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一处新的恐龙化石 初判为禽龙类化石
诺哈网2023-05-25 18:14:470阅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14日消息指,该馆工作人员近日在当地乌拉特后旗楚鲁庙地区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处较完整恐龙化石,根据对骨骼形态的研究,初步判定为禽龙类恐龙。
官方表示,此次在乌拉特后旗新发现的禽龙类化石,属于距今约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时期产生的恐龙。从发现的化石骨骼来看,恐龙化石个体较大、接近成年个体。根据出露化石的情况,化石保存完整度较高。
在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恐龙化石表面进行清理,并对化石进行加固保护。

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负责人戴瑞明表示,在乌拉特后旗发现的禽龙类化石数量很少,此次禽龙类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古生物、古地层、古环境、古气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研究禽龙类恐龙的地理分布、习性与演化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乌拉特后旗享有“恐龙故乡”的美誉,辖区内的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地质遗迹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闻名的恐龙化石产区,截至目前共发现了16属19种恐龙化石,居内蒙古首位。(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中新网巴彦淖尔5月14日电 (李爱平 陈志鸣 姜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当人类将疾病传播给动物会发生什么?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关注影响人类的疾病是可以理解的,但研究分析人类疾病如何影响动物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科学家猜测,新冠奥密克戎病毒变体可能并非源于人类患者,而是来自城市环境中的老鼠,它们通过接触带有新冠病毒的污水感染新冠病毒,该病毒可能在老鼠体内发生变异,随后老鼠在人类生活环境再将病毒传播给人类……诺哈网2023-05-25 21:21:530000多食用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和昆虫!对健康和环境都有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针对“绿色食物”环境影响的研究发现,食用人造肉或昆虫可以帮助大大减少碳排放和水资源的消耗,还能解放更多农业用地。与目前的欧式饮食相比,这类食物可以将地球遭受的压力减小80%。不过消费者们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仍是个未知数。诺哈网2023-05-25 18:28:190000你真的很讨厌运动吗?这些科学建议能帮你动起来
撰文|CarolMaher、BenSingh翻译|曾欣欣审校|clefable我们经常听别人说“跑步会令你兴奋”、“锻炼会让人上瘾”诸如此类的话,但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爱上运动可能比登天还难(登天也需要运行)。有些人还会说他们讨厌运动,害怕运动,甚至仅仅有去健身房的想法都让他们感到焦虑。那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锻炼呢?我们要怎样才能克服这个问题,获得锻炼身体带来的好处呢?诺哈网2023-05-26 22:30:370000航天员出舱影像为啥背景一片漆黑
9月1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顺利走出舱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主通道——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迈入太空。然而细心的小伙伴们会发现,历次航天员出舱画面中,航天员身后的星空背景居然一片漆黑,浩瀚星空中的星星都去哪儿了?星星光芒被摄像机“过滤”0000有那么多种光,为什么总是嫌蓝光不健康?
近些年,“防蓝光”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这种“蓝光焦虑”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只是蓝光。撰文|李诗源审校|clefable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我们的祖先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已经自然地融入了我们的身体中。和许多生物一样,我们的体内演化出了一套和昼夜交替相吻合的昼夜节律,或者简单来说,我们叫它生物钟。诺哈网2023-05-26 03:17: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