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3

稳占上风!俄军“击落”并打捞美军MQ-9无人机,中国有何借鉴之处

诺哈网2023-05-27 02:15:000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当地时间3月14日上午,美国军队驻欧洲一架MQ-9无人机,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海域坠海。美方随即对外通报,表示是由俄军苏-27战机“击落”,而俄方则坚称MQ-9是由于大幅机动失控坠海。经过几日发酵后,整个事情经过已经基本浮出水面,甚至MQ-9坠海后的残骸,都已经被俄罗斯黑海舰队打捞出来。最后的问题是,俄罗斯方面在这一事件中究竟收获如何?中国能否借鉴这种对抗方式?

▲MQ-9是美军大量装备和出口的主力无人机

首先来还原事情的大致过程。3月14日上午美军一架MQ-9按照惯例,在塞外斯托波尔港口以外约60千米海域上空飞行,以监控俄黑海舰队主力动向。俄罗斯方面起飞战机伴随监视并尝试驱离,这已经是双方持续很久的“空中游戏”。但当天有些不一样,俄军战机在9点30分左右的驱离动作中,“破坏”了MQ-9的平衡,最终导致其坠毁。从美方公布的43秒时长现场剪辑视频来看,俄军战机原本只是希望,将航空煤油撒到MQ-9机身上造成火灾隐患,来迫使其返航(这种驱离行动在之前的日子里发生过很多次)。但俄军飞行员应该是没有控制好,虽然“接触”非常轻微,但仍然使得MQ-9螺旋桨受损(视频中螺旋桨受损程度不是航空煤油泼洒能造成的),最终失控坠海。

▲美方公布的MQ-9螺旋桨受损截图

事件发生后,美俄双方迅速做出反应,采用“不说谎话,只说部分对自己有利实话”的宣传经典策略,完成了舆论引导。最终,美方宣布受水深和远程软件删除机密操作影响,MQ-9残骸已经基本没有价值。而俄方则迅速找到MQ-9残骸,并完成了对900米水下残骸的打捞,整个事件进入余波阶段。总结性地来说,这次MQ-9坠毁其实只是个意外,事故原因应该是飞行员操作的轻微失误。而从根本上来说,美军航空器在黑海上空密集活动,并据此对乌军进行支援(之前俄黑海舰队驻地遭乌军无人艇袭击,据称就有MQ-9的情报支援),由此引发的俄军驱逐,则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美军无人机在黑海密集活动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而俄军虽然将美军MQ-9闯入俄方划分的临时空域,作为其战机起飞拦截的直接原因,但由于这本就不是第一次,甚至双方在空中驱逐和反驱逐也不是第一次,这个原因其实并不被外界认可。此外,国内社交媒体上有人据美方发布的视频中,少量标志性设备识别出俄军当日出动战机,并非美方宣称的苏-27SM,而是苏-30SM(即对印度出口苏-30MKI的俄军自用版本)。考虑到附近区域仅有俄罗斯海航的苏-30SM机群驻扎,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何俄军飞行员会在驱逐行动中发生失误(俄海航苏-30SM并不以对空作战为主)。

▲俄罗斯空天军装备的苏-30SM双机编队

最重要的是,美方宣称MQ-9残骸不具备机密价值的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现代航空器的发展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硬件支持,侦察和信息设备更是如此,不过既然残骸已经脱离控制,美方也只能硬撑着说不重要。因此,这场意外发生的空中“撞击”,随着MQ-9残骸出水后,已经宣告俄罗斯占据绝对主动权。美方虽然通过继续在黑海上空部署MQ-9进行弥补,但相对较远的巡逻范围和仍未妥善解决的MQ-9残骸,仍然展示了美军目前的尴尬现状。换句话说,整个事件到目前为止,是以俄方占尽上风的趋势发展,但这并不是最终结局。

▲被俄军打捞出水的MQ-9无人机残骸

2019年6月20日,伊朗击落美军一架RQ-4A无人机,就在外界以为美方会进行果断反击时,美方却选择暂时息事宁人,最终在2020年1月3日,使用MQ-9无人机暗杀伊朗将领苏莱曼尼作为反击。此次美军MQ-9在黑海意外坠海,由于发生在战争期间,实际影响不比当年RQ-4A被击落的效果差。而美方为维持在北约的领导地位和全球军事影响力,不可能白白忍下去。考虑到目前俄乌战场上的局势,以及之前乌军无人机、无人艇在美方情报支援下,对俄军的数次成功袭击,恐怕类似手段将再次上演。而俄军由于预警机等情报监控体系的软肋,能够有效抵御的可能性并不大。

▲伊朗展示的美军RQ-4A无人机残骸

如同2020年1月8日,伊朗针对苏莱曼尼遇袭,向美军驻伊拉克基地发射10余枚导弹(事前已有消息通知,因此基地内美军并无伤亡),甚至因为紧张随后误击民航客机一样。黑海无人机坠海事件只会演变成,双方无声较量的一部分,即俄军虽然在当下占据上风,但实力的本质差距却使得其在后续较量中并不乐观。国内在沿海地区面临的局势和俄罗斯相差无几,但手段偏向柔和,缺少了几分凌厉,这在社交媒体上遭到不少非议,但结果证明这种选择是理智的。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背后是苏联强大的军事威慑

在2001年4月1日著名的海南岛撞击事件中,长机驾驶员赵宇因为处事冷静而被授予一等功,本质其实只有一点:双方国力差距太大,即使一时占据上风,后续较量依然要吃大亏。此次黑海“撞机”事件,在社交网络中一直被称为“巴伦支海手术刀”重演,俄方收获也确实明显强于30多年前的苏联,但两个事件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1987年的苏联军事实力依然冠绝全球,整个西欧都在红色钢铁洪流和战鹰的威慑下瑟瑟发抖。这使得“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后,苏联可以不惧接来下北约的各种反击,而当下连乌军都无法击败的俄军,显然没有这种威慑。因此,与其说中国需要借鉴这次黑海“撞击”的思路,不如说应该参考30多年前的苏联理念——拥有一支强大无比的军队,在任何纠纷中天然就立于不败之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