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08

这几种中国坦克领先欧美却从未投产:贫穷制约的可不止是想象力!

诺哈网2023-06-14 12:50:360

【军武次位面】作者:索马里飓风

我们的设计一直不算落后,然而贫穷制约了我们的想象力……

上个世纪60年代后,我国坦克开始背负着落后的帽子。与西方大国的先进坦克相比,我国的同期使用和研发的主战坦克总是要落后西方一代左右。

▲直到90年代初我们都还在纠结

88式和台军的魔改巴顿比到底哪个强

有人质疑是不是中国的设计师眼光不行啊,为啥设计好的东西刚造出来就被淘汰了呢?其实中国的设计师也很无奈,在坦克研发起步的五六十年代,中国设计师的坦克,其实要比西方同期的坦克更要先进!

仿制之殇:跑不起来的WZ-111

50年代,中国坦克起步就比大多数国家好得多:仿造自苏联T-54坦克的59式,在当时确实也算得上是世界领先。

▲没错!就是这五对负重轮!

到60年代初期,解放军的装甲部队普遍装备轻坦62式、中坦59式、重坦IS-2,这三种军迷朋友耳熟能详的装备,成为中国陆上力量的三驾马车。

但是随着西方和苏联的各种先进二代坦克上马,军方马上感受到了危机:如果不着手快速设计研发下一代坦克,必然要被淘汰。

▲豹1、M60A3、酋长、T-62等

普遍在六七十年代开始服役

为彻底更新装甲坦克库,提高军队作战实力,中国领导人在1959-1960年间计划同时研制和量产3种坦克,分别替代62式、59式和IS-2重型坦克。IS-2作为三驾马车中最老的型号,应当是与西方差距最大的装备,新的重型坦克也最先被提上研发进程。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WZ-111型重型坦克。

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强国基本都已停止重型坦克的研发。可供借鉴的较为成熟的重型坦克只有苏联IS-3与T-10重型坦克。在底盘布局上,WZ111广泛借鉴了苏联这两型重坦,首上装甲采用楔形布局。车体由轧制装甲钢板焊接铸造而成,正面部分从上到下的装甲钢板厚度分别为60、120、130毫米。装甲炮塔前部钢板厚200毫米,后部厚80毫米,顶甲板厚25毫米。

▲WZ-111唯一的样车车体

现藏于中国坦克博物馆

头上的罩子与炮塔等重

炮塔在设计定型时选择了仿制IS-2坦克上的D-25T 122毫米口径的线膛炮。整个车组布局与IS-3相似。并且在研发中使用了大量IS-2的零件进行仿制和组装。在极度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最为稳妥的选择,可以说WZ-111是中国自研坦克最早的产品。

▲WZ-111对标IS-3

动力系统上,WZ-111计划采用仿制IS-3的V-11型发动机,仿制要求达到520马力。但是这一看似轻描淡写的指标,却成了研发中的一个大坎。随着1960年苏联撤走专家,中国短时间无法研制出达标的发动机。就算是研制出了520马力发动机,计划全重49吨的坦克,推重比只有10.4马力/吨,大大落后于苏联T-10 型15马力/吨的指标。

▲苏联解体前T-10一直都在服役

如果WZ111真的开发了出来

是否也能一直服役呢?

虽然WZ-111比IS-3型在防护设计上要更进一步,但是当时中国生产的 钢材质量较低,致使WZ-111装甲车体的强度没能达到最初计划的标准。截止到1964年,中国还是没能等来发动机技术、靠谱的车体装甲和靠谱的炮塔设计。贫弱的工业基础让军工人出师不利。随着西方二代坦克的服役,WZ-111面临着即使研发出就被淘汰的困局,中国第一型也是唯一一型可能走进现实的重坦就这样下马了……

定位尴尬的WZ-132:水田中的小车扛大炮

60年代中期,苏联的钢铁洪流对我国“三北”的威胁日益加重,原有的坦克部队集中在北方。为了在南方应对台海的潜在威胁。新的轻型坦克计划上马,代号WZ-132。

▲装备76mm炮的WZ-132

吸取了WZ-111的失败案例,新型轻坦的研制计划在62式的基础上进行。随着珍宝岛战役的进行,所有人都觉得新型的轻坦应该有击毁主战坦克的能力。所以,基本确定了“小车扛大炮”的研制路线。1970年,试验人员在62式坦克上塞进了59式的100毫米口径主炮。测试射击结果令人满意,111发连续射击后,62式底盘和动力系统基本完好。

在那个时代,“放卫星”几乎是所有行业的通病。在WZ-132的研制计划,也受到了巨大影响,标准简直高的离谱:

火力:新坦克战斗全重控制在18~20吨左右;装1门100毫米滑膛炮,搭载新型的高速穿甲弹和破甲弹;外挂4枚反坦克导弹;双向稳定器、全天候光学瞄准镜激光测距仪;新型弹道计算机。

机动430~450马力多种燃料发动机,坦克的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越野平均机动速度42~47千米/小时;安装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液压助力操纵;具有两栖能力,可进行浮渡;装发动机排气装置消音器。

防护:要求具有“三防”能力;采用无镍铬薄装甲钢板,低合金高强度铸造履带板,铸造铝合金挂胶负重轮,塑料滚珠的炮塔座圈和指挥塔座圈。

▲这个配置整体来讲不输给

美军80年代研发的黄貂鱼轻型坦克

甚至有些指标黄貂鱼都达不到!

