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78

央视网:好好的规培医生,怎么成了“免费牛马”?

央视2024-04-01 09:19:500

“我真的好累,想回去休息了……我以为熬过这几天就好了,可这就是个死循环。”在遗书里,25岁的规培医生曹丽萍这样写道。

近期,广西、湖南、上海等多地医院接连发生4起规培生自杀事件。规培医生的生存状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规培,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理解为医学生在某家医院进行“实操练习”。

要想成为临床医师,规培是绕不开的一环。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不少于三年的规培,规培正式成为一项强制规定。

纸上得来终觉浅,让医学生多些“实战”,规培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中,活多、钱少、工作简单重复、不被尊重,规培医生常常不堪重负。

在某主流医疗论坛的规培话题下,“免费牛马”“廉价劳动力”是被提及最多的词。“看到这些自杀新闻,我们悲愤,却无力改变。规培医生真的太苦了。”浙江某大型三甲医院规培医生唐小小无奈道。

好好的规培医生,怎么成了“免费的牛马”?

活多钱少

“没办法,只能死撑。”累,是医学生对接受规培训练最直接的感受。

今年是孙行之在江西南昌某三甲医院规培的第二年。在消化、血液、呼吸、心内等多个科室轮转后,他发现,规培生实际工作量远比规定的大得多。

“按照规培政策,每个规培生管4-6床病人,这已经够忙了。但在我们这种大型三甲医院,每个规培医生需要同时管十多床,甚至二十多床病人。”

办理入出院手续、询问病史、填写病历、开医嘱……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7、8点,规培医生都处于高强度“连轴转”的状态。吃不上饭是常态,一周能休息一天已算奢侈,其他节假日基本没有。去年一年,孙行之只在过年时休息了三天。

比起规律上下班,最头疼的是“值夜班”。据多位规培医生介绍,一个夜班,需要从早上八点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加上工作交接,一般要中午12点才能下班。这样连续30个小时的“值班”,每个月会轮上四五次。

去年12月,孙行之得了乙流,发烧到39摄氏度。即便如此,他也只能强撑着去值班。“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医生都有要管的病人,你请假,病人怎么办?”

“当时我坐在椅子上都打寒战,查房时昏昏沉沉,像行尸走肉一样,站都站不住。第二天早上回家,没吃饭,倒头睡了一天。”

除了医院的临床工作,专硕规培生还要面临学业和科研的压力。晚上下班后,回到学校,还得花3-4个小时上课、看文献、写论文。

连续高强度工作,对身体消耗极大。“本科的我很健康,几乎没生过病;但现在月经不调、低血糖、心悸、急性肠胃炎、突发性耳聋……一年要去四五次医院。”规培一年多,唐小小明显感到身体不如以前。

与之不匹配的是极低的薪酬。按照国家规定,中央财政对规培提供3万元/人/年的专项资金支持,2/3用于补助规培医师,1/3用于补助基地和师资。

但实际上,不同医院、不同科室,规培医生的收入都不一样。据北京某国内顶级三甲医院规培医生林寒介绍,在北京、上海,极个别医院规培生收入能达到5000-10000元/月。

但大多数情况下,规培生每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按每周工作60个小时计算,时薪仅4元上下。如果算上租房、打车、吃饭等开销,一些规培医生甚至需要“贴钱上班”。

孙行之的学校离医院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为了缩短通勤时长,他和4个同学在规培医院附近合租。扣掉500元/月的房租,每月留给他生活开销的钱只剩500元。

“既不规范,也没培训”

将书本知识转化临床实践,规培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多位规培医生认为,在现实中,规培制度的初衷并没有被很好落实。

2022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继续教育处曾庆奇博士等人对全国310所规培基地的 15830位带教医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经过规培,住院医师的“胜任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无论规培初期还是规培结束时,其效果都低于预期。

“规培规培,既不规范,也没培训。”唐小小说,这是医学生们私下经常的吐槽。

对于规培医生来说,除了活多钱少,最折磨人的是“无意义”“学不到东西”。

孙行之、唐小小、林寒三位医生规培的城市、医院、科室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工作内容却大同小异——70%的工作在和文书打交道。

