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女子陷入投资理财陷阱,诈骗让她们一夜暴“负”损失68万元
当今社会,理财观念深入人心,“高回报” “高收益”,还有专业的导师,带着你投资理财,你心动吗?跃跃欲试吗?诈骗分子趁虚而入,设计重重骗局,一不小心你可能就落入了虚假投资理财的骗局。
2023年5月12日,高新区公安分局曾家派出所接到一起上门报警,张女士因投资理财被骗38万元。
经过值班民警赵高营的询问与核实,2022年年底张女士在QQ上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自称“周大生”的投资理财经理。
加了好友后,张女士一直在QQ上咨询有关买售黄金股票涨跌的市场行情,对方称只要买他推荐的稳赚不赔,张女士信以为真,通过对方发送的链接地址,进入了一个投资类网站平台。这期间,对方一直给张女士发送一些平台资质许可、官方认证凭证、明星代言海报等加以“洗脑”,让其对该交易平台的真实性和专业性、合法性不容置疑,就这样一步步跌入陷阱,最终被骗。先后转账九笔,共计被骗38万元。

无独有偶,半个月不到的时间,5月22日,曾家派出所接到辖区唐女士的报警,称自己被骗子骗了30余万。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询问相关诈骗手法、聊天方式、信息流、资金流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止付。

据悉,2023年4月份,唐女士在微信上搜索投资理财的信息,后添加了一个“某资牛哥”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让其添加一个叫“嘉怡”的客服微信账号,“嘉怡”给唐女士推荐了一些股票信息和一些上课的视频,后唐女士又进入直播间听课,在该直播间里“指导老师”给听课的学员推荐了一款理财APP,“客服”让唐女士在该APP里购买投注新股,民警发现这个平台不过只是一个虚拟网站,唐女士不断购买,最终通过自己的中国银行卡向对方的账户转账,共两笔,共计被骗307230元。
高新警方提示:在使用手机时,不该浏览的网页信息切勿点击,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投资理财要走正规途径,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胡言乱语”,遇到诈骗警情请拨打110。
银行消费信贷价格竞争加剧,年化利率“3字头”成常态
记者彭妍“最近各类银行贷款的营销电话、短信越来越多,一天都能接到好几个,而且贷款利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近日不少市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记者了解到,在稳经济、刺激消费的大背景下,近期多家银行不断加大贷款业务的促销力度,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利率较去年有较大幅度下调,年化利率以“3”开头已经成为常态。00002023年银行理财迎来大发展,业内建议:引入评级机构势在必行,做看得懂的银行理财评级
财联社4月3日讯(记者黎旅嘉高艳云)4月2日,在由济安金信和财联社共同举办的“商业银行理财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共同就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发展机遇、挑战及建立、健全银行理财市场第三方评价机制必要性等话题进行了充分探讨。00003.5%定价利率将成历史!增额终身寿险上演“最后狂欢”,哪些产品会接棒?
界面新闻记者|吕文琦在3.5%预定利率寿险产品即将下架的消息传出后,在头部险企三级支公司工作的范森周末就没有再休息过。“每个周末都有产品说明会,每次来一两百位客户,演讲厅都快坐不下。”范森告诉界面新闻,“利率下调是个好由头,对内可以发动销售队伍,对外则促能进客户成交。”0000揭秘“中国时间银行”:创新养老收益名义下的“庞氏骗局”
无论骗局伪装成何种形式,高收益对于上当受骗者而言是屡试不爽的“诱饵”,时间银行也是如此。发布上市计划、出售原始股、销售虚拟币……今年年初以来,一种打着新型养老旗号的“时间银行”异常活跃。它以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和虚拟货币挂钩,用高收益作为诱饵,似乎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诺哈网2023-05-25 17:24: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