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上,马克龙重申反对设立驻日办事处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7月12日,本年度北约领导人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闭幕。此次会议,在有关北约在日本设立办事处的议题上出现了“不同调”的信号,该计划遭到了法国的阻扰。
据路透社、法新社报道,在峰会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当被问及此计划时明确表示,北约应将重点牢牢聚焦于北大西洋地区,他同意北约应该同其他各地区建立伙伴关系,但“印太地区”在地理上不是北大西洋,北约不能以某种方式建立所谓的“合法性”,并在其他非北大西洋地区建立地理上的存在。
法媒解读此发言时称,马克龙反对此事是希望在面对中国时能够加强关系。不过,对于法国方面的反对,有人“仍然不死心”,即便此次北约峰会联合公报删除了在日设立办事处的相关内容,媒体也认为此计划似乎已经被搁置,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声称,“此事仍在讨论范围中”,并继续炒作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台海有事论”等论调。
针对此次北约峰会的错误涉华内容,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正告北约,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决反对北约“东进亚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强调,冷战已经结束了30多年,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却依旧抱持零和博弈、对抗思维,无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也注定不会得逞。

此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直试图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亚洲国家加强联系,以对抗中国,而这四个亚太地区国家也被称为所谓的“IP4”(“印太地区”四国),其领导人不断被邀请参加北约相关活动。
有北约官员曾声称,拟议中的驻日办事处规模将很小,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并非是一个军事基地,旨在专注于建立伙伴关系。
对此,马克龙当天首先表示,他同意北约应该同其他地区建立伙伴关系。“我们与他们一起管理‘印太地区’、非洲和中东的重大安全问题。”
然而,他随后又说:“但是,也许我有点过于单纯化了,但它(北约)仍然是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马克龙说,他所指的是北约的创始文件。
“无论怎么说,地理是难以改变的:‘印太地区’不是北大西洋。所以我们不能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即北约正在以某种方式建立‘合法性’,并在其他地区建立地理上的存在。”马克龙强调认为,法国作出了正确的决定:“坚持密切的伙伴关系、协调关系和战略亲密关系,但不想扩大冲突地区,因为现在不是合适的时机,也不是我们在这里(召开峰会)的原因。”

法国媒体法新社在报道马克龙这番表态的时候指出,马克龙反对北约在日本开设办事处,是因为他希望在面对中国的时候能够加强关系。同时,法新社也指出,马克龙的反对让北约联盟中的外交官员“感到愤怒”。
比如,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就在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晤后坚称,北约在日本开设办事处一事“仍在讨论范围之中”。
斯托尔滕贝格一边继续炒作渲染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一边声称“这不是要让北约成为一个全球军事联盟,而是要认识到亚太地区面临全球性挑战,而中国的崛起是其中的一部分”。
据日媒《日经亚洲》7月11日报道,北约原计划在此次维尔纽斯峰会联合公报中写入“在日本东京开设办事处”的内容,但法国担心,此举将向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发出“错误信号”。在法国的公开反对下,最终联合公报中删除了相关表述。英国《卫报》就此认为,北约似乎已经搁置了在日本开设办事处的计划。
《卫报》还注意到,此次联合公报没有提及台海问题,不过斯托尔滕贝格还是在峰会上提及了台海局势,他声称:“中国越来越多地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拒绝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威胁台湾地区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集结。”
报道指出,有北约官员认为,台海问题不在北约的“管辖范围内”,而北约各成员国在处理对华关系的方式上也意见不一致。一些国家,比如匈牙利,正在推动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双边关系,而包括法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则希望,中国能在结束俄乌冲突的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而就在马克龙此次明确表示反对之前,西方媒体已多次披露了法国方面所持的反对态度。
英国《金融时报》6月5日曾率先披露,法国总统马克龙已强调,北约不应将其势力范围扩大到北大西洋地区以外,否则“将犯下一个大错误”。报道称,设立新的北约办事处一事,需要得到北约最高政治决策机构北约理事会的一致支持,这意味着法国有权阻止此举。
