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02

2023届上海市杨浦区一模作文范文及点评

诺哈网2023-08-01 17:16:440

【题目】

当下,一边是网络新词频频诞生,而另一边是人们时常缺少合适的话语来表达,某网站“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经常出现的提问是“怎么形容这种青春和夕阳结合的感觉”“怎么形容学校里大片的马鞭草开了”“如何表达大学毕业了对学生时代的不舍”“如何形容刚看完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之后心里的惆怅感”……

对于这个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1.我言故我在(68分)

当下,我们愈加频繁地使用着网络新词,却在情感体验冲击着我们之时,感到有“口”说不出。对于用语词来保存世界的人类来说,语言似乎也走入了一场“世变”之中。

无可置疑的是,网络时代带给人类的语言体系以前所未有的重塑沉浮于信息汪洋之中,想要自己的声音被听见,首先必须改造我们表情达意的语言。由比,我们可以窥见当下网络新词快捷化、情绪化的趋向——一方面,快速捕捉的信息流不断切割词语的长短;同时,网络世界中情绪的外扩也使得简洁却强烈的词语更加夺人眼球,并依托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参与我们的日常乃至文学用语。

因此,新词频出并不代表语言的丰富,反而是一种表达话语简略化的趋同,无怪乎我们会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形容日常感受了。然而,这种“无话可说”的现象并不仅仅带来言语的贫瘠,它隐秘地威胁着人类的本质。“有思想的苇草”极好地概括了人的强大与渺小,而我们用以存放和传递思想的恰恰是被我们轻视为交流工具的语言。由此,人几乎可以被称为一种“我言故我在”的生物。当我们试图用言语去表达看完一本书后的怅然时,实际上是对其进行了更高维度的浓缩与提炼,并自主地以思维抽象的形式参与了书中的世界。语言对人类的塑造已是如此强烈地投射于外部世界之上,以至于当我们言说时,我们亦潜移默化地发展着自己,而语言的衰亡,则必将指向着个体思想的停滞。

然而,语言退化的关键并不在于其翻新与简化。屈原将楚地方言融入《离骚》之中,可谓当时的“新词”,却成就了浪漫主义的旷世之作,可见语言在一个高尚美丽的灵魂之下,足以激发强大的力量。语言相较于工具,最为不同的便是其审美形式。在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凝结后,人类以审美主体的姿态,将语言改造成为了情感与美的窗口。于是,语言便拥有了塑造我们的更高路径: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具体的统一。也许如何用语言解释某个事理可以在网络时代方便地习得,但人们却需要为如何描述一种情绪而求救,正体现了语言发展至今,已来到人类文明之塔尖,即审美意义上完善着我们。我们对于合适表达的追求,无异于对审美复归的自救行为。

那么,身处于网络时代的我们究竟应当如何面对这场语言之世变呢?也许历代的作家已经给出了答案。莫言曾在书面描绘人被炮弹炸飞的场面:“门上,墙壁上到处都是人”,读来令人心惊。这一瞬的震撼,来自于他向我们传达的最为真实的感性经验与对战争的沉思。如若我们仅仅是以麻木、平面的眼光看待世界,即便学习了无数“惊人句”,仍是“有口难言”,乃至陷入《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中的悲剧。以一颗敞开的心,去面对和参与铺垫在我们眼前的一切,我们才得以获得真实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材料,拥有一泉令我们有语可说的源头活水。

在网络时代,我言故我在,仍然是我们立身的准则。

2.枯木逢春(65分)

