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上清华的那个高材生,选择回乡当保安
这是阿呆爸第807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藤棠


2023年高考落幕。
有人说高考能左右命运,又有人说这仅仅是一个起点,远不能决定所有。
无论命运赐予你一个什么样的剧本,是“旗开得胜”亦或“高开低走”,你都要有勇气做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员。
还记得32年前,那个高考成绩接近满分的理科状元张晓勇吗?
17岁考上清华,22岁进入世界500强公司,天之骄子前途一片光明。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外人预想的事业有成,并没有如期而至。
现实是张晓勇一直在湖南老家,干着每个月2000元的保安工作。
曾经的清华园,如今的保安室,究竟是他自甘堕落,还是有苦难言?

01.
初出茅庐怀揣梦想
张晓勇出生于长沙的一个普通家庭,两个姐姐,一家五口日子过得有些紧巴。
父母勤恳努力,虽然辛苦,但对三个孩子的教育尽心尽力,他们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
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父母不舍得让张晓勇吃生活的苦。有次张晓勇放学后想帮家人洗碗,母亲耐心地告诉他:“大丈夫不能执着于眼前的锅碗瓢盆,应该志在远方!”让他一心扑在学习上。
为了激励张晓勇刻苦读书,父亲还曾承诺,如果考得好,就带他去吃海鲜。
也许是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又或许他不想辜负父母寄予的厚望,张晓勇越发的勤奋上进。
他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每次上课都提前做好预习,课上紧跟老师的思路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续地努力,使张晓勇从小到大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尤其是感兴趣的生物,张晓勇更是乐于花时间钻研,课上记下难点,课后追着老师请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持续不断地努力,终将会有所回报。
1991年,张晓勇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报读了自己喜欢的生物科学和技术专业。

在学术氛围浓厚的清华校园,张晓勇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地施展。
张晓勇积极进取、爱钻研,深受导师喜爱,还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各种学术研究小组,多次获得奖学金,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后来,他励志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报效祖国。
02.
梦想与现实的艰难抉择
大学校园的时光总是单纯又美好的,一转眼到了毕业季。
1996年恰逢教育改革,毕业实行国家分配和自主就业双轨制。
曾经心仪已久的政府科研部门,并未公示有招人需求。
世事难料,面对社会现实的当头一击,张晓勇有点措手不及,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到处投简历。
好在手握清华毕业的“硬学历”招牌,张晓勇还是得到了几份不错的工作offer,最终他选择了一家广州有名的日化企业。
本以为凭借扎实的专业背景,他会被安排进入公司产品研发部门,可是现实又一次给他重重一击,把他分配到了客服销售部。
一向踏实积极的张晓勇,心想既来之则安之,也许作为新人都要从基层做起,慢慢熟悉业务,他给自己设定了两年目标,争取两年内实现内部转岗再去研发部大展拳手。
两年很快就过去了,经过多方打听,张晓勇得知公司研发部门在海外,调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希望破灭,张晓勇只能面对现实,暂时将梦想收藏了起来,继续在客服岗位上奋斗。经过不懈地努力,张晓勇从之前的普通职员升职做了经理,年薪也达到了20万。
彼时的薪资待遇,对于20多岁的张晓勇可算是妥妥的白领阶层,日子过得也相对平顺。
也许命运看到了这顺遂背后的些许无奈和不甘,想试探一下这个男人内心真实的渴求和人生底色。
工作5年后,本想着一切即将步入正轨,可家人的一通电话打破了张晓勇平静的生活。父亲突然中风昏迷住进医院,张晓勇接到电话后,立刻向公司请了假匆忙赶回家。
看到病床上的老父亲难受得连翻身都困难,张晓勇内心五味杂陈。
那几天,张晓勇寸步不离地陪在父亲身边,给父亲擦洗身体,按摩手脚,端屎端尿。

有时候父亲清醒时,看到他在身边很是开心,想说话又说不清楚,张晓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在张晓勇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父亲的病情有所稳定,这时张晓勇的假期也要结束了。
临行前和家人一起商量给父亲请护工,但回想着父亲昏迷时,还不断叫着自己的名字,张晓勇内心十分不舍。
看着父亲稀疏的白发和苍老无力的双手,张晓勇想起小时候,无论生活多么艰辛,父亲那坚实的臂膀总能将他托举,给他依靠和力量。
最终,张晓勇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意外的决定:辞去广州的高薪工作,回老家照顾父亲。
梦想与现实之间,张晓勇偏向了后者。有人说不值,可是张晓勇义无反顾。
03.
现实碰撞后的随遇而安

