法国骚乱的特色。
只是这么多小孩子参加,确实让人意想不到。
政府和家长,平时都是怎么教育的?
他们都还只十来岁,就有了这么“丰富的街头经验”,那以后还了得?!
还有,社交媒体时代,怎么看社交平台的动员效果?
我相信,美国在思考,法国更在行动。马克龙已经表示,要找这些平台好好谈谈。
看骚乱中一个视频,也让人忍俊不禁。一位法国老父亲,逮住自己在外面闹事的儿子,二话不说,将儿子塞进汽车后备厢,直接带离了现场……
什么人权?
没教育好孩子,哪有什么人权!
第三,和平稳定的环境太幸运了。
我们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乌克兰,看看巴勒斯坦,再看看美国,看看法国,看看那一波接一波的战火,看看那火焰熊熊燃烧的街头,再看看我们国内。
最大的感慨,一个和平稳定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真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中国。
珍惜和平,珍惜稳定。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却是很多国家最羡慕的。
责任编辑:薄晓舟
美媒:特朗普获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欧洲国家重新向中国靠拢
来源:观察者网(观察者网讯)“特朗普获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欧洲重新与中国接触。”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3日以此为题发文称,由于欧洲经济陷入停滞、对俄罗斯“威胁”感到担忧以及特朗普可能赢得2024年美国大选,部分欧洲国家正重新向中国靠拢。新浪新闻综合2024-04-15 17:26:490000中国代表敦促日本全面配合接受严格国际监督
新华社维也纳11月24日电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大使24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11月理事会上发言,重申中方坚决反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敦促日方全面配合接受严格国际监督。0000一艘探险潜水器在加拿大东部海域失踪
新华社渥太华6月19日电(记者林威)据加拿大媒体19日报道,一艘对泰坦尼克号残骸进行探险旅游的小型潜水器18日晚在加拿大东部海域失踪。据报道,这艘名为“泰坦”的潜水器为美国一家私营海底勘探公司所有,最多可载5人。潜水器失踪地点距加拿大东部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海岸370公里。美国和加拿大的海岸警卫队正在相关海域进行搜救。0000普京:乌军每月损失约5万人 俄乌战损比约为1比5
当地时间6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与多国通讯社领导人会谈时表示,俄军在乌克兰的损失比乌方的损失要少很多倍。普京称,目前乌克兰大概关押了1348名俄罗斯士兵,俄方则掌握约6465名乌克兰士兵,俄罗斯和乌克兰所遭受的无法挽回的损失比例也大约为一比五,乌军每月损失约5万人,其中死伤人数大致各半。(总台记者王斌)责任编辑:刘光博央视2024-06-06 06:00:020000绍伊古:俄罗斯将在西部增兵应对北约威胁
海外网8月10日电据路透社9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当天表示,随着芬兰加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盟,俄罗斯将在其西部边境集结军队应对威胁。海外网2023-08-10 14:41: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