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泰禾退市警报拉响 上市13年终成黄粱一梦
作者: 孙梦凡
[ 今年以来,新力控股已被港交所摘牌;四川房企*ST蓝光(600466.SH)、贵州上市第一股*ST中天(000540.SZ),也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终止上市条件。房地产出清风浪过境后,这些陷入债务重压的企业,最先退出资本市场,前路再添重重迷雾。 ]
“走向世界,创一流企业。”在ST泰禾(000732.SZ)官网上,创始人黄其森如此畅想泰禾未来。这位外表敦厚,但内里激进的闽商,曾搅起国内楼市高端市场的风云,如今即将与地产平台的上市地位作别。
5月24日,ST泰禾开盘跌停,报0.61元/股,这是其股价跌破1元的第13个交易日。未来7天,即便ST泰禾的股价连续涨停,也无法恢复到1元/股的退市警戒线之上,已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回看13年前,泰禾集团成功上市,成为当年国内唯一上市的地产企业,股价还一度冲上21.63元高位。黄其森志气满满,放言要将泰禾推到2000亿销售阵营。但在此轮地产调整周期中,泰禾成为最先倒下的房企之一,目前公司总市值也仅剩15.18亿元。
今年以来,新力控股已被港交所摘牌;四川房企*ST蓝光(600466.SH)、贵州上市第一股*ST中天(000540.SZ),也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终止上市条件。房地产出清风浪过境后,这些陷入债务重压的企业,最先退出资本市场,前路再添重重迷雾。
闽商黄其森地产路再遇阻
年近六十岁的黄其森,手中地产平台的上市地位正摇摇欲坠。
今年4月以来,ST泰禾股价一直在1元左右徘徊,4月下旬一度跌到1元以下,5月5日又站到1元临界点上。此后,ST泰禾股价一路下行,到今天已有13个交易日连续低于1元。
5月22日,ST泰禾发布公告称,截至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十一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同时,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形。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9.2.1条第(四)款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仅发行A股股票或者仅发行B股股票的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5月24日收盘后,ST泰禾股价连续低于1元已有13天,距离触及退市条件还有7天“警报期”。但按ST后的股票每天涨停限制5%计算,即便未来7个交易日泰禾股价持续涨停,也无法回到1元/股之上。面对这种局面,泰禾方面暂未给出具体应对措施。
对闽商黄其森来说,当下是其地产生涯的又一关口。2018年后,曾经的“明星房企”泰禾急转直下,开始出现资金危机端倪,甩卖资产、债务担保、人事更迭、信托纠纷……2020年危机公开爆发,控股股东泰禾投资及黄其森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公司市值也一路缩水。
这家曾以“泰禾院子”为人所知的房企,一时间成为地产界最先“爆雷”的房企之一。但是,黄其森的乐观作风没有消失,他曾说“不要说100多亿刚兑债务,300多亿都没有问题”。近两年,黄其森还对外称,泰禾要追求“小而美、小而精”,未来公司在规模上会控制在300亿到500亿。
然而,现实残酷,截至2023年4月28日,泰禾方面仍未形成全面债务重组解决方案,已到期未归还借款本金为582.03亿元,对外担保中实质性逾期债务对应的担保余额为54.16亿元。曾经试图抓住万科这棵“救命稻草”的设想,也逐渐消失于公众视野。
过去一年,ST泰禾实现营业收入88.03亿元,同比增长79.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74亿元,同比下降33.91%。今年一季度,ST泰禾营业收入9.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7亿元,在手现金及等价物4.09亿元。
一旦最终退市,投资者将面临不少损失。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ST泰禾股东总户数为5.32万户,较上年末下降了5735户;户均持股市值由2022年末的5.74万元下降至5.43万元。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第一财经,上市公司退市对公司具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受限,增加资金链紧张的风险,影响投资活动;公司估值降低,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影响投资人信心;公司声誉受损,从而拖累品牌和产品的美誉度、忠诚度,对项目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一批房企挣扎在退市边缘
随着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A股上市公司“新陈代谢”加速,走向退市结局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包括ST泰禾在内的超十家房企,可能成为首批退市的地产股。
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当前被“戴帽”的A股房地产企业有12家,这些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均为亏损状态,其中有超过半数的企业是股价未超过1元的仙股。