当下,“文学失语症”的现象十分普遍,人们发现自己无法将心中的那些本能的美学冲动用言语表达出来,然而网络新词却频频诞生,似乎这种话语危机本不应如此普遍。

不妨先关注一下所谓的网路新词。网络新词借助媒介的传播力量迅速地与一些人的个人生命体验相契合从而相融合,人们于是不断地认可网络新词的诞生。然而,波兹曼曾言:“媒介即隐喻。”通过网络传播的新词不可避免地带有娱乐性,同时,更因为网络媒介中的阅读者不需要深度阅读的能力,因而这些网络新词是平面化的,只是用一个名词与某种情绪进行了简单且无意义的勾连,两者间并不一定存在趋同的本质。波兹曼在之后还有一句论述:“共鸣是扩大的隐喻。”正是这种浅显的隐喻扩大到我们所有人,产生了共鸣,因而我们深受其影响。

正因网络新词的特性,我们时常缺少表达的话语。网络新词的诞生针对的只是某个具体情境,类似于“转注”,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我们才能用网络新词表达。人们受到网络新词的影响,久而久之习惯于平面化的表达,但网络新词的有限性和表达欲望的无限间存在深刻矛盾,因而人们“失语”了。表达能力的丧失反映出的是美学深度的缺失,在面对人类本质性美学体验的时候,我们无法向内掘进,无法用前人留下的生命体验将其描述出来。

不过,不能因此而全部归咎于网络新词,在古代,也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失语。在面对这种原始性感受时,时代因素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个人的美学能力或许才是关键。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给出了他的答案:超验主义,也就是用直觉去理解自然。事实上,这是一个训练的过程,随着直觉与感性的不断运用,个人的美学视野被开拓了,同时对于情感也有了更深刻更复杂的认识——情感表达的贫瘠不一定是因为表达能力的缺位,也许更是因为对情感理解的扁平和平面。因此,不妨像《老实人》中结尾那样说的去做,去“栽培自己的花园”,提高表达能力,不仅呼唤对单一审美模式的拒绝,更要求对自我情感的不断的认知迭代,用直觉去深刻地理解事物,譬如读诗,正是对前人美学感受的再发掘,但若运用读诗技巧,听信网络解释,往往语言就公式化而贫乏。

更何况,何必去表达这些感受?“文学失语者互助联盟”中的提问传递出的都是对社会性分享感受和留存感受作为个人生命回忆的焦虑,但美学感受本就是以充实人的内心,其更指向对生活本来面貌的完整接纳,表达只不过是生命图景中的偶尔的亮点,感受才是支持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因为它赋予生命以意义。

不由得想起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当下的文字失语看似是顽固的痼疾,但我们若转换视角,拒绝网络新词的滥用,追寻生命中真挚的美学感受,甚至止于感受,我们就能枯木逢春,在当下获取心灵的充实。

3.烟花不是巴别塔(63分)

当下是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科技的飞跃在社会文化层面发挥的作用不可思议。一方面,取材源无垠的网络新词使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人们却时常缺少话语表达。表面上网络对于传播与语言表达的分别作用之下,反映的其实是时代变化之中语言、文化的易变中面临“人”之危机的人们何以立身的问题——如同“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

网络新词的频频诞生来自于互联网与社会文化间的有机作用。信息的屏障被打破,互联的圆桌上顺应话题的网络新词可以从极具局限性的幽默瞬间变为大众的共同语言,同时,媒介即隐喻,新的媒介放大了窥视欲与对关注的渴望,使语言不断寻求公共化,形成大量网络新词。这一点由语言本身被社会塑造的性质决定。

人们时常缺少合适的话语来表达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更轻松的沟通对表达探索的削弱,更是人面临文化冲突时未能找到匹配措施的表现。在文化层面,我们不断地以新的造物作为自己新的主人,人在文化改变的一次次浪头中几乎总是被裹挟,无怪乎拿破仑对俄国文学影响如此深远。而在语言层面,我们甚至不将其视为工具反作为消遣式的呼吸,更别谈为了利用好其类似文化的对人的塑造功能,通过探索使之让人进一步发展。

于是我们发现了现象前半部分的实质,其不合理性也昭然若揭:在当下时代文化的更迭中,我们放任解构性力量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事物,从而使得文化的冲突破坏人的本质。

