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41

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小说专项突破之魔幻、科幻、荒诞与现实

诺哈网2023-07-27 10:51:170

魔幻科幻荒诞

虚构与现实

——《百年孤独(节选)》《变形记(节选)》《微纪元(节选)》

新郑高中 王琳琳

一、含义和特征

(一)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它将新闻报道般的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采用模糊化技巧和神话模式,表现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魔幻是指神秘而富于变幻的内容,或者说是通过幻想才可能有的事情;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内容,其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实”,因此,从本质上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无论采用了怎样的“魔幻”“神奇”,其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根本目的。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中国作家莫言的作品深受此流派影响。

艺术特征:

第一,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

第二,创作原则是“变幻想为现实而不失其真实”(对历史的反思)。

第三,“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虚妄怪诞、夸张的描写,象征手法的运用等)。

代表作家作品: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胡安·鲁尔弗《佩德罗·帕拉莫》、古巴的阿莱霍·卡彭铁尔《人间王国》、危地马拉的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等。

(二)荒诞小说

荒诞小说是指用离奇的故事来讽刺现实的小说。荒诞小说中的讽刺意味往往与苦涩的幽默结合在一起,通过不确定的时间、空间和人物来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将现实中的具体人物抽象化。现实存在的因素和非现实虚幻的因素交织于一起,用写实的手法叙述非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虽然看起来不真实,却开掘了主题的深度。荒诞小说给读者很强的虚构感,就思想而言,将荒唐、人性异化成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作品被赋予浓厚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情调。就艺术而言,作品善于运用怪诞和象征的表现手法,特别是用富有表现力的手法去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

(三)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作品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作品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第三单元例题

二、【第三单元典型例题】:

1.《百年孤独(节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阅读节选部分,找出文中四处展现魔幻的地方,并分析魔幻的作用、魔幻与现实的关系。

答:(一)①第一处:丽贝卡要来马孔多之前,奥雷里亚诺已经有了预感,“'我不知道是谁,’他坚持道,'但不管是谁,人已经在路上了’”。丽贝卡到来之前,奥雷里亚诺准确地进行了预言。②第二处:丽贝卡来到布恩迪亚家数天,什么也不肯吃,竟然没有被饿死,后来印第安人“发现她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③第三处:布恩迪亚一家都患上了失眠症,整天醒着做梦,布恩迪亚家中出品的糖果小动物在镇上出售,就这样失眠症通过糖果传染了整个镇子的人。④第四处:患失眠症的人会慢慢失忆,遗忘童年的记忆、事物的名称和概念、各人的身份,以致失去自我。

(二)作用:通过魔幻的写法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神秘感,甚至讽刺意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魔幻来反映不合理的现实,更好地表达主题。

(三)魔幻与现实的关系:魔幻是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魔幻”是表现“现实”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立足于现实,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现实。

2.马尔克斯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结合这句话,从“魔幻”和“现实”的关系角度,简析小说节选部分的写作特点。

答:①魔幻的故事情节有现实根据。比如,“失忆现象”的现实原型之一就是哥伦比亚香蕉园工人罢工及镇压罢工大屠杀事件,政府有意掩盖具体死亡人数,回避历史,使群众“遗忘”“失忆”。

②魔幻的细节生动逼真,与现实没有违和感。比如,众人失眠后消磨精力、为每样东西贴标签等情境真实生动,让读者如临其境。

③魔幻的事物和现象象征、暗示现实生活(或“表现心灵的真实”)。如“失眠症”所带来的失忆现象,象征拉丁美洲人民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逐渐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3.《百年孤独(节选)》马尔克斯说,拉丁美洲的本质形象就是“百年孤独”,这不是诗意的幻想,而是真正的现实。对于《百年孤独》而言,“魔幻”代表什么?什么是孤独?请结合文本加以讨论。

答:①“失眠症”和不可逆转地恶化到的“健忘症”是马孔多变了样以后的魔幻。魔幻是马孔多小镇的特点,是马孔多居民的命运,是作者讲述故事的手法,是作者对拉丁美洲历史的认识,也是作者对拉丁美洲民族文化的继承。这种魔幻隐喻着让人们记住曾经发生的事,不要在文明的洪流面前忘记历史,而集体失忆却是拉丁美洲百年命运的现实写照。

