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庞贝人基因组测序完成,曾患肺结核

科学家首次报道了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后在意大利庞贝一名去世者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只测序过庞贝人和动物残骸的线粒体DNA短片段。相关研究5月26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Gabriele Scorrano、意大利萨兰托大学的Serena Viva和同事分析了在庞贝“匠人之家”发现的两名个体的残骸,并提取了他们的DNA。根据这些骨骼的形状、构造和长度判断,一组残骸属于一名死亡时年龄35到40岁的男性,另一组残骸属于一名50岁以上的女性。
虽然作者能提取两名个体的古DNA并进行测序,但他们只能获得男性残骸的完整基因组,因为女性残骸的序列存在空白。
作者比较了这名男性个体的DNA与其他1030名古代及471名现代西方欧亚个体的DNA,发现他的DNA与现代中部意大利人以及罗马帝国时期住在意大利的其他个体的相似性最大。 不过,对这名男性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DNA的分析还发现了在撒丁岛个体中常见的基因群,但在罗马帝国时期住在意大利的其他个体中没有发现这些基因群。这说明整个意大利半岛在这一时期可能有着很高的遗传多样性。
对这名男性个体的骨骼和DNA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了其中一根椎骨有损伤,以及常见于分枝杆菌属的DNA序列。分枝杆菌属包括会导致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这说明该个体可能在死前患有结核。
作者推测,之所以能从这名男性个体的残骸成功恢复古DNA,可能因为火山喷发时释放的火山碎屑物提供了保护,使其免受会降解DNA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大气氧)。作者表示,研究结果证明了从庞贝人的残骸恢复古DNA的可能性,并对这一人群的遗传学历史和生活提出了更深见解。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10899-1
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它正经历灾难性的崩溃,而我们甚至还没意识到
来源:原理你或许没有想到,昆虫对我们星球的未来至关重要。这些不起眼的生物能帮助控制虫害,分解物质,将营养物质释放回土壤中。飞虫也是许多主要粮食作物的关键传粉者。世界上有近百种主要作物被认为完全或者部分依赖昆虫授粉,包括水果、香料和可可。0000睡前刷手机,问题不大?研究人员追踪了800个年轻人,结果有点意外
晚上睡觉前刷刷手机,可能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习惯。有一些研究提醒说,睡前频繁刷手机或许不利于健康,比如刷手机时间长了影响入睡,扰乱正常的睡眠模式和生物钟。还有人担心,睡前刷手机会加重负面情绪。事实上,神经科学家确实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夜间增加光照,尤其是蓝光照射——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发出蓝光,会影响大脑特定的神经环路,从而诱发抑郁相关的症状。诺哈网2023-05-26 20:48:570000袁隆平团队“巨型稻”在天津正式插秧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棚育苗,日前,由袁隆平团队带来的“巨型稻”开始在天津市宁河区正式插秧,这也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大面积试种。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东白庄村,百亩水田里一片忙碌。农户们认真地将袁隆平团队带来的“巨型稻”秧苗稳妥地插入土壤中。作为首次在京津冀地区试种的新品种,与普通水稻秧苗相比,“巨型稻”的秧苗更加粗壮。即使是从事水稻种植十多年的农户,如此粗壮的苗种也是第一次遇到。诺哈网2023-05-25 18:12:020001戴假牙可能会营养不良
根据美国Regenstrief研究所和印第安纳大学牙科学院的最新研究,假牙可能会对一个人的整体营养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研究团队利用电子牙科和健康记录来更好地了解口腔健康治疗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个人的整体健康。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口腔颌面修复学》,这被认为是第一项利用营养生物标志物的实验室值并将其与牙科记录联系起来的研究。诺哈网2023-05-25 21:07:270000为何深海中有这么多庞然巨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海洋中最幽深、寒冷的区域中,生活着一些体积无比庞大的海洋生物,其中大多为无脊椎动物。与乌贼、海蜘蛛、蠕虫等动物相比,世界上其它物种的大小都显得相形见绌。这种现象名叫“巨大化”。诺哈网2023-05-25 19:37:180000