办理好离职手续后,张晓勇回到老家,照顾父亲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喂药喂饭,每天变着花样给父亲准备营养又合口的食物,细心备至。
虽然回家后他先后也找过几份工作,但专业不匹配,工作忙起来又没法很好的兼顾父亲,最后都放弃了。
为了全心全意地照顾父亲,张晓勇不顾外人的非议,在马王堆陶瓷市场找到了相对清闲的保安工作。
虽然家人和朋友都不断地劝阻他,或者给他介绍新的工作,但张晓勇似乎认准了这个平凡,但可以让他内心满足完成尽孝使命的岗位,一干就坚持了十年。
生活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注脚,是选择更是自由。
有些人面对逆境,选择戴上拳套奋力搏击;有些人选择顺应天命,行到水穷,坐看云起,遵从内心。
清华毕业给他带来了人人羡慕的光环,同时命运也向他发来挑战。
2013年刚入职保安后的一段时间,张晓勇的高学历背景被曝光,一时间引起大众的广泛热议。
起初张晓勇还很耐心地接受媒体采访,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与选择背后的故事,但总有一些非黑即白的论调,言辞激烈地对他进行批判指责。
有人说他清华毕业当保安是“高射炮打蚊子”,不求上进,浪费社会资源。更有甚者围堵张晓勇的办公场所,导致公司无法正常办公,公司领导也劝他要么就辞职吧。

张晓勇这次没有放弃工作机会,他坚持:“不管你是清华人还是北大人,都应该服务于社会,人的社会价值不应该用职业来衡量,何况回乡还可以照顾家人。”
他要求之前的媒体撤掉曾经的视频,谢绝了之后所有采访,回归自己普通的生活。
如今张晓勇在保安岗位上已经做了十年,也从曾经的小保安升职成了物管客服部主任,期间他还考取了相关证书,月薪也不再是2000元,而是5000元。
同事眼中张晓勇工作认真努力,有时候要干到十一二点,坚持把本职工作做好;在业主心中,张晓勇是位负责任、做事从不拖沓的管家,无论多晚业主一个电话,他都会积极回应提供帮助。

虽然外人看来,曾经的学霸如今竟然做起了底层工作,但远离一线城市高压喧嚣,拥有一份人际关系简单稳定的普通工作,夫妻和睦家庭美满,又能在父母身边尽孝,难道这样的人生不值得追求吗?

人活一世有很多选择,活出自我更是需要勇气。
很多时候,父母教育子女,考上清华北大,拥有功名利禄才是成功,这好似成为衡量人生过得好与不好的唯一标准。
可是相比于金钱财富、名誉利益,人品是否高洁,道德是否高尚,常常被大家忽视。
俞敏洪曾说:“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
张晓勇在面对梦想与现实的人生抉择时,选择了把父母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舍弃光环,感恩回报父母。
这和他从小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父母从小省吃俭用,踏实干活,再苦再累,也坚持供孩子读书。
张晓勇明白,钱可以慢慢赚,能力可以慢慢培养,可是父母年纪大了,尽孝是他作为儿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懂得回报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必定谦卑和善,行走社会知恩图报,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快,日子才能越过越顺。
正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里写的:“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在人生漫漫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请相信,一切终有回甘。”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从小开始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可以尝试哪些方式?
那么就来跟我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吧!🤩📖首先,我们可以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比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热门小说,它们不仅有趣味性,还能够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文化。👦🏻👧🏻诺哈网2023-08-19 15:44:590000女儿为啥谁抱和谁走?“自来熟”的功与过,把握认生期才是重点
我们家小花和哥哥小时候性格相去甚远。哥哥比较内向,一见生人就有怯意。妹妹却是个自来熟,谁对她乐她都高兴,谁抱她,她都跟着走。虽然女儿在人群里很讨喜,大家也说这孩子特别地接地气,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家小花也扛不住地“矫情”起来了。而她哥哥,小时候腼腆,长大了反而热情地多,也宽容地多。为什么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孩子到最后还是出现这样的情绪转变呢?其实,这和小婴儿“认生期”有关。诺哈网2023-08-10 17:15:590000那个因发明“万能充”被保送清华的18岁男孩,如今怎么样了?
这是阿呆爸第769篇原创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墨染“哎,要是能有个换电池的手机就好了。”当手机没电时,经常会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有一个能换电池的手机,那岂不是手机能一直保持有电状态了?其实,这个想法在多年前就早已实现。那时的手机,充电接口大多不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万能充”横空出世。一个十几块钱的小物件,却能轻松给所有手机电池充电,轻便易携,使用简单。诺哈网2023-08-06 17:15:260000长大后没出息的孩子,多半遇到了低层次的父母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家里多了一个孩子,不仅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还是父母多了一份教养的责任。孩子的第一句话,是父母教的,孩子的第一步,是父母扶着走的,孩子的第一个爱好,是父母引导的;孩子的学习观,是深受父母影响的。到底如何教养孩子,很多父母都为难,也会迷茫。当孩子长大了,回头看,就会明白,没出息的孩子,多半遇到了低层次的父母。01居高临下的父母,无视孩子的天性。诺哈网2023-08-03 13:05:460000崔玉涛说,每天念十遍儿歌,宝宝开口说话早
不懂跟娃说什么的,赶紧把这60首儿歌顺口溜收下吧,每天陪娃念儿歌,越念越聪明,语言能力强#0到3岁早教儿歌#启蒙早教#儿歌#早教儿歌#图文来了诺哈网2023-08-31 09:46:1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