美国“政客”新闻网7月7日则报道称,法国正在搁置一项扩大北约在亚洲影响力的协议。知情人士形容,对于北约在日本设立联络处的计划,“最强烈的反对来自法国”。还有爱丽舍宫官员透露,其实日本政府自己也表示,他们“并不是非常重视”设立联络处一事。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政界人士也对北约意图打造“亚洲版北约”以对抗中国提出批评。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当地时间7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Paul Keating)当天批评称,正当阿尔巴尼斯前往欧洲地区巩固澳大利亚与北约的关系之际,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这个“超级傻瓜”(supreme fool)也“一唱一和”,试图加深北约与整个亚洲地区的关系。
基廷形容,“最愚蠢的”斯托尔滕贝格不像是一名欧洲安全的领导者和发言人,更像是一名美国特工,而北约这种“欧洲人相互争斗”的产物一旦出口至亚洲,“将如同瘟疫降临一般”,伤害到近期正取得巨大发展的亚洲地区。同时,对于马克龙反对北约在日设立办事处的观点,基廷也表示赞同。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强调,亚洲是全球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亚洲应该成为合作共赢的“大舞台”,不应该被割裂为一个个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亚洲各国欢迎一起来“成事”的努力,不欢迎专门来“搞事”的企图。中方坚定维护东盟中心地位和包容性区域合作架构,愿同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地区伙伴一道,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反对在亚洲煽动阵营对抗的言行,携手把亚洲打造成和平的支柱、发展的高地、合作的热土。
而针对此次北约峰会公报妄称中国构成“系统性挑战”,中国致力于颠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等内容,汪文斌7月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严正回应称,北约峰会公报有关内容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充满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冷战已经结束了30多年,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却依旧抱持零和博弈、对抗思维,无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也注定不会得逞。
哈马斯:以色列并不想达成停火协议
据路透社16日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驻卡塔尔多哈政治办事处的一名高级成员伊扎特表示,关于停火和释放被扣押人员的谈判一直在进行,但到目前为止,哈马斯与以色列还没有达成包括人道主义停火在内的任何协议。伊扎特说,以色列政府并不想达成协议,只想为了自身利益延长冲突。此前在卡塔尔的斡旋下谈判曾一度取得进展,但以色列政府不断添加新条件导致谈判回到起点。责任编辑:张迪央视新闻2023-11-17 07:10:180000福岛工作人员遭辐射!日本仍然启动了第三次排污
中新网11月2日电(张奥林)11月2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三批福岛核污水,预计将持续17天。此次的排放量与前两次大致相同,仍为7800吨左右。这也意味着,第三批排放结束后,流入大海的核污水累计将超过2.3万吨。与此同时,福岛核电站问题不断,包括工作人员可能被核污水辐射等安全问题,持续引发日本国内外广泛担忧。仅仅3个月超2.3万吨核污水将流入大海0000也门胡塞武装称对一艘前往以色列的船只采取军事行动
当地时间12月14日,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声明称,该武装海上力量对一艘前往以色列的集装箱船只采取了军事行动,并表示此次行动是在该船只拒绝回应胡塞武装的警告后进行的。声明还表示,胡塞武装在过去的48小时内成功阻止了多艘前往以色列的船只在红海海域通行。声明重申,胡塞武装将继续阻止所有前往以色列港口的船只在阿拉伯海和红海航行,直到加沙地带民众得到食物和药物的供应。(总台记者朱云翔)0000巴西总统访华首站为何是上海?启程前签下一个重返令
新民晚报-海上客微信公号消息,综合巴西当地媒体报道,巴西总统卢拉将于当地时间4月11日启程,开启他为期三天的对中国的国事访问之旅。1再次担任巴西总统以后,卢拉就谋划着访华一事。本来,3月26日至31日是卢拉确定的访华之期。可因为突然感染流感和肺炎,卢拉不得不推迟访华行程。尽管当时巴西和中国官方都对外做了回应——中国最高领导人向卢拉致慰问电,希望他早日康复,并在中巴双方方便的时候尽早访华;上游新闻 2023-04-12 10:19:450000环球时报社评:美国和G7为何连“停火”都说不出口
面对加沙每天都在发生的触目惊心的人道主义灾难,面对每天100多名巴勒斯坦儿童死于战火的残酷现实,面对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要求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的呼声,一贯言必称“人权”“人道主义”的美国以及以它为首的七国集团(G7)这次就是说不出“停火”这两个字,真是奇哉怪哉。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