但我们或许能从“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中看到一线希望。他们对于如何形容微妙感受的发问展现的不是对于文化冲突中破坏性力量的妥协,而是一种积极探索的力量。须知,人类语言终究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微妙的形容未必由网络新词及网络文化之破坏导致,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化才保证了远更复杂的问题的产生——就像文艺复兴催生了浪漫主义更阴郁的一面,现代文明中的现代艺术也尝试激起人们更为复杂的感受,毫无疑问,我们想当然地以现有知识归纳才是错误。

事实上,“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所展现的是人类本质受文化冲击对主体性的发扬。面对时代的重大变化,鲁迅与张爱玲的文字比谁都快地捕捉到了中国人新的生命与需求,而语言的创新也永远改变了我们。又如轴心时代的担纲者们,孔子与苏格拉底,无不是在文化与时代的错位中找到了大写的人。

《圣经》中记载人们使用共同语言尝试建造近天的巴别塔,在多样化的时代,我想我们可以用绚丽尽管短暂的文化冲击的烟火,缔造向内之城堡。

4.于心戚戚,言之失意(60分)

现代社会的年轻一代仿佛陷入了悖论的困境中:网络不断涌现出纷繁缭乱的新鲜词汇,而与此同时,人们却无法用严肃的、诗意的、美的话语来贴切地描述内心的所思所想。我们用简洁的网络用语代替想法、情绪后,似乎再次回归到书面的表达中,变得茫然若失、力不从心了起来。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原因不难解释。在当下这个效率至上、流量为王的时代,人们的思维无一不受到了泛娱乐化的影响。人们享受那种“短、平、快”词汇从嘴中说出时的新潮感,也沉溺于各色符号化网络用语给他们带来的快感。因此,所有的“辛苦”变成了“996”,所有对一个女子美貌的形容都被缩简成了“飒”、“杀我”诸般短语。这种粗糙的表达代替了人们繁琐思考后作出的描述,由此人们似乎已然忘却了斟酌推敲、悉心遣词造句的过往了。

我不禁对这种“于心戚戚”,却“言之失意”的浩荡大势感到忧心,我们似乎已经很难回到从前那个文字表达可以直击心灵的年代了。伴随着这种失语现象到来的,是无独有偶的失意。人们提起笔,落下脑海中的所思所想,却发现无从下手,空无可谈,这不失为现代社会人们内心粗糙而空洞的体现!“砍掉了一支臂膀,就长出了一只眼睛”顾城这种极敏感细致的生命体验,被现代人麻木的生命所封冻。的确,我们再也萌发不出从前人们内心的悸动了,因此我们失语,失意。

在此,我们并不责怪现今当下的每一个个体,因为所有人经历的悲哀便是时代洪流趋向的地方,有如历史车轮的演进一般轰轰烈烈,难以凭个体去扭转。可同样,现代社会的个体有着让这种失意回归的希望。在“现代”这个名词的加持下,在“新词频频诞生”这般状态的奠基下,我们比原先哪个时代都更具扭转当下局面的魄力。

不可否认,一个文化、一种语言,乃至整个社会若想保持它的活力,必将有新事物注入其中。因比,我们在不排斥新词诞生的同时,将那些精巧的、灵动的表达充实自己的语料库。久而久之,它们也会在时间的冲刷下显出不衰的魅力。

对于如何回归对当下状态准确表述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古希腊先哲的话中寻找答案——审视自己的内心。是什么让我们背离了遣词造句的精妙?是什么让我们的文字缺乏诗意、死气沉沉?如果人们了解明晰了泛娱乐化带来的困境,并试图从随意的、非严谨的牢笼中解脱出来时,这种两难的矛盾即迎刃而解。

现代的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享用不尽的语言资源,社会风气的开放与自由也为表达创下了开阔的无限可能。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两脚踏中西文化”,我们“一心读古今文章”。审问自己内心,去挖掘散失弥漫的生命体验,或许“怎么形容”的问题会随着探索与内化的过程而变得明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