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3

大跌眼镜!俄罗斯营级战斗群实战表现“拉胯”,对中国有何启示?

诺哈网2023-06-01 01:31:080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不知不觉间,2022年3月已经步入尾声,而自2月24日开始的俄乌战争已经进入到第35天。在双方交战地图上,俄军控制的区域虽然起起伏伏,但始终没有发生剧烈变化,相比于战争早期,俄罗斯陆军高歌猛进不断向纵深进攻的态势,已经有天壤之别。使得在开战前与中国陆军合成旅、美国陆军旅级作战队并称的俄罗斯营级战斗群,其战斗力也开始遭到外界质疑。而对于我国而言,像俄罗斯陆军营级战斗群这种理论战斗力强悍,并且在演习中表现不俗,甚至还在叙利亚经过实战考验的作战单位,最终在却大规模战争中表现出严重水土不服的情况,其背后的问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战争开始已经有30多天

1992年5月7日,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法案,宣布成立俄罗斯武装力量,其中就包括当时大部分驻扎在东欧,总计有150余万人的俄罗斯陆军。在之后的近30年中,俄罗斯陆军的发展跌跌撞撞,先是师改旅,之后又是旅改师,甚至还催生出营级战斗群这种特殊作战单位。因此,想要对于俄陆军营级战斗群有一个较为透彻的了解,就需要先了解一下俄陆军在之前的改进过程,否则不免有盲人摸象之嫌。

▲俄罗斯陆军发展至今堪称一波三折

从1993年,也就是俄罗斯陆军成立的第二年,俄国防部就着手对陆军进行一系列改进,其中主要是将苏联陆军遗留下来的大量师级建制进行调整,毕竟新成立的俄罗斯,无力也不需要负担150多万人组成的陆军力量。此外,当时俄罗斯政界及军方已在种种因素影响下,打算与西方和解,并认为大规模战争已经远去。因此,俄陆军从1993年开始效仿美军陆军进行师改旅,首先在北高加索军区组建了第131到136(缺133)共5个独立摩步旅,之后又出于与西方和解的需求,而将临近北约的列宁格勒军区内的陆军师,也缩减成旅级建制。然而,由于当时苏联陆军的精锐力量,大部分都驻扎在以东欧为核心的外围区域,使得俄陆军以境内军队为主的改革中,部分人员素质其实并不算很好。

▲在1994年才从德国撤离的俄罗斯装甲部队

尤其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新成立的摩步旅在作为主力参战后,表现非常差,比如在第一轮改革中新成立的第131摩步旅,在进攻格罗兹尼时损失惨重,甚至旅长都在作战中当场身亡,引发了俄陆军中关于师改旅的反对热潮。因此,一直截止到2007年,俄陆军师改旅的进程虽然一直没有终止,但实际上除了列宁格勒军区之外,其他军区都仅有少量部队完成相应改革,已沦为实质上的面子工程。然而,由于在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中,担负南奥塞梯方向主攻任务的俄北高加索军区第58集团军,是一支并未进行师改旅调整的传统部队,而其在战争中表现非常糟糕,由于引发了新一轮变革。

▲第一轮改革的摩步旅在车臣战争中表现很不好

由于在战争中,第58集团军的各部队、各级建制间的配合几乎完全不存在,以至于高级军官被迫前往一线团、营级部队坐镇,第58集团军副司令员赫鲁廖夫中将,甚至在亲率一个营级作战单位向前进攻遭到伏击险些身亡。使得俄军高层意识到,原有师级建制已很难承担战备任务,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大大推进了师改旅的进程。

因此,在2008年战争结束之后,以俄国防部出台《2009-2011年俄罗斯军事改革规划》为标志,新上任的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全面推动俄陆军改革。为降低阻力,首先调整的就是在俄陆军中有特殊地位,负责拱卫首都莫斯科军区的近卫第2摩步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塔曼”师。随后在短短一年中,俄陆军绝大部分师级建制均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重新组建的85个新型旅,以及部分尚未整编的团营级部队。最终到2012年,俄陆军以闪电般的速度,组建了总计约110余个新型作战旅,从表面上完成了师改旅。

▲谢尔久科夫在极短时间内推动俄陆军大规模师改旅

然而,相比于当时美国陆军组建的,由多兵种合成,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旅级战斗队。俄陆军师改旅之后,绝大部分仍然是装备单一的作战部队,与美国陆军的旅级战斗队有本质区别,实际上只起到了缩小编制的作用。因此,随着2012年谢尔久科夫因受贿案下台,新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俄陆军保守势力的推动下,又开始将之前成立的新型旅重新调整成师级建制。其中最先调整的就是原本被一分为二的“塔曼”师,以此为起点,俄陆军以一年重新打造一个师级建制的速度,先后恢复了5个摩步师和3个装甲师的编制。

▲接受检阅的“塔曼”师部队

当然,新成立的俄陆军师下属团级建制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不再是装备单一的装甲部队,但与中美陆军的合成化部队仍然有本质区别。因此,俄陆军在旅改师的同时,又立足于信息战争对独立合成化部队的需求,在2013年前后,应用苏联陆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组建“营级特遣队”的思路,搭建了营级战斗群(也就是大名鼎鼎的BTG)。从理论上来说,一个营级战斗群应该以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为核心,通过加强自行火炮连、火箭炮连、坦克连等单位,再融入侦察、防空、后勤、通信等分队,所组建的一个规模大于普通营级建制,却又明显小于旅级建制的单位。

▲一个营级战斗群的部分技术装备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俄陆军在缺乏足够的装备和人员,组建合成旅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逐步恢复师级建制,以保证大规模作战需求。同时又将旅级作战单位中(仅有部分旅重新调整为师),主要精干人员和先进技术装备集中在一起,打造营级战斗群来满足信息化战争需求。是一种从理论上来说可大可小,能够适应不同战争需求的建制,而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

▲营级战斗群融入了一些原本属于集团军直辖的元素

俄陆军在2014年和2015年,先后将新成立的营级战斗群投入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的战争中。在这期间,营级战斗群作为一种规模适当的合成作战单位,灵活性很强,实际表现非常出色。因此,俄陆军中的营级战斗群规模迅速扩大,按照俄国防部公开的消息,其目前已拥有至少160个营级战斗群(其中大部分并未满员)。甚至在参加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之初,营级战斗群也表现出相当出色的战斗力。然而,其人员规模使得其能控制的区域注定是有限的,在其狂飙猛进的背后,剩余俄陆军作战单位却往往由于人员素质不足、先进技术装备数量过少,与前方的营级战斗群拉开了极大空隙。

▲并不是所有的装甲部队都有一路高歌猛进的能力

而营级战斗群则由于主战装备数量过多,维护及后勤保障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在实战中出现了大量因故障抛弃主战装备的例子。当然,俄陆军现役主战装备中新装备比例过低(俄官方给出的目标是30%,而且目前尚未实现),也使得其后续突击能力大打折扣,最终出现了前期高歌猛进后,后期一直停滞不前的尴尬情况,证明了理论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差距。

▲因为故障被遗弃的装备并不少见

相比于屡屡参加实战的俄陆军部队,我国陆军已多年没有真正接触战事,进行的现代化改革,虽然在人员素质、装备性能及组织架构上,比起俄陆军有理论上的优势,但在未经过实战检验之前,其实都存在一定的未知数。因此,鉴于国内多次与俄罗军队进行联合演习,对其装备、建制比较了解的现实情况,对于这场战争中俄陆军的表现,自然也能认识得更加深刻,从而总结出相应经验,为国内部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详实的理论基础,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