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微短剧,为何爆火海外
我,豪门赘婿,为了借一笔救命钱对老婆家卑躬屈膝,平日里一直被小舅子欺负。
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人驱车喊住了我,并告诉我,那位多年对我不管不顾的爷爷给我留下了50亿的遗产与市值500亿的公司。
于是,扮猪吃虎,终极逆转,堂堂开始!
虽然听起来似曾相识,但这可不是哪部国产爽文中的剧情。它出自近期海外大热的英语微短剧《女婿的复仇》(Son in Law's Revenge),里面的演员大多是白人,不过一听剧名,中国观众大概就能猜到剧情走向了。
最近,海外网友们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社交媒体正面临一场土味微短剧的“入侵”,那些原本发源于中国的“女婿的复仇记”,正在走向全世界。
这些微短剧通常一集只有1-2分钟,服化道粗糙又浮夸,情节突兀生硬又经不起推敲。正如我的同事所写的:
虽然在拍英文剧,但工作人员拿到的剧本都是中文的,演员拿到的剧本是“中英双语”的,“英文的部分直接用翻译软件翻译”,其中有显而易见的语法错误。
毕竟,一部100集的微短剧,大概5天就得拍完。
“这些剧的故事情节大起大落,几乎无法跟上。说演员的演技拙劣,都算是客气了。”去年11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写道。
是的,大多中国观众跟这位作者有相同的感觉,不仅土,而且劣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些欧美观众还真就好这口。去年11月11日,中国微短剧应用ReelShort短暂超越TikTok,成为苹果美国应用商店中最受欢迎的娱乐应用。短短一个月,它已经被下载了近200万次。
如果说TikTok主要还是依靠国外用户自制视频,那ReelShort上爆火的,可是中国观众熟悉的“狂拽龙傲天”和“霸道总裁爱上我”。加上适度的本土化和算法加持下的精准投放,“霸总”们便开始在海外大杀四方。
你必须承认,无论内容质量究竟如何,这些微短剧的确抓住了不少用户的心理,这才成了能“站在风口上的猪”。换言之,这些土味爽剧之所以能在海外网络平台大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短视频体裁的兴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内容精准拿捏了观众心理。
赘婿逆袭、豪门伦理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观众的多巴胺分泌。
正如外媒酸溜溜地给它们贴上的标签:“中国奶头乐”“精神芬太尼”——你可以不喜欢它,但必须承认它很有效。
再次引用我的同事的文章里的话:
“这和当年英国绅士明面都看《金融时报》,私下都看《太阳报》是一样的。”
如果纯粹从市场和受众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确实是网络世界的“精神硬通货”,特别是在千禧一代以及更年轻的网民中间。中国产短剧吸引人的点,无非是那种现实世界不存在的春风得意抑或快意恩仇,而这正是处于现实生活压力下的年轻人所同样需要的,可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们对缓解痛苦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就像新冠疫苗一样,也是“环球同此凉热”。
在“短剧出海”之前,中国网文的成功就证明了先发优势——事实上,ReelShort的母公司中文在线就是靠网文起家的。此前,该公司旗下的互动小说平台Chapters便在美国市场斩获颇丰,累计收入超过3亿美元。
从网文到微短剧,从TikTok到“科目三”,中国的一些“土到掉渣”的文化现象,竟然治愈了数以亿计、形形色色的人。为什么会这样?也是万物皆可入药吧。毕竟,人的需求本来就是多边形的。无论生活在哪里,在辛劳工作之余看一段“歪嘴龙王”,无伤大雅地爽快一把,等第二天的太阳升起,照样要努力工作、挣钱养家,做那个积极向上的奋斗青年。
袁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18日 04 版
责任编辑:刘光博
“嗑不动”瓜子、“啃不动”坚果,洽洽食品如何自救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进入2023年以来,发展较为平稳的洽洽食品(002557。SZ)迎来各种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收入开始止步不前。最新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洽洽食品实现营收44.78亿元,营收增速为2.16%;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营收增速则为12.91%。成都商报2023-11-03 15:09:220000台媒:林志颖谈车祸哽咽内疚,“险害到儿子”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联合报》26日报道,台湾艺人林志颖车祸后正式复出,参加大陆节目《披荆斩棘哥哥3》录制,近日他与蓝正龙、唐禹哲跳《十七岁的雨季》,让粉丝陷入回忆杀。在节目中,林志颖哽咽谈到去年车祸差点害到儿子,称若真发生此事会内疚一辈子。环球网2023-08-27 14:41:370000著名歌手李玟今日将安葬于武汉,园内设置李玟纪念展
香港文汇报网站10月21日消息,今年7月逝世的著名歌手李玟,21日将安葬于湖北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同时园内将设置李玟纪念展,供歌迷追思。得知李玟下葬的消息,多位外地粉丝计划前来武汉送她一程,也有武汉的粉丝约定10月21日接李玟“回家”。李玟安葬后,同日下午李玟纪念展将正式揭幕,预计李玟的母亲及两个姊姊都会现身。澎湃新闻2023-10-21 11:19:570000光明日报:孩子用AI写作业,该担忧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得到拓展与完善。而今,文字输出、信息检索、方案优化,乃至居家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AI的帮助。与此同时,根据媒体报道,近期,一些“独具慧眼”的小学生,注意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开始利用AI系统,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澎湃新闻2024-04-16 13:43:5500007岁男孩被46名家长要求转学背后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某小学一年级某班46名家长联名向学校表示,希望新来的一名学生小明(化名)尽快转学。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小明疑因患“多动症”,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同班同学存在肢体击打、辱骂、恐吓等行为,因屡教不改,引发同班家长严重不安。新浪新闻2024-04-22 14:14: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