②布恩迪亚家族试图以各种方式摆脱失眠,而失眠进而导致了集体失忆,使世界和自我都处在虚空之中,这就是一种孤独。无法突破的失忆,隐喻着拉丁美洲无法摆脱“百年孤独”的命运。马孔多小镇、布恩迪亚家族都统一于这一主题,共同构成一个封闭、落后的生活空间,景观变化暗示了马孔多居民的心理变化,预示着这个家族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

4.《百年孤独(节选)》阅读“马孔多变样”前后的两部分内容,试着探究将魔幻色彩糅合进对现实的描写中会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节选内容:从“马孔多变了样”到“所有时钟分秒不差地同时奏响整曲华尔兹”。(马孔多变样后)

联读内容: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要用手指指点点。…它的确是一处乐土,没人超过三十岁,也没人死去。(马孔多变样前)

答:①魔幻艺术手法使作者用洗练的文字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历史真实,将复杂的社会变迁写得引人入胜、生动传神。

②马孔多变样前“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这样的描写呈现出“开辟鸿蒙”的原始状态之感,带有创世纪的神秘色彩;马孔多变样后,有了手工作坊和店铺,开通了永久商道。这样的前后变化,既有现实的真实性,又有远古的神秘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③以歌声报时的群鸟被音乐钟所替代,象征着原本丰富多彩的自然时间被替换成整齐划一的机械时间,标志着原始社会进人到了现代社会,这样的变化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④马孔多的人们一方面兴高采烈地欢迎“外来文明”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又拒绝这些带来贪欲与堕落的传播者,这种矛盾的心理既符合人性的事实,又给吉卜赛人的出现赋予了魔幻般的色彩。

5.卡夫卡《变形计(节选)》人“异化”成甲虫,貌似荒诞不经,实则包含了深层寓意和许多哲理。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这一表现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答:本文采用的是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相比,其好处在于:它使读者在看到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的故事后,产生一种惊异心理,受到深深的震撼,从而深入思考,更加深刻地、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6.卡夫卡《变形计(节选)》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试从“真实”与“荒诞”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答:①“真实”是因为作者运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②“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人变成甲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③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甲虫这一荒诞的设定,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的精神世界被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以及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的情感的折射。④这种荒诞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手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7.刘慈欣《微纪元》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答: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其他典型例题

三、其他典型例题】

1.卡夫卡骑桶者“荒诞”是卡夫卡小说的重要特征,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赏析荒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

答:①人物形象的荒诞。卡夫卡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人物形象,但“我”是那个时代众多底层小人物中的一员,而“我”借煤事件本身更是来源于作者所处的现实生活——在那个特定时代,底层百姓迫于生存,抛弃尊严,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人物的荒诞与事件的真实相融合,便于读者更好理解主旨;

②动作细节的荒诞。文中例如“我”骑桶的动作,滚落的姿态,被老板娘用围裙扇走等内容,这些细腻而超现实的刻画,既使作品具有了讽刺的意味,同时也能更好地让读者体会到“我”作为现实世界中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卑怯而复杂的心理;

③结局的荒诞。最后“我”的结局是浮升到“冰山”,结局的设计令人匪夷所思,但却表意隐晦,使得作品主旨表现为多重性。通过结局我们不但感受到作品展现的黑色幽默,更是深深体悟到主人公自嘲式的无奈和深沉的悲哀。(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给满分)

2.高速公路上的森林》卡尔维诺的作品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一)荒诞的主要体现:① 情节荒诞。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②笔法(设定)荒诞。小说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却把小米开尔写成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

(二)真实的主要体现:①塑造的人物真实。马可瓦多和家人的处境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真实处境;②情节发展符合逻辑。如马可瓦多为什么会出门找木柴、马可瓦多为什么会同意拆广告牌、正在拆广告牌的马可瓦多为什么没被发现等情节,都有前文的呼应与合理的解释;③用荒诞的手法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状况。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马可瓦多和家人走投出路以至于要拆广告牌虽然荒诞,但也反映了穷苦百姓为了生计不顾一切寻找出路的悲惨真相,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任意两点得3分)

3.《灌园叟晚逢仙女》小说46段是如何将梦境和现实融合在一起的?