比如,询问病史,写入出院记录、写病历、写病程、开医嘱、找病人签知情同意书、术前谈话、开检查单、带病人做检查、和家属沟通病情、请会诊、写会诊记录、交代注意事项等等,偶尔会做一些胸腔穿刺、腰椎穿刺、气管插管、换药拆线等基本操作。

“这些工作刚开始还是有用的,但问题在于,之后每天都在机械性地重复,就像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林寒开玩笑说,这更像是在培养秘书,而不是医生。

“之前在超声轮转时,我当了整整一个月的打字员,老师说什么我打什么。但我想学学怎么看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怎么看心脏结构等等,都没有教。”唐小小认为,比起学生,规培医生更像是工具人,能学到的东西很有限。

“有的带教老师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饭都来不及吃,病人一个接一个,带教大概只能占他全部工作的5%不到。”多位规培医生都说,规培更多靠自学。

孙行之介绍,有时候,他还被上级医生安排帮做PPT、写报告文稿、搜集临床数据、跑腿等和规培无关的杂活。

除此之外,由于规培生的身份介于学生和正式医生之间,不属于医院正式职工,尽管他们承担了医院相当一部分的基础工作,却享受不到节日礼物、年度体检等员工福利,很难找到归属感。

“最心寒的,是患者也不太尊重我们。”3月23日,唐小小的同事值班时,一位患者想调低病房空调温度而不得后,对她大打出手。至今,她还没收到任何的道歉。

规培,应该是啥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中心主任刘进,是规培制度的发起者之一。

他这样比喻规培的必要性:“培训基地相当于靶场,住院医师相当于子弹,严格的培训制度是枪,一个医院的院领导、科室领导、基地老师相当于是枪手,他们决定了子弹打往哪些方向。”

合理的规培应该是什么样子?刘进教授认为,首先,不能把住院医师当廉价劳动力,不能因为某个科室或岗位需要干活的劳动力,就把学员派去。要做到住院医师到每个科室去轮转,都是出于学习和训练的需要。

“现在,大部分临床带教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规培基地的课程设计也不完善。根本上,要重视教学工作。带教老师要把教学视作机会和责任,而不是负担,要爱教学、会教学、钻研教学。”刘进教授认为,国家和规培基地需要出台更多激励措施,鼓励医生从事教学工作。

除此之外,提高待遇也是当务之急。2003年至2013年,刘进持续十年向全国人大提交建立规培制度的建议时,就希望能为规培生争取到每年12万的薪酬。但自2014年以来,3万元/人/年的补助标准从未变过。

2021年,刘进教授捐出了自己1亿元的科研转化奖金,用于设立华西医院专项规培发展基金。他表示,要推进规培制度实施,不能光靠卫健部门,还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尤其是财政经费的支持。

“我国医学院毕业生人数约为15万人/年,3年累计住培学员为45万。如果每人10万元/年的补助,总数是450亿元/年,仅占2020年政府卫生支出的2%。拿出2%来培养医师,非常值得。”

乐乐在浙江丽水中心医院规培已有三年,轮转了多个外科科室,即将结业。他介绍了这里让他比较满意的规培体验:

没有手术安排时,早上七点半上班,下午五点半基本能准时下班;周末有双休;每月三四千元的补贴;医院有专门教学楼,可模拟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腹腔镜手术等操作;定期有“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课程,可以和上级医生讨论疑难病例,学习治疗方案;上级医师和规培生关系融洽,常常聚餐;工作之余,有学习时间自己看书、做研究……

但乐乐也认为,这样的规培模式在其他大医院很难实现。“三四线城市的医院病人相对较少,工作强度小一些。省会城市的大型三甲医院,病人多、运转快,带教医生白天做临床,晚上搞科研到凌晨,自己都忙不过来,更不要说用心带规培生了。”

“某种程度上,规培医生的狼狈,或许只是医生行业辛苦的开端。”

“距离规培结束还有一年多,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下去。希望明天是个晴天。”3月23日,被患者打后,唐小小的同事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

(应受访者要求,孙行之、林寒、唐小小、乐乐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张迪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