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中国和伊朗通了一个电话
来源:牛弹琴

毫无疑问,现在是中东的关键时刻、敏感节点。
向前一步,是战争;克制一点,是和平。
中国和伊朗进行了深入沟通。按照外交部通报的说法,王毅4月15日“应约”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
别忘了,在伊朗对以色列进行报复袭击前,美国方面透露,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亲自与王毅同志沟通,请求中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劝伊朗不要袭击以色列。
一方面,美国各种手段遏制中国,打压中国,妖魔化中国;另一方面,又请中国当和事佬,出面劝伊朗忍一忍。
我不知道,中伊之前如何沟通的,不排除中国确实传达了意见,希望伊朗保持冷静和克制。
伊朗打完以色列后,中伊通电话了。
电话里又怎么说?
看外交部的新闻稿,至少两个看点吧。
第一个看点,伊朗介绍了情况。
伊朗外长先解释了为什么要报复。
他告诉王毅:联合国安理会没有就“炸馆”作出必要反应,伊方有权对主权受到侵犯作出自卫回应。
在伊朗看来,以色列“炸馆”是挑衅,安理会不反应是失职,伊朗进行报复是自卫。
然后他又说:当前地区局势十分敏感,伊方愿意保持克制,无意进一步升级局势。伊方主张在加沙立即实现停火,支持中方为推动停火、恢复地区安宁、加强地区国家合作作出的积极努力。
意思是明确的:
1,伊朗愿意保持克制,这其实也是美国希望的。
2,加沙应立即停火,这是冲突的根源。
3,支持中国劝和促谈,不排除又谈到了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的握手言和。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希望中国做的,中国公开做了。
伊朗承诺克制,也是通过中国,向美国和以色列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第二个看点,中国态度恩怨分明。
王毅说得也很直白。
1,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中方谴责和反对的,是以色列“炸馆”事件,认为这一举动违反国际法,不可接受。
这也是对伊朗立场的理解。在这个问题上,中方肯定感同身受。
2,注意,赞赏。
注意到伊朗说自己行动有限度,是在行使自卫权,
赞赏伊方强调不针对地区国家和周边邻国,并且重申继续奉行睦邻友好政策。
还是对伊朗立场的理解和肯定。
3,相信。
相信伊朗能够把握好局势,在维护伊方主权和尊严的同时,避免局势进一步动荡。
伊朗啊伊朗,还是要冷静、克制,要有外交智慧。
相当和谐的一次电话,这同伊朗与其他大国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什么?
伊朗现在很愤怒,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炸馆”态度暧昧,甚至都不公开批评;但当伊朗进行报复,西方就一窝蜂地谴责。
公平何在?正义何在?
所以,这两天,我们看到的一个有趣的外交形象:西方国家纷纷召见伊朗大使,谴责伊朗袭击以色列;伊朗召见英法德等国大使,强烈抗议是非不分、无耻双标。
为什么没有美国?
因为美国和伊朗没有外交关系,只能通过瑞士等第三方表达强烈感情。
当然,我们也看到,就在王毅和伊朗外长通话的同一天,王毅还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通了电话,应该也是讨论当下中东局势。
略有些意外的,中国和以色列外长没有通话,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则“应约”会见了以色列驻华大使潘绮瑞。
我看通报,以色列女大使向中方介绍了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军事打击情况,并以方在加沙冲突等问题上的立场和关切。
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有关各方应保持最大限度冷静克制,当务之急是加沙地带立即停火止战,保障人道援助,尽快释放全部被扣押人员……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中国还真是和事佬。
苦口婆心,语重心长。
劝伊朗克制,劝以色列冷静,劝哈马斯立刻释放人质。
估计美国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关键时刻,也厚着脸皮请中国帮忙劝劝伊朗……
中国还真这么做了。当然,与美国相比,中国对伊朗更多了一份尊重和理解。
第二,伊朗也很不简单。
论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伊朗远不如以色列,更别提以色列背后,还有强大的美国,以及整个西方。
但伊朗该报复就报复。这次袭击声势很大,但又没造成以色列实质损失,这就是恰到好处的功力,伊朗必须出这一口气,但伊朗也不想卷入战争。
所以,在和王毅通电话时,伊朗也明确表示,我会克制,我无意升级局势。
现在,就看以色列克制不克制了。
我看到,《纽约时报》一篇文章,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以色列最近犯了两个历史性错误,第一个错误,错估了哈马斯的实力和动机,所以有了去年10月7日的惨败;第二个错误,错估了伊朗的反应和抗压能力,所以有了伊朗对“炸馆”的报复性袭击。
这个世界,像伊朗这样的国家,光靠施压、震慑,是不可能让对方屈服的。

第三,可怕的双标。
为什么伊朗、沙特感觉中国更靠谱?