答:①秋公在现实中蒙受不白之冤,使他产生了求仙相救的心理。

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种心理导致秋公梦中出现仙女搭救的情景。

③一开始作者没有明说秋公进入梦境,仙女搭救似现实中发生的事,梦境与现实自然融合,最后点出梦境,读者才恍然大悟。

4.《黄豆飘香》小说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请从“虚构”与“真实”的角度简析本文的文本特征。

【答案示例一】①虚构:小说中,于放等人物以及于放带领抗联小分队攻打庆城前后发生的故事是虚构的。②真实:东北抗联战士手足情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军纪严明,并得到群众的支持是真实的。③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地反映了生活和历史的真实,富有生活和历史审美价值,更能感染读者,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真实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答案示例二】①情节上,小说讲述的于放带领抗联小分队攻打庆城前后发生的故事以及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北抗联战士手足情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军纪严明,并得到群众的支持都是符合史实的,是真实的。②主旨上,本篇小说虽为虚构,却又真实反映了抗战时期东北抗联战士的形象,真实和虚构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实,富有生活和历史审美价值。③读者感受上,小说真实和虚构结合,更能吸引、感染读者,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真实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5.《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答: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6.寇俊杰踏莎行请以本篇小说为例,谈谈历史小说创作要注意的原则。

答:①符合历史真实:重要场景、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必须真实,力求还原历史,如寇准澶渊之盟立功、三次被贬、寇准忠君爱国的正面形象均有据可考。

②适度艺术虚构:在细节上通过艺术的虚构、想象、使历史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如在雨中赶路、推车、擦汗、夫妻对话等细节是虚构出来的。

③贴合当今时代,不能为写历史而写历史,要反映现实特点,解决当下问题;如本篇所表现的忠诚、耿直、超然等依然有现实意义。(每点2分)

7.郑武文万年桥历史小说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的文学创作,请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分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参考一:①小说于史有据,既有具体的年代数据,又有宋国与契丹交战的历史背景,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小说运用文学的手法进行历史讲述,如人物对话、神态和心理描写的虚构以及曲折情节的设计。③小说创作将历史和文学融合,拓宽了小说的表现境界,深化了思想内涵。

参考二:

(一)小说的历史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有具体的年代和桥梁的寿命延续数据。②有宋国与契丹交战的历史背景。③有今天尚存的遗迹做证明。

(二)小说的文学特征主要表现在:①运用细节、衬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更加生动。②有人物对话、心理和环境描写等虚构内容。③有曲折的情节设计,如在工匠束手无策时突然有人献计,在民工奇缺时释放俘虏,在快要修好桥时又遭弹劾。

8.刘慈赡养上帝(节选)作家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请从“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答:①科学性。小说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激发人们对宇宙、科技等的思考,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如文中的上帝经由外星飞船往来太空和地球,由反物质发动机推动的飞船可以进入光速飞行等超现实的存在。

②文学性。小说在场景宏大震撼、想象奇幻之外,还注重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等方面的细致刻画,体现出较强的文学思维。如上帝与秋生一家离别之时和秋生在灿烂星空下的思索,都极具文学思维的细腻和真实。

③人文性。小说将奇丽的科幻与优美文学相融合,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产生无穷的魅力,吸引读者思索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关注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蕴藉深沉。

9.刘慈圆圆的肥皂泡作为一篇科幻小说,本文有科学幻想,也有现实情怀。请结合本文谈谈两者关系。

答: ①科学幻想是作者现实情怀得以实现的载体。如小说中“泡泡长城”空中调水是科学幻想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西北干旱等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与思考。

②作者的现实情怀是科学幻想的基础,本文中气泡长河等,是基于作者关注现实而进行的演绎,是作者对西北干旱等现实问题得以解决的美好祝愿。

10.刘慈欣命运本篇小说充满科幻创意,情节设置多有意外之处,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

答:①“我”和爱玛在太空度蜜月时,意外地发现小行星要撞击地球,后来为了保护地球而改变了陨石走向,却意外地使恐龙存活了下来;

②“我”和爱玛意外地误入时间蛀洞,来到了白垩纪的地球,又再次穿过时间蛀洞,意外地来到了现代的地球;