ST美置(000667.SZ)、*ST嘉凯(000918.SZ)、ST粤泰(维权)(600393.SH)、*ST泛海(000046.SZ)、ST阳光城(000671.SZ)、*ST宋都(维权)(600077.SH)、*ST海投(维权)(000616.SZ)、*ST中天、ST泰禾、*ST蓝光……这些企业因股价持续低于1元,已经或可能被终止上市。
以*ST嘉凯为例,5月24日开盘后,*ST嘉凯一字跌停,收盘股票报价为0.64元/股,总市值仅11.55亿元,该股票收盘价已连续15个交易日低于1元。未来5个交易日,即便*ST嘉凯每天涨停,也无法再次站上1元以上关口,已经提前锁定终止上市条件。
再如ST美置,该公司公告称,截至5月23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8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预计将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公司股票可能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交易,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除了A股被“戴帽”的房企,目前港股还有11家企业当前正处于停牌的状态,最长的停牌时间已经超过一年。按照港交所相关规定,如果停牌18个月仍不能复牌,将面临摘牌风险。
克而瑞表示,在2021年以来的市场下行浪潮中,房企原先高周转高杠杆的经营模式受到挑战,部分房企爆发了债务危机,叠加项目去化不佳、资金回流受阻,企业经营能力受到较大挑战,导致财报“难产”、“资不抵债”、核心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等情况频发,持续经营能力存疑。此外,资金回流不佳下,部分未按程序披露的对外担保及被执行情况也露出水面。
值得注意的是,退市警报下,有企业仍在试图自救。譬如*ST泛海,该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3000万元,控股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增持金额为4000万元至8000万元,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通海置业、华馨资本也推出了增持计划。
刘水表示,出险房企应尽快达成债务重组方案,恢复企业正常经营,依靠经营回血来化解退市风险。
其一,尽快完成债务重组,可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协助开展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出险房企特别是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要积极自救,采取处置资产、增加股东借款、股东注资、股东担保等措施,取信于债权人。同时,统筹考虑自身资产和债务情况、市场形势和流动性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回款计划。
其二,盘活存量项目,保交楼。对现存停工项目,出险房企需尽快引入资方,确保项目顺利建设施工,保障及时交付。当前,保交楼依旧是房企经营的底线,出险房企还需抓住机会,积极开展复工复产,逐步恢复正常经营。其三,加速布局较好项目的销售去化,只有持续的销售回款,才能保障现金流入,增强偿债能力。
其四,尽快恢复组织机能。部分出险企业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较大调整,人员结构也有较大优化,以至于部分运营机能停滞。当企业经营得到一定改善时,出险房企还需尽快调整企业人员,健全组织机构,助力恢复正常经营。此外,也可通过资产重组、引入投资方等方式增加股本金,或以置入高价值资产、拓展高潜力业务等方式提振公司估值,避免股票退市。
责任编辑:周唯
长城汽车、比亚迪午后双双跳水
长城汽车、比亚迪午后双双跳水,其中长城汽车跌超7%,比亚迪跌超2%。消息面上,此前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就比亚迪部分车型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比亚迪发布声明回应称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产品及检测符合国家标准。责任编辑:王涵0000站在当下位置,医药基金怎么选?
昨日(5月23日),面对震荡下跌市场,医药板块“一枝独秀”!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SW生物医药翻红上涨0.36%,多只医药基金单日净值涨幅全市场排名靠前。消费、医药等“长坡厚雪”赛道,受到不少长期投资者的喜爱!随着医药板块持续下跌之后,眼下不管是从估值角度,还是历史回撤幅度上看,医药板块都显现出较高的性价比,不少人开始打算着手布局(或定投)。诺哈网2023-05-25 19:30:260000运河服务公司Leth:一艘船在苏伊士运河搁浅,拖船工作进行中
苏伊士运河服务提供商Leth在推特上表示,一艘货船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搁浅,除原计划进入苏伊士运河的普通船队外,该船的搁浅还令4艘早期船队的船只被留下。当前苏伊士运河的拖船正试图将这艘货船重新浮起。运河当局没有立即对此发表评论。责任编辑:刘明亮0000喜相逢更新招股书,利润连续两年大幅增长,业务包括汽车零售及融资和汽车相关服务
近日披露,喜相逢集团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华富建业企业融资为独家保荐人。编辑|Echo喜相逢集团是汽车自营零售业务方面的汽车融资租赁服务提供商,已在中国建立稳固的业务根基。喜相逢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汽车零售及融资,公司主要通过销售店铺以直接融资租赁的方式出售大部分非豪华汽车;及汽车相关服务,公司提供汽车经营租赁服务以及其他汽车相关服务。诺哈网2023-05-26 15:37: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