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立场公正,不双标。
在加沙问题上是这样,在“炸馆”事件中也是如此。
西方呢?“炸馆”这种明显违反国际法的事情,都能保持沉默;当伊朗反击时,却又一致谴责。
标准在哪里?
也难怪伊朗不服。
这也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
刚看到一个短视频,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在英国天空电视台谈伊朗的报复。卡梅伦辩才无碍,侃侃而谈。
卡梅伦断言:伊朗袭击以色列,这是鲁莽的行动。
主持人突然问他:如果我们的使领馆被夷为平地,英国会怎么做?
卡梅伦: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责任编辑:张迪
王霜,耿直的足球人生
这已经是王霜第三次征战世界杯了。她留下的是两粒进球,几声哽咽,和几段振聋发聩,却又欲言又止的采访……中国女足的未来在哪?28岁的王霜心如明镜,但现实的无奈不是她和姐妹们以及水庆霞指导能够改变的……王霜只能做的,只有继续扛着中国女足前行;王霜只能做的,只有继续奔跑,用自己的热爱激励更多女孩投入足球运动。王霜和中国女足告别了世界杯赛场。焦急新浪新闻综合2023-08-02 18:33:250000全红婵代言女装,为什么网友看不下去了?
接下来的合作如何开展,如何继续,是双方都应该好好思索的问题。文|沈林这两天,一个号称“中国国家跳水队时装官方合作伙伴”的女装公司芋庭服饰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新民周刊2023-11-18 09:37:150000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资料显示,张红力,1965年生,曾任德意志投资银行亚洲分行副董事长兼中国区总裁等职,2010年4月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2018年7月,张红力向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副行长职务。(资料源自长安街知事)责任编辑:祝加贝央视新闻2023-11-04 15:34:410000上海浦东机场网约车禁令下“空港出行”一枝独秀?市交通委介入处理
来源:潇湘晨报潇湘晨报2月2日报道,上海浦东机场禁止网约车司机在区域内揽客运营后,有网友爆料,机场内仍然设有“空港出行”服务,还提供咨询柜台,由第三方公司运营,可线上下单,预约司机。但价格对比出租车、日常网约车都要贵出许多,平均6块钱跑一公里。报道引发热议后,很多网友表示不解并发出质问:“浦东机场不是禁止网约车服务了吗?”“当地交通部门事先是否知道这项高价服务的存在?”……新浪新闻综合2024-02-03 16:50:490000国家安全机关破获间谍大案,美国间谍套路被揭穿
2021年7月23日,四川省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美国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赴美访学人员实施策反、发展的重大间谍案件作为我国的一名科研人员是怎样一步步沦为美国间谍的?套路令人心惊↓↓赴美访学,结识“知心”朋友2013年1月,我国某国防军工单位重要涉密人员侯某某,被单位公派赴美国某大学做访问学者。侯某某的学术造诣很高,一到美国,其所在院系不少教授就邀请他参与实验室的项目。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0-23 07:23: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