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穆特丢了,泽连斯基面对“西方质疑”,只能“背水一战”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452天。当地时间5月21日昼间,俄军瓦格纳集群在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城西的最后一栋建上,升起了俄罗斯国旗和瓦格纳军旗,瓦格纳旗帜面向顿涅茨岭和斯拉维扬斯克方向猎猎飘扬。

而俄罗斯著名军事记者哈尔琴科则来到了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著名的米格-17纪念碑小区,从而确认俄军已经拿下了这个防御相当强固、瓦格纳先前多次攻击都未果的区域。至此我们可以最终确认,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城市围廓所有区域已全部被俄军拿下。
乌克兰接下来的重点
伴随着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战役的结束,也伴随着东乌克兰大地夏季的逐步到来,接下来俄乌两军将如何行动,后续战役行动将如何进行,又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庆祝巴赫穆特战役胜利的士兵们

比如瓦格纳集群的动向,根据瓦格纳领导人普里戈金的表态,瓦格纳集群将在5月25日撤离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全军放假一个月”,在六月底之前不再会返回战场。

又比如乌克兰军队,乌克兰方面昨天表态一日数变,先是泽连斯基在广岛和拜登见面时,含糊其辞地表示“巴赫穆特永远在我们心中”,外界解读为泽连斯基承认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已经失守。而当晚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玛丽亚尔又宣布,巴赫穆特丢失“不是事实”。乌克兰总统府发言人尼基福罗夫则宣布,乌军基本把俄军“半包围”在了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
俄军/瓦格纳在楼顶上插旗庆祝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既然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已经打到了这个地步,尤其是大量的现地照片已经出来了,大伊万还是倾向于认为普里戈金的表态比较符合事实。至于乌克兰官方的表态,一既不符合事实,二可以说自相矛盾,三更是发明出了“反向包围”这种虎狼之词……剩下的问题,无非是什么时候正式表态——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已经丢失、乌军后撤到“更有利的防御阵地上”的声明了。
瓦格纳留下的尾巴
那么,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之后,俄乌军事冲突又将走向何方,接下来两军的战役行动将如何实施呢?

首先还是从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开始,其实怎么说呢,尽管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被拿下了,但大伊万认为瓦格纳集群的战役行动依然不够完美。毕竟按照大伊万之前的观点,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西侧数千米的顿涅茨分水岭,顿巴斯运河从戈尔洛夫卡开始,穿过顿涅茨分水岭,最终在斯拉维扬斯克东郊汇入北顿涅茨克河。

俄军夺取了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只是拿下了乌军在斯拉维扬斯克(斯拉夫扬斯克)以东第一防御地带的一个前出防御基点,要形成对斯拉维扬斯克防御弧线的威胁,真正开启顿巴斯战役的最终章斯拉维扬斯克战役,后续还要抵近顿涅茨岭和顿巴斯运河这道“城墙”。占据了城墙最高点之后,对整个斯拉维扬斯克、克拉玛托尔斯克、德鲁士科夫卡和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形成瞰制态势。这种战役态势,对俄军的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战役才是完美的结局。

但是,很显然目前瓦格纳集群已经不再打算抵近到“城墙”:一方面,瓦格纳的进攻停止线被放在了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城市围廓边缘,以及城市两翼的几个战术制高点,原本前出到顿巴斯运河西侧的几个前哨阵地,前几天乌军亚速第3突击旅、机92旅等打了几个反击之后,俄军又都主动退出去了;另一方面,甚至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城市西郊的几个村,比如伊万尼夫斯克、博达尼夫卡、加里宁纳等,目前俄军依然没有拿到,还都掌握在乌军手中。在3天之后瓦格纳集群就要撤离的情况下,大伊万也不认为这三天时间瓦格纳能把这三个村都拿下来。

这些细节都预示出,俄军的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战役,多多少少又留了尾巴,又打得有点夹生,不知道是瓦格纳集群目标只是为了夺取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本身,还是出于其它战役考虑。但大伊万还是认为,俄军最好能把这三个村给夺下来,全面依托顿巴斯运河建立防御。如果满足于目前的进展,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的防御纵深还是有点太浅了。
乌克兰的战略考量
至于乌军呢?大伊万认为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的丢失,有可能迫使乌军采取更为激进的反攻步骤:

从最近一段时间乌克兰方面的表态,甚至从西方媒体的表态来看,乌克兰方面和西方关于“大反攻”的调门都在逐渐降低。毕竟,目前乌军能用的部队也就是两个战役集群的九个北约旅。以赫尔松之战时,俄乌战斗力一比三左右的规律,这九个旅在最有利的情况下,也就能打开一个战役突破口,而且后续能不能发展进攻,目前北约自己心里也没底。

北约现在给乌克兰“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本来的想法是让乌克兰能不能骚扰一下俄军的后勤运输,类似于赫尔松之战时“海马斯”打安东诺夫斯基大桥的用法。但是目前来看“风暴阴影”作用比较有限,打出去十几发没命中什么要害的目标,还被击落了一些。因此,从最近一个时期的情况看,乌克兰正在磨洋工装死狗,用尽一切办法尽力拖延大反攻的时间,主要目标是看能不能再从北约骗点武器,再培训一些自己的士兵,让反攻胜算更大一些。

