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跟谁睡就是谁的娃?李玫瑾:怀胎十月不如养娃十个月,别不信
现在很多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忙于工作,通常都是把娃交给长辈或者请保姆照顾。
很多宝宝也就顺其自然地跟着姥姥或者爷爷奶奶睡,这是普遍现象。儿童教育家小巫曾经说过:谁陪孩子睡,孩子就是谁的。
可以理解为孩子从小跟着谁安全感和依赖感来自于谁,陪宝宝睡觉不是小事,关系到亲子关系和宝宝的性格。

央视曾经的主持人王小骞在一次节目中就曾提到给女儿找保姆是一个失误,女儿出生后王小骞请了一个口碑好的专业保姆。
因为自己忙于工作,保姆承担起照顾女儿的所有,睡觉也是保姆带,王小骞甚至错觉自己进儿童房就打扰宝宝和保姆。

女儿四个月的时候明显和爸爸妈妈不亲抱她甚至会抵触,却黏着保姆。请教育儿专家后王小骞才得知,谁照顾宝宝多,宝宝就和谁亲。
01、婴儿眼中,照顾他的人就是妈妈
奥地利一位叫康拉德的生物学家曾做过一个小鸭子的实验,一组鸭由人工孵化一组由母鸭孵化,结果发现:在危险到来时,由母鸭孵化的小鸭子第一时间躲在鸭妈妈身后,而人工孵化的小鸭子躲在实验人员的身后。这个实验叫“印记效应”,小鸭子会对第一个照顾它的对象产生依赖和信任。

同样的道理,婴儿也会对照顾他的人产生依恋和信任。所以在婴儿眼中,谁照顾他谁就是妈妈
02、父母不陪睡,情感有隔阂
儿童心理学家鲍尔比曾说:父母错过孩子2岁半之前建议依恋期,以后再好的抚养都难以拉近亲子关系。
孩子将是什么性格,除了管教方式和习惯,他接触的人和环境也至关重要。孩子在建立依恋期的时间很短,错过了就会遗憾。
从小被长辈或者保姆带大的孩子,不跟父母睡缺少对父母的依赖,沟通也会容易有问题,感情上有隔阂,孩子性格也容易内向。

其实不跟父母睡的宝宝心里也不好受,出生之前在母体十个月,对妈妈的心跳、气味、声音都很熟悉也很依赖,和妈妈有着本能的亲近。
出生后妈妈陪着睡觉,母体里的这种依赖和安全感一直存在,在这种安全感下成长的孩子快乐自信,性格也会健全。
演员章龄之在一次心理测试中,被问到在心目中最不舍得离开的人,她并没有选择父母,而是外婆。她讲到,自己1岁时就开始由外婆照顾,爸爸妈妈去了日本。
直到成年了遇到难过的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外婆,和外婆在一起会舒服很多。
章龄之说她和父母之间就没有那么亲近,都要保持1米距离。

没有陪娃睡的爸爸妈妈并不是不爱娃,只是因为工作关系没时间,忽视了陪睡带来的后果。没有爸爸妈妈陪睡,孩子心理的缺失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03、能陪孩子睡就不要放手
央视主持人月亮姐姐也分享过,有了孩子后她都是亲力亲为,晚上喂奶陪睡,孩子安宁睡得踏实,自己也很幸福。
因为从小和父母亲近,孩子内心不缺乏安全感,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即使以后到了青春期,因为某些事孩子不开心,或者被父母训斥之后,只要父母的一个拥抱就会缓解。

