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挂钩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可行性如何?
近期,“稳市场”消息不断,国资委再提强化投资者回报新举措。
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前期,我们已经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谢小兵表示。
某央企人员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部分央企很多工作已经围绕市值管理考核在进行,央企业绩考核也直接与负责人薪酬挂钩,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可能会从考核的分值权重上入手,增加市值管理相应的指标调整。未来企业会更加重视企业的市值管理,相关的人员配备会有适当增加。
“对于市值管理挂钩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有一定可行性。”荣正集团创始人郑培敏认为,市值管理本身比较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对专业度要求较高,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
据国资委介绍,近年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持续聚焦主业,整体规模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稳中向好,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经营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3万亿元、1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8.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7.53%。
目前,383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54家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了四成。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
长期以来,央企市值管理和估值问题受到市场多方关注。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允许上市公司按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持股计划。
2020年,央国企启动三年改革行动。其间,相关部门强调,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和市场表现,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有市场观点认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通过市值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股价和总市值的空间。在多年改革行动中,部分央企上市公司也将市值管理作为战略重点,开展了包括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完善股权激烈以及加强投资者沟通等工作。
而对于市值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长期持续的工作。郑培敏表示,当前市值管理的难点在于存在被“污名化”的现象,企业要做真正的市值管理,而不是伪市值管理,这需要对市值管理的复杂度有充分的认可,对伪市值管理进行“拨乱反正”。
如何设计制度考核央企市值?有业内人士建议,比如可以考虑以沪深300指数(市场指标)为基准,要求公司股价年度涨跌幅优于沪深300年度涨跌幅5~15个百分点;再比如,要求公司市盈率高于对标企业市盈率均值多少倍等。
对此,也有部分受访人士表示,央企市值考核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无法简单从某单一指标来进行衡量。
责任编辑:张玉
德媒:大众入股小鹏汽车,谋求电动车突破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甄翔]“大众正在投资中国制造商小鹏汽车。”德国《明镜》周刊当地时间26日称,在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大众和奥迪面临着落后的危险,而现在,德国汽车制造商希望通过新的合作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环球网2023-07-28 07:22:280000成立不久的中央领导小组,再有两名重要成员亮相
撰文|余晖政知君注意到,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再度披露两名成员。再披露一名副组长6月25日,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在京召开调查研究工作座谈会。北京青年报2023-06-28 00:47:190000证券时报:房地产税立法暂缓,税惠减负添活力正当时
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下称《规划》)对外公布。在财税领域,《规划》明确,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等将在本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而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立法和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并未出现在本次立法规划中。0000多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冲击”两院院士成功
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尘埃落定,多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成为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包括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郑庆华出生于1969年1月,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2023年2月任同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他还是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0000被直播改变的文旅业
作者丨高江虹,实习生张文波编辑丨林曦随着国内旅游爆发式复苏,近期很多地方突然各种缺导游,高价求导游。不禁让人好奇,导游究竟去哪里了?根据近4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人数为121710,但这个数值在2022年下降至82047。4年间,导游人数减少近4万人。21世纪经济报道2023-08-06 10:39: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