具备液气悬挂的样车很快生产出来,在北京进行了试射,五发五中!在“研制成功”的凯歌中,这种“三液”(即液力传动、液压操纵、液气悬挂系统)方案被迅速推翻了,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故障极多!新的指标要求实事求是:改“三液”为“三机”(即采用机械传动、机械操纵、扭杆弹簧悬挂);坦克的要求突出火力和火控;要求坚固耐用、使用方便、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克服第一辆样车仪表多、管子多、电线多、按钮多的情况,要简洁实用。

▲在水田里进行测试的WZ-132

虽然标准降下来了,但是尴尬的定位和马拉松式的研制,让其变成了一辆名副其实的“试验车”。截止到1975年WZ132下马,多辆样车进行了长久的测试,行驶里程近万公里:包括潜渡、耐寒、越野各种地形,对液压助力、液气悬挂各种设备都进行了测试,火炮和火控系统也经历了的反复修改:双向稳定器、红外夜视装置、初级半导体弹道计算机等也都先后投入使用。但是火炮钢材质量问题始终不过关,即使在弹道计算机完美运行的情况下,火炮的命中率依然堪忧……

▲“完全体”的WZ-132

其100mm主炮是69式主炮的改装版

技术的不成熟总是需要反复的打磨,每个细节的打磨都耗费了大量时间,到了1975年,WZ132因为定位尴尬、成本过高且无法应对苏联新推出的T-72型坦克,最终让位于改进型的62式轻坦。但是其试验价值应当值得很定,他为后续的坦克研制奠定丰富的前置技术。

悲剧的WZ-122:这玩意实在是过于超前了

WZ-122的上马比WZ-132稍晚一些,但是整体背景与WZ-132类似:我们需要一型先进的主战坦克来接替59式。

具体的指标很简单:装备新型的大口径火炮,能对付任何已有的中型/重型坦克;弹药基数大,装备带可燃药筒的新型弹药;测距仪、双稳、夜视设备都要有;发动机要求功率大、尺寸小、油耗低……(其他与132坦克类似,三防、消音都要有)

1970年9月,WZ-122第1辆原型车完成。与132的原型车一样,采用了先进的液力传动、液压操纵和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因此也被称为“三液”车。原型车还计划安装700马力发动机、120毫米滑膛炮、微光夜视装置、复合装甲等。但由于“三液”技术未过关,该车只进行了短期的试验就中止了研制。

▲反坦克导弹发射管特写

(虹摄库尔斯克/摄)

除了前文已经详细论述的“三液”,值得一说就是WZ-122强大的火力配置:一门120毫米口径滑膛炮和4枚反坦克导弹。这个火力配置确实可以达到标准:对付当时全球的各种坦克。这也是我国对于120毫米滑膛炮的最早尝试。

▲1972年豹二开始生产原型车

是西方最先装配120mm滑膛炮的坦克

比WZ-122要稍晚一些

▲装备125毫米滑膛炮的T-72

70年代初也在测试阶段

三液版本WZ-122性能也不输给它

步子迈的大、试验问题多、解决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到能批量生产了,也就被世界淘汰了…这是那些年中国坦克研发陷入的困局。这看似是一个死循环,其实则是中国在不断“学习和补课”的过程。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确实积累了丰富的坦克研发经验,如今99A型主战坦克名副其实的跻身世界一流坦克之列,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要向那个年代的老军工致敬;向装备不佳,也敢誓死坚守的坦克老兵致敬!

如果说武器有灵魂的话,这些在设计上领先世界的坦克一定也心有不甘:真正的战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在博物馆里默默凋零……时光荏苒,如今我们就有机会驾驶这些坦克元老,与各国坦克展开激烈厮杀!

今天,《坦克世界闪击战》国服全平台公测开始!中国坦克全球首发!是时候亲自驾驶者中国战车打出风采了!每辆战车背后都是一段历史,肩负起祖辈的历史,努力奋战吧!

游戏7V7的竞技形式,决定其必然高度强化团队配合元素。在游戏中,坦克被分为轻、中、重型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四类,轻型坦克速度快,善于侦查和迂回;中型坦克可以执行多样化的战斗任务;重型坦克装甲防护极佳;坦克歼击车具备威力最强的火炮,适合埋伏或隐蔽后发动突袭。各系坦克各有特点,同系坦克不同车型特性也各异,熟悉二战坦克对坦克特性的了解、战场环境的把握、掩体的合理运用,在团队合作中将变得至关重要!

《坦克世界闪击战》国服今日全平台公测!点击阅读原文或长按识别二维码马上下载《坦克世界闪击战》!拉上当年一起开黑的坦克战友,一起重返那年激情的战争时刻吧!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