但是,乌克兰这种连蒙带骗,实际上考验的也是北约集团的耐性,北约又不是什么带善人,给你武器装备你是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来的。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给国民党的支援,在国民党整出豫湘桂这种烂活之后,立马下降了一个档……更不用说美国现在自己国内一堆问题,即将到达的债务上限,明年就要开始的特朗普和拜登的竞选大战,还有被美国定义为“最大战略对手”的某大国,这都决定了北约不可能永远地把大量资源投给乌克兰。

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媒体已经在吹风,表示对乌克兰的支援最多最多“还可以再持续两年左右”,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意味着什么?乌克兰打不赢是不行的——整烂活可能会丧失援助,可是不打也是不行的,不打有可能让北约集团丧失信心,乌克兰也太难了。

如果说在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尚未丢失的战略态势下,俄乌冲突基本上战场维持均势,乌克兰想这么混下去,总归还是有个说头。但现在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的丢失,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打破了这种原本脆弱的均势,北约对乌克兰的质疑必将高涨。昨天,拜登和泽连斯基见面的时候第一时间就问了巴赫穆特,就能看出这一点。不过这也怪不得谁,谁让乌克兰自己把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抬到那么高的位置上的。

因此,在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丢失之后,是否会让乌克兰原本的磨洋工策略变得不再有效?北约在焦急之下,是否会逼迫乌克兰尽快大反攻,无论如何也要拿出点成果来给北约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大伊万认为,这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非是选择反攻的方向——扎波罗热、卢甘斯克、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基本就这仨。唯一的问题是,乌克兰最后会选择把自己的机动兵团投入到哪个方向去。
乌克兰的反攻方向
所以,伴随着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战役的结束,接下来的问题也就很明朗了。

俄军和去年的北顿涅茨克战役一样,没有接近分水岭,又留了一个小尾巴,但是战术上的尾巴并不妨碍俄军转入战役上的防御态势。估计,俄军未来一个月左右不会有太大的战役行动了,专心等待乌军的战役反攻就是;至于乌军,随着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的丢失,估计北约国家会进一步逼迫乌克兰赶快反攻,一些武器装备的提供估计也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尽量在夏季也就是6到7月份给乌克兰补充人员兵力装备等,乌克兰的反攻估计很快就会到来。

至于反攻方向在哪里,大伊万认为,除了扎波罗热,说不定乌克兰真的会在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再反攻一波,试图推回城市里。毕竟,咱们从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战役的情况看,乌克兰军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没什么规矩也没什么底线,什么稀奇古怪的操作都能出。你认为它可能要反攻扎波罗热,可问题是扎波罗热方向的反攻几乎是明牌,既然是明牌,那乌军还往铁板上创啊?所以,万一他真的给你来个出其不意,反攻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呢?
巴赫穆特站前与战后城区对比

对于乌军的战役反攻,俄军的选择很简单,能守住就行。守住的话,接下来战略主动权全部在俄军手中,当然,前提是三个字,能守住~~~
只要扼守住马六甲海峡,就可以切断中国海上命脉?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马六甲海峡作为我国在海上与中东以及非洲的重要链接纽带,可以说是我国非常看重的一条海上交通要道,毕竟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中东和非洲是我国重要的海外市场以及原材料、能源来源地,对于我国而言,马六甲海峡的畅通与否,对于我国的国家战略安全是息息相关的。诺哈网2023-05-26 06:15:510000看了这部电影后,他决定刺杀美国总统
《军武次位面》作者:紫电刺杀一国的领导人,哪怕是前任领导人,在我们眼中也往往是电影、电视剧和小说里出现的故事。而历史上的各种刺杀事件,也确实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现实往往比电影更离谱虽然对于生命的逝去,我们应该保持尊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欣赏一些“应景”的影视作品。今天,军武菌就为大家盘点8部和“刺杀总统”有关的电影,绝对够你看上很久!诺哈网2023-05-31 23:45:250000印媒宣称:印度苏30MKI能模拟中国歼16的性能,印军能占先机吗?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印度和日本在年前举行的联合演习余波还在。随着演习的结束,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开始公布,比如日本的机库容不下高大的苏30MKI,只能把头塞进去。印度媒体曾表示,在此次的军演当中,印度的苏30MKI战斗机能够模拟我国的歼16以及歼15家族,可以帮助他国有效对付东亚某大国的侧卫家族战斗机。那么印度的苏30MKI真的可以模仿我国侧卫战斗机的性能吗?我国到底有没有确定的应对措施?诺哈网2023-05-27 19:05:450000一次射击覆盖6个足球场,美国人重型火箭炮让敌军阵地下起钢铁雨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提起火箭炮,人们往往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使用的喀秋莎。在那个时候,喀秋莎几乎成了火箭炮的代名词。战后美国与苏联竞相发展导弹和热核武器,火箭炮则被认为精度差、散布大、射击时尘土飞扬容易暴露,已不适应现代战场要求。▲俄罗斯龙卷风火箭炮诺哈网2023-06-11 18:08:550000当总统只为讨口饭吃?回首20年,看看普大帝是如何炼成的
【军武次位面】:杨喵“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要说当今全球最有权势的人物,连续把掌俄罗斯最高权力20年的普京,无疑是处于名单前列之中。多年以来,普京一直占据美国《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人物“和《福克斯》杂志“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的榜首位置。▲《时代》周刊的封面常客——普京诺哈网2023-06-08 15:03: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