③地球文明的历史意外地被改变,人类成为了动物园里被观赏的动物,恐龙统治了世界。

11.刘慈欣《命运》作者认为“与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传统文学不同,科幻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像一个符号”,请以小说中“我和爱玛”这对夫妻为例,谈谈你的理解。

答:①本篇小说更注重对故事情节的构造,“我和爱玛”是为了串联情节而塑造出来的线索人物;

②“我和爱玛”的个性特征不突出,作者只是将其作为事件的参与者、亲历者来整体塑造,没有对其外貌、衣着等方面的描写;

③“我和爱玛”具有高度的象征性,象征了人类在大自然进化过程中的盲目自负。

12.莫言《红高粱(节选)》有人评论本文的开头“兼具现实的真切感与历史的厚重感”,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①现实的真切感:开篇时间具体到“八月初九”,如同现实生活记录的再现;小说通过“父亲”的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受,如“热烘烘的香味、凉气逼人、打了一个冷战”等,给读者呈现了真切的生活场景;送别场面描写也增加了小说的真切感。

②历史的厚重感: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九年”,距离读者已有近百年,小说又通过“我”的叙述,拉开与那段往事的距离,增强了历史感;开篇就交待日后余占鳌成了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这种叙述方式也突出了历史的厚重感。

13.莫言《红高粱(节选)》莫言曾说“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艺术风格上的“邪劲儿”。

答:“邪劲儿”指的是小说创作不走寻常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①从情节安排上看:小说淡化了情节,打破了时空的顺序,灵活地将两代人的故事交错叙述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②从人物塑造上看:小说没有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特征,而是让人物的成长变化自然地通过环境得以体现。

③从叙述风格上看:小说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兼有“我”的有限视角和“我奶奶”的全知视角,将人物在小说中的表达与我的表达自然结合,无拘无束,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从主旨表达上看:小说弱化了主旨表达,在不经意间让读者体会中国农民对抗外敌入侵的淳朴态度和生命之气,让小说有一种原始的激情和力量。12.

14.莫言节选)》《蛙》被称为专写人的生命的作品,从文中你能读出民间对生命有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①对生命的珍视。“ 我”和家人为了新生命的诞生做了最精心的准备,包括请姑姑接生.准备月子房、买高品质的牛奶等。②认为生命的孕育诞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小狮子说生孩子是瓜熟蒂落的事,孕妇不用太娇贵,大家都-致赞成。③对生命繁術和种族延续的渴望和激情。父亲看到这个迟来的孙子激动不已,这个孩子也使“我”恢复了青春,并给“我”带来了灵感。④生命只要诞生,就应该享受爱。拥有各种权利和福利。(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5.马尔克斯流光似水》小说以梦想成就卓越为主题,但在最后,又设计了除了托托和乔尔外,其他的三十七个孩子都淹死在光海中的结尾。请综合全文,试探究结尾的深层内涵。

答:作者通过这个结尾,深化了全文主旨,理性地探讨了如何追逐梦想成就卓越的问题。

①追逐梦想成就卓越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且要有计划和步骤,托托和乔尔从学习六分仪和罗盘针开始,然后购买了全套的潜水装置,才能在光海中游刃有余;

②追逐梦想成就卓越还需要高于世俗生活,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追寻自己真正的梦想,无论是窥视天竺葵盆栽还是唱嘲弄校长的校歌,还是偷喝爸爸的白兰地酒,都是孩子对成人世界行为的模仿,依旧没有逃出世俗社会的梦想;

③追逐梦想成就卓越,还需要有节制的理性,之所以被淹死,还在于孩子们扭开太多灯,而前文中两兄弟只让光流到近三尺或两寻的深度。(每点2分)

16.葛亮瓦猫(节选)《瓦猫》里有真实人物和事件,如闻一多先生租房设立“文科研究所”;有虚构人物,如青年学生宁怀远、匠人祖孙。作品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①虚构宁怀远、匠人祖孙等人物,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动人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抗战时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院所的情节,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可以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

③两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

排版 | 木木

文字 | 新郑高中 王琳琳

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小说专项突破:

1.心理描写

2.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3.叙述视角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