李玫瑾教授说过:怀胎十月不如养娃十个月,她分享自己女儿生完宝宝后,她只照顾女儿不负责照顾孩子而让女儿亲自照顾宝宝。
这样没几天,女儿就熟知孩子的一切习性,在他人看来,孩子每次哭都没什么区别。
而在妈妈眼中,孩子的每一次哭都有不同需求,她能第一时间知道是饿了、渴了、还是尿了拉了。
这种心有灵犀的感情,只有日复一日照顾中才能建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对妈妈建立了依恋和信任。
育儿专家张思莱也曾指出:父母陪婴幼儿睡很有必要,使亲子关系更亲密,陪睡可以同房不同床的方式。
让宝宝在父母身边方便照顾,宝宝有安全感,同时让他有自己的小床可以培养独立的能力。
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和孩子分开房间睡,有的幼儿到了三四岁就可以自己独立睡,有的要晚两年,这需要父母观察孩子的适应情况。

如果确实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办法实现和孩子同睡,需要老人带,最好固定好照顾人,不要来回更换以免带给孩子不稳定因素。
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即使没有时间也需要尽可能多陪伴,多和孩子沟通多给予关怀,保证亲子关系。

凌晨妈妈来叨叨:
在孩子依恋期父母多陪伴、沟通、多互动,父母的关爱和他对父母的依恋就会印在心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为日后管教孩子打下基础。
抓住依恋期,父母亲自陪睡,给孩子安全感,建立他对父母的依恋关系,让他感受温暖,这种安全感带来的自信和从容将伴随孩子一生。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不起,我们只招父母毕业于211院校的孩子”:最可怕的,是你还以为学历是张废纸
作者:霍辉(富书主创团),来源:富书(ID:kol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学历是你进公司的敲门砖,如果你连入场资格都没有,根本没有人跟你谈能力近日,有一条新闻引发网友热议。成都某小学入学面试,要求家长除了带照片和身份证件之外,还要带“父母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网上有种说法,该小学筛选的标准是父母毕业于211院校。诺哈网2023-08-08 13:56:590000那些在父母吼骂下长大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进化妈说:长期被父母吼骂的孩子,脑组织体积会减少,负责记忆力,专注力,情绪管理,思考决策的区域会萎缩。毁掉一个孩子,只需每天骂他一句就够了。作者:柔声细语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普天之下,大部分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长大了好光宗耀祖。父母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就是因为这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恨铁不能成钢的心理,所以很多父母经常吼骂孩子。诺哈网2023-08-17 16:26:210000孩子学习不用心,可能是得了这个病
“校校五年级了,一二年级的字还不会写,上学一考试全班下90的都没有,人家全是双百双百,他65。”“若汐拿出46分的试卷,爸爸说:退步了。若汐:上次38分。”“群晓上个厕所回来又忘记了刚看了二三十遍的字是怎么写的了。”这些都是我们眼中的“笨孩子”,是我们常说的:“不用心学,用心学怎么可能学不会,就是'懒’”。不!请别轻易说出“笨”和“懒”。这些孩子可能正在被“阅读障碍”所困扰。诺哈网2023-08-14 14:46:140000小学班主任:好习惯才是教育的重点!分享1-5年级好习惯集合
表妹说,她有个妈妈群,讨论孩子学习的问题,最近讨论怎么提升孩子的成绩,都快吵起来了。截图给我了一部分,我看着也挺有意思的。大部分家长觉得,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要狠抓,差几分可能就拉开好几个名次。但也有一个不同的声音认为,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我问表妹,那位妈妈家孩子学习情况咋样?表妹撇撇嘴说,是这个群里,发挥最稳定,兴趣也最广泛的。同时还在学架子鼓、编程,光奖状就拿了好几个了。诺哈网2023-08-27 14:37:0900007.6万青少年直播偷东西引1.7亿人围观: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最近海外抖音Tiktok上一个叫做“DeviousLicks”的偷窃挑战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令人不解的是,这明明是犯罪行为,却引起全球学生的追捧和效仿。偷窃挑战起初源于一名美国高中生,他在学校偷了同学一包口罩,并把“战利品”发到视频上炫耀。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没想到,他的行为竟然掀起一场“偷窃挑战比赛”,效仿者们纷纷认为偷东西是一种很酷炫的行为。诺哈网2023-08-13 13:55: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