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扩容至32款 头部险企抢占先机
中国网财经4月21日讯(记者 郭伟莹) 今日,距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4月21日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已满一年。
中信证券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为1954万,缴费人数为613万,规模达到142亿元,存在大量空账户并未缴费。人社部3月2日数据显示,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经达到2817万人,相较2022年底增长44.17%,但规模增长仍需政策进一步激励。
就保险业情况来看,2022年11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主要选择资本实力较强、经营较为规范的保险公司参与;保险公司可向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提供符合要求的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等。
2022年11月23日,中国银保信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均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2022年11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地区)实施。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后,多家保险公司陆续上市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截至目前(4月21日),据中国银保信披露的名单显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已扩容至32款。
具体来看,32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分别来自于16家保险公司。他们分别是,国民养老(4款)、太平人寿(3款)、泰康人寿(3款)、泰康养老(3款)、中国人寿寿险公司(2款)、太保寿险(2款)、太平养老(2款)、友邦人寿(2款)、工银安盛人寿(2款)、农银人寿(2款)、建信人寿(2款)、人保寿险(1款)新华人寿(1款)、阳光人寿(1款)、交银人寿(1款)、新华养老(1款)。
根据2022年11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公司经营个人养老金保险,需符合七个条件,其中财务及精算要求主要包括:一是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不低于50亿元且不低于股本(实收资本)的75%;二是上年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三是上年度末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不低于100%;四是最近4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类等。同时明确,养老主业突出、业务发展规范、内部管理机制健全的养老保险公司,可以豁免第一款关于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不低于50亿元的规定。
东吴研究所分析师预计,有30余家保险公司可经营个人养老金保险,头部险企有望抢占先机。同时,未来随着符合要求的产品备案后,养老金融星辰大海,险企仍需直面来自大资管机构的同业竞争。保险公司在长期投资资金管理能力、长寿风险管理、医疗健康养老产业协同等领域有着一定竞争优势,但在品牌积累上仍有改善空间,后续需关注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情况。
责任编辑:宋源珺
工银理财“恒睿睿盈私银尊享”斩获混合类理财排行榜冠军,平安理财“鲨鱼鳍”产品杀至第二位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陈子卉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2023年4月13日,今年来全市场已发行净值型银行理财达7,329只。从风险等级来看,产品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二级(中低风险)。其中,一级(低风险)产品占比4.19%,二级(中低风险)产品占比85.39%,三级(中风险)产品占比8.51%,四级(中高风险)产品占比0.25%,五级(高风险)产品占比1.66%。诺哈网2023-05-25 18:48:0900002023年银行理财迎来大发展,业内建议:引入评级机构势在必行,做看得懂的银行理财评级
财联社4月3日讯(记者黎旅嘉高艳云)4月2日,在由济安金信和财联社共同举办的“商业银行理财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共同就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发展机遇、挑战及建立、健全银行理财市场第三方评价机制必要性等话题进行了充分探讨。0000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展示中的“门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炎炎上海报道银行app理财页面里各种产品纷繁复杂,您是否觉得无从选择?哪怕是询问了理财经理,还是觉得无法判断哪一款更适合自己?在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竟也是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收益情况到底如何,持有以来年化收益有没有达到市场平均水平?诺哈网2023-05-25 16:55:140000揭秘“中国时间银行”:创新养老收益名义下的“庞氏骗局”
无论骗局伪装成何种形式,高收益对于上当受骗者而言是屡试不爽的“诱饵”,时间银行也是如此。发布上市计划、出售原始股、销售虚拟币……今年年初以来,一种打着新型养老旗号的“时间银行”异常活跃。它以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和虚拟货币挂钩,用高收益作为诱饵,似乎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诺哈网2023-05-25 17:24:390000银行消费信贷价格竞争加剧,年化利率“3字头”成常态
记者彭妍“最近各类银行贷款的营销电话、短信越来越多,一天都能接到好几个,而且贷款利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近日不少市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记者了解到,在稳经济、刺激消费的大背景下,近期多家银行不断加大贷款业务的促销力度,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利率较去年有较大幅度下调,年化利率以“3”开头已经成为常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