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宅”家的快乐,只能持续短短的5小时?
来源: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审核专家:李献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五一小长假来临,由于疫情的变化,大家可能不得不放弃旅行计划,被迫选择宅家。
但也有很多人是非常渴望能有几天假期来好好休息一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于工作,在这难得的假期中,“躺平青年”当然选择躺在家中,快乐“摸鱼”啦!
但是,真的“越躺越幸福”吗?真的只要远离忙碌,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自己就会越来越快乐吗?
事实是,你越闲,就有可能越不快乐!
近期,一篇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论文专门讨论了空闲时间和人类幸福感的关系。通过对几万人的分析,研究团队发现,人们的幸福感与空闲时间并不是正比的关系,超过一定界限,就会适得其反。
来源丨pubmed官网
空闲时间越多就越快乐?
对于“忙里偷闲”的快乐,相信大家都不言自明。在繁忙的工作日里,摸摸鱼,看看剧,都能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但是,当我们拥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的快乐也会随之增加吗?
来源|bixabay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团队分析了2012-2013年“美国人时间使用调查”活动中的21736份数据,这些数据的提供者位于15-85岁的年龄区间里,并被分为了两个团体,即“全职打工人”和“非打工人”。
在实验中,研究者询问实验对象在过去一天内所做的事情,详细到具体事件、所用时间等,以此来计算出每个人在一天内的空闲时间。同时,研究人员还会收集实验者在度过空闲时间时的幸福感体验数据,从而进行量化的分析。
实验结果发现,自由支配时间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存在负二次关系的。虽然时间过少确实与压力导致的主观幸福感降低有关,但时间过多并不能持续转化为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数据呈现出的图像就像是一条抛物线,在0-2小时,幸福感会随着空闲时间的增加而提高;2-5小时,两者的关系趋于稳定;而到了5小时后,幸福感就随着空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来源丨论文《Having too little or too much time is linked to lower subjective well-being》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无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周末,空闲时间和个人幸福感的关系依然如此。所以,尽管拥有自己的支配时间的确是一件令人向往和开心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个时间太多,自己反而不会快乐。
相信大家平时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当长时间无事可做的时候,自己会感到空虚、无聊、没有激情、心情低落。。。。。。那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打破这种束缚,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呢?
快乐的真谛是“充实”
“快乐”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感受,是心灵上的满足。为了弄清楚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研究团队又招募了2550位志愿者,让他们分别对长、中、短三组空余时间进行想象和描述,想象如果半年内每天都有这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自己会做些什么,又会有着哪些体验。但结果表明,尽管这只是想象,但过多的空闲时间还是会使人们的幸福感下降。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又招募了5000位志愿者,也同样让他们想象自己如何支配长、中、短三种不同的空闲时间。但这次,每一组志愿者又分为两组:一组是想象自己会利用这些时间去做有意义、有用的事情,而另一组则是想象自己去做一些无用、无意义的事情。
通过分析这组实验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把空闲时间用于生产活动,也就是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时,拥有过多自由支配时间的负面效应就可以被减弱,人们从心理上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感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反之,则会重新陷入之前的“抛物线”中。
来源|论文《Having too little or too much time is linked to lower subjective well-being》
如何在空闲时间获得更多幸福?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高水平的幸福感,就必须要满足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关系需求。
来源丨腾讯网
“自主需求”可以理解为内在的驱动力,即自己从内心里想去做某事,而不是被要求、被支配去做某事;“胜任需求”则是人们希望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以享受完成后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带给人们极大的心理满足;“关系需求”则是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的需求,是个人在社交中获得认同的过程。
结合这三种需求,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在空闲时间不空虚、不颓废,我们就要积极地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或是用空闲时间进行社交,从而拥有直线上升的幸福感。
一味“躺平”“摆烂”看似是妥妥的幸福,但当它真的来临时,我们心中只会产生空虚,毫无自我价值可言。
来源丨pixabay
所以,尽管五一我们可能不能出去和朋友们见面,也可以在家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不要仅仅只是躺了五天~
日本小哥“自虐神器”一夜爆火:用手柄控制自己的脸
鱼羊丰色发自凹非寺量子位|公众号QbitAI用游戏手柄控(wan)制(huai)面部表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按下LB键眨左眼,按下RB键眨右眼,还可以左右左右走一套连击。(画面为镜像)是不是有点怪,再看一眼……摇动右摇杆,小哥瞬间就掌握了歪嘴战神的绝技。而通过左摇杆,对于普通人类而言难度颇高的单边挑眉表情,也能瞬间拿下。但要注意尽量别一通乱按,否则……诺哈网2023-05-25 23:08:250000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获奖
诺哈网2023-05-27 00:07:520000八种利用工具的“天才物种”:海獭用石头敲开鲍鱼食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并不是唯一懂得利用工具的动物,事实证明,一些生物懂得如何将树枝和石头等物体作为工具,帮助它们筑巢和获取食物。以下是地球上擅长利用工具的八种“天才物种”:1、大猩猩诺哈网2023-05-26 10:46:330000恐龙的体型为什么那么大?是否存在上限?
“恐龙为什么那么大?”是科学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也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挑战性的科学前沿问题之一。地球上最大的恐龙到底有多大?今天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是非洲草原象(Loxodontaafricana),这个大家伙的平均肩高3.2米,体重6吨,站在它们的面前,我们总是感叹自己的渺小。当非洲草原象站在最大的恐龙面前的时候,非洲草原象就要感叹自己的渺小啦。诺哈网2023-